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写作现状及对策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农村中学生受教学环境、家庭社会环境、语言环境的影响,写作水平非常差,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开展。针对学生写作中的诸多问题,总结写作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认为写作教学必须认清问题,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阅读积累;把评改交给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作文评改方式,才能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写作教学;现有问题;成因分析;提高对策 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村的教育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与城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作文水平的差异上。据我市今年中考各大题得分统计,城区初中作文比农村初中作文平均每生高10.2分。“提起作文头昏昏,见到题目脑空空,写起作文笔迟迟,老师催交汗涔涔。”这是目前许多农村学生怕作文的生动写照。我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提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农村中学生的写作现状
今年农村学生中考语文作文出现的问题:文章素材陈旧,缺乏创意或者没有可写的事或人;语言缺乏文采,基本上是平铺直叙,不太吸引人;情感的抒发不是自然的流露,而是一种刻意的行为,显得很假。这些问题造成农村学生总体成绩总是“居低不上”,学生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低的原因
1.学生的原因
由于农村中学生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日常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他们的课外活动只有打球、看电视,去网吧,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知。眼界的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的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的变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了内容虚假化、意义拔高化的问题。试想一个没有生活感知的学生,怎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我对初中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认为没有材料可写的占63.3%。比如,一次普通的叙事作文,不少学生还写“妈妈给我送伞”“妈妈送我看病”“我给老人让座”等陈旧素材,再加上农村学生文字功底浅薄,分数可想而知。
2.教师的原因
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会硬性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常常会忽视那些规定的话题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是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等,这样的作文教学从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创作个性的扼杀,学生不会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3.家长的原因
农村家长大多“目不识丁”,且常常忙于生计问题,疏于与孩子沟通,孩子缺乏情感体验和熏陶,致使孩子对很多东西没有太多的内心感受,这些都导致学生写不出有内容的作文。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中考的大环境下,语文成了最大的牺牲品。虽然新课改已有段时间,但情况不容乐观。这点在农村表现最为突出,可是,语文特别是作文是不可能像其他科目那样“立竿见影”的。因此,作文最终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最大牺牲品。
三、提高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
1.学生方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实际上是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感情真挚”应该是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评价学生习作的基本依据。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以看作是对学生创作方向的界定,同时也是学生创作素材的基本来源。在这样的原则下组织学生习作,方能引导学生习作沿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孩子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它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树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农村学生日常生活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捉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拔草喂兔、人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农村中学生在平常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
2.教师方面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为了让学生改变写作现状,体验作文所带来的快乐,我的作文教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初一开始,我就鼓励学生到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挖掘素材,因为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只要用自己的热情和真心去拥抱生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抓住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生活处处有文章。让他们以日记的方式记录日常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在教学中,我还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并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激发了写作兴趣,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2)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放在写作教学的重要位置。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
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
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指出不足、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详略安排等较抽象的问题上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得到确实的提高,并通过和以前的批改比较,让学生明确其进步,从而使其作文兴趣有所提高。
就以一次评改片段练习为例。记得那次练习我的要求是:通过多种描写方式记叙人物,体现人物心情或性格特点。短短的一节课,学生积极地创作,踊跃地表达,我们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体味着快乐。
学生片段:“妈妈!妈妈!”我兴奋地喊着。妈妈高兴地笑着说:别跑、路滑小心摔倒。(可不可以变成神态描写:眉宇之间流露出紧张的神色,那眼神仿佛在告诉我,小心别摔倒)来到妈妈身边,我好奇地问:“妈妈,你怎么在这里?”(可不可以变成心理描写)妈妈眨了眨眼睛说:“咱们两个一起走不是有个伴儿,就不怕跌到吗?”我信以为真地自豪地说:“我不怕,今后让我来保护你吧!”(可不可以变成环境描写、动作描写:一前一后,我和母亲消失在漫天的风雪里,我用自己纤瘦的身体,化作一面为母亲遮挡风雪的墙)
该生的问题:从语言角度,大量对话导致文章拖沓无美感。对策:学会用人物描写方法代替对话。通过这样的评改,久而久之,学生也明白写作是有技巧的,从而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3)营造学生的写作氛围
皮亚杰认为,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界因素,又不是内部因素,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学生的知识、体验和认知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当学生自觉地作为环境要素的一分子时,就会时常发现“她的美丽”。
我每两周安排一次作文课,让学生畅所欲言,不管对否,只要求“言为心声”。起初,学生不知所云,我便把我的内心感受说给他们听,让他们感觉我们是在谈心聊天,学生处在这样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就会放松心情自由创作。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有的说出一次被夸奖的喜悦,有的说出学习压力带来的苦恼,有的说出因一首曲而得到的启发,有的说出懂得父母苦心后的愧疚,有的说出游山玩水时的心旷神怡……我们分享着彼此的喜,分担着彼此的忧,聆听着彼此的心声。
总之,要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中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中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只要我们潜心研究,及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发展之路,勇于开拓,标新立异,那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必将闯出一番新天地,乡土之花必将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