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知识管理的概念入手,阐述了知识管理的目标与任务,着重分析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应用,其重点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并以知识创新为终极目标,指出在新形势下,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应以人为本,整合各种资源,搭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管理平台,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提升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知识创新
1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全新的管理,它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来逐渐被国内外的专家所认可。图书馆作为信息与知识的最前沿机构,有必要借鉴知识管理的经验,把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知识管理在知识型企业管理上运用取得的成功经验已被世界上各大知名公司所采纳。其实,知识管理就是在最恰当的时机把最全面的知识给予最需要的人,让他们在决策过程中发挥出最佳作用。它既是组织间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一系列过程,也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的专家也指出,知识管理除了对知识本身管理外,还对知识资产、人员和组织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
1.1知识管理的任务与目标
重点把握知识的综合管理,对智力资本进行全面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精髓。只有将对人和对知识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将组织内部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同外部的环境统一起来,让内部组织适应外界的变化,进而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
1.2知识管理的手段
知识管理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创造一个信息共享的知识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一个综合型知识的“信息库”,让每个员工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用正确的激励方式激励组织走向一个团结向上、和谐发展的道路,为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提供知识与信息的良好支撑。
1.3知识管理的对象
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和与知识有关的技术、组织结构及其他各种资源。最为重要的是对知识人的管理,因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的知识通过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世能体现出来,这是知识显性的一方面。隐性知识则是人的一种潜意识,语言和表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量的隐性知识不能用来交流和共享。因此,充分挖掘知识人的隐性知识,让他们把有价值的知识最大限度地运用到工作中去,对企业来说将是一笔宝贵的财产。所以,对知识对象的管理其实就是对人的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释放他们的潜力,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2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和思维模式,在企业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作为图书馆人员,每天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每天与信息、知识“亲密接触”,如果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将有负于图书馆这一“知识聚集地”的称号。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所从事的工作用全新的眼光和视角进行重新审视,把知识的收集、整理和传播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用更加优质的服务和健全的组织体系为广大读者服务,最终体现图书馆的知识价值和服务价值,走上一条持续的知识与服务之路,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1图书馆知识管理要以用户需求为重点
“书有其人,人有其书”是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的影响力极为深远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内容之一,它说明用户读者在图书馆中的重要性。图书馆的文献知识不论多么丰富,藏书有多少,管理是何等有序,如果没有读者光临,那一切都毫无意义。因为资源只有被利用,才能转化为实际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否则这些有用的资源就会被尘封。因此,用户读者的需求就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底线,如何为用户进行有差异化的服务、有特色化的服务,促进知识的有效传播与转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所在。当前,我国图书馆在管理理念、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图书馆知识管理过程中如何以“用户为中心”的心态去关注读者是每一位图书馆员的职责,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吸引更多的读者,是图书馆的当务之急。
2.2图书馆知识管理要以信息知识为基础
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种知识,及时进行全面分析、筛选、再整理,是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只有把这些知识转化成科学化的“知识组”,才能更好地为用户学习和研究提供方便。如今的社会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和快捷,如何在这一变化中分得“一杯羹”,也是图书馆员的工作重点。因此,图书馆的工作重心要按照主题词和元数据的信息要求,为所有的用户提供最快捷的查询路径,让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所以,在新形势下,图书馆要建立在信息知识的层面上,把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利用图书馆良好的设施和条件把最前沿的知识、海量的信息呈现给广大的读者,最终促进知识的创新和图书馆价值的提升。
2.3图书馆知识管理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网络环境中,帮助读者在网上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图书馆的职责。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展现的舞台,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用最快的速度去拓展知识的传播,使用户和图书馆的即时信息成为全天候的链接,更有利于激发图书馆知识的创新。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更应从元数据技术、知识挖掘、知识发现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对接,用信息技术搭建知识管理的框架,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
2.4图书馆知识管理要以知识创新为目标
知识的创新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图书馆是知识的集中营,也是人类知识的宝库,要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就要对新旧知识进行重新整理与资源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加工,形成具有图书馆特色的知识产品,让用户能从中很快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或信息。因此,图书馆的管理层要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科技,结合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利用图书馆的优势和信息技术,把知识进行重组和再造,监督知识创新的每一个环节。从知识的整理、加工、创新、再造等过程形成一个高效动态的评价机制,全面提升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形成一个网络化的服务跟踪体系,全面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
3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对策
3.1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人本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所在,只有尊重人的价值,充分考虑人的愿望和需求,为广大馆员提供充分的信任空间,才能全面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因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不仅是编码、流程等显性知识的质量管理,更是馆员隐性知识的管理,开发好人力资源,做到以人为本进行管理是图书馆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制胜法宝。每个馆员在工作中都要恪尽职守,组织协调和开发利用知识信息,对用户进行控制和管理,以知识信息为载体,以知识创新为己任,快速高效地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力争使自己成为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的T型复合人才。
3.2搭建知识管理平台
搭建知识管理平台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馆藏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把用户需求与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一切工作都围绕用户这个中心来开展。只有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把原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搭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知识管理平台,让用户利用这个平台通过新型检索、搜索引擎等网络技术实现知识的查询与共享,才能很好地解决跨库检索带来的不便,从而方便、快捷、智能化地实现知识管理,提高知识管理的水平。
3.3有效进行资源整合
图书馆的资源整合主要是指对知识信息集成管理,即对组织内部进行知识整合。以前多以馆藏资源的多寡来衡量图书馆的实力,现在则是以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集成来衡量。因此,图书馆应有效进行资源整合,提高自身实力。首先,将馆藏资源压缩在一个文件夹中作为一个公众平台供所有用户进行查询;其次,将馆藏以外的信息加工整理后拷贝到软件上,用集成化的手段把这些知识与信息进行分类,让用户能快速查到与其所需的相关知识。由于资源整合还涉及馆员的问题,所以也应将现有的组织结构按照新建立的平台要求进行人员的重新整合,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设置相应的岗位,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特长,为图书馆的发展贡献力量。
3.4不断进行知识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知识创新。作为知识传播与读者之间桥梁的图书馆员,要时刻关注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新闻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与知识领域,以实现知识和服务的创新,帮助用户获得新的知识。特别是在知识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捷,作为从事文献与信息整理的“知识管理”领域的图书馆,更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时刻走在时代的前沿。
3.5调整管理策略以创建学习型图书馆
作为知识信息传播者的图书馆员,必须具备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图书馆要根据本馆的目标与任务有计划地建立一套完整的继续教育体系,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差异性的管理,例如:采购部门其专业性知识有一定的规律性,可采用显性知识管理策略;图书情报部门由于其特殊性,采用隐性知识管理策略较为恰当。但无论采取哪种管理策略,从整体上讲都是一个学习型的图书馆,这就要求全体人员都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参加培训,不断接受后续教育,营造一个开放式、互动式的学习环境,并把参与知识管理学习与工作绩效相挂钩,提升图书馆的整体创新能力,打造一个全新的知识型、学习型团队,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作者:王艳军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徐夏莲.浅论基层图书馆业务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4):59-60.
[2]王海燕.试析图书馆知识管理及其实施策略[J].情报科学,2009(9):33-34.
[3]李海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理念与策略[J].图书与情报,2012(4):127-129.
[4]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技术整合策略[J].图书馆杂志,2011(3):45-47.
[5]杜一洁.高校图书馆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9):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