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讨如何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分析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 ;质量安全 ;有效解决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一、目前建筑施工技术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建筑行业虽然发展非常的迅速,成绩非常的显著,但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里很多都是由于技术和管理不当而产生的。随着人们的需求越来越现代化,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和设计的水平都有很大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同样的由于这些建筑自身的建设标准不同,那么相对于一般的建筑会有更高的技术要求。但是针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建筑行业本身就涉及很多的专业知识,施工时间是非常的漫长,同时施工的环境多变,施工中的协调关系相对来说也较为复杂,因此从这些点去看施工中任何一个可能没有做到位的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影响质量安全的隐患。在建筑工程本身就具有很多隐性的工程,在施工工程中针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施工中技术存在问题,那么必定会导致质量问题,完成后的施工又不能够重新查看内部的施工情况,所以在建筑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的措施
1、完善工程管理制度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建筑工程,提高施工的现场管理能力,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基础。建筑企业可以将项目经理、质检员和各个项目组长组成一个管理小组,与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将施工质量提升,在管理中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到科学、合理并且赏罚分明。由于工程的工期相对较长,为了能够保证整个工程按照既定计划全面进行,需要施工企业建立起针对本工程的管理制度体系,施工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是能够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的手段。
2、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问题是工程建设施工的核心问题,必将成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因为,竣工后所建造的工程必须达到设计图纸要求的标准,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这其中要重点做好施工材料与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所采用的施工材料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同时满足工程图纸设计要求,积极创建并执行材料验收机制,把好材料质量关。
3、控制施工技术安全
目前在我国的高层建筑项目施工中,安全事故频频出现,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还会耽误施工进度,因此必须控制好高层建筑技术施工的安全。①要管理好基坑支护,确保基坑安全防止坑体坍塌。在挖掘基坑前,应该全面调查工地的土质结构,根据涂层情况来制定基坑支护计划,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②在搭建施工脚架时,必须加强防护管理,严格控制脚架搭建的高度,确保脚架与楼层相符。在制作模版时,应按照建筑物楼层宽度和高度来定制模版。在进行项目施工时,要按照季节变化来更改设计混凝土的方法,确保建筑物的支撑结构性能良好。③控制好建筑物施工图纸的规范性,对细节进行演进的计算检验,确保施工图纸与项目计划一致。在开展项目施工时,要结合场地环境、遵循施工图纸来构建模版,完工后也要按照图纸来拆卸模版。④施工技术人员是项目工程技术施工的主要操作者,因此施工单位要为技术人员开展岗前培训,确保技术人员拥有符合施工要求的专业能力,同时要在工地开展技术安全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地上16层,地下一层。基坑平面尺寸为83.65m×53.70m,开挖面
积约为4500m2,大面积开挖深度为9.45m,中部楼电梯井剪力墙筒芯处承台加深3.9m,形成“坑中坑”。支护体系设计上采用内撑式排桩支护结构:支护桩为Φ700钻孔灌注桩,水平内撑为两层钢筋砼结构,支护桩间采用Φ500高压旋喷桩做止水桩。本工程裙房连廊三层、屋面层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裙房、屋面层共有16组预应力梁,其中三层有8组预应力梁,屋面层有5预应力梁。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2.1 土方开挖措施
①基坑开挖采用分段、分层相结合并以分层为主的开挖方法,分层开挖厚度
严格控制在2m之内;开挖至水平支撑位置后,及时跟进支撑系统钢筋砼的施工,以尽快形成水平支撑体系;在支撑系统砼未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前,严禁进行下一道土方的开挖。
②坑底标高以上200 ~ 300mm留作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以保持坑底土体的原状结构、避免坑底超挖。开挖保护层时集中劳动力和配套设备,开挖一片,
铺设一片垫层,以避免人为及自然因素造成扰动,减少坑底土的暴露时间,及时
在坑底形成“水平支撑”,避免发生支护桩“踢脚”及坑底土体隆起等现象,确
保基坑的整体稳定。
2.2 降排水措施
①对于地表水,采取“集水明排”的办法:在第一道支撑梁施工及养护结束
后,沿基坑支护桩冠梁边做环形排水明沟,以防地表水倒流入基坑。
②对于坑壁渗水,设计上虽采取止水措施,但止水桩位置因施工工艺的局限
不可能准确无误,坑壁渗水在所难免,预防上采取“堵”和“疏”结合的办法:
在第二道支撑梁上沿基坑四周设置扁槽砼排水沟,并于坑底四周及后浇带位置设
置卵石铺设的盲沟、盲井,当坑壁渗水量较小时,用干海绵和导流管进行疏导,
有组织地排到集水坑;当坑壁的渗水量较大时,将该处土体适当暂时保留并压
实,以平衡基坑内外水头压力,再通过注浆措施将渗水堵死。
③由于基坑底部大都位于含有微承压水的④中砂夹淤泥层,水位较高,渗透
性大,采取轻型井点辅助降水措施,在施工第二道支撑梁时即进行管井降水,初期出水量约3600 ~ 4200M3/d。同时加强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等的监测,密切注意降水对周边的影响。
2.3监测措施
①土方开挖前,对邻近建筑物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对已有的裂缝等问题
事先设置标记并备案,施工过程中定时观测其变形的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
取补救措施。
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对支护结构体系和基坑稳定性监测,作到每一深
挖土步骤就要进行监测,然后对监测值(桩顶位移、桩侧斜、沉降)进行分析并
及时反馈,若监测值发生突变,说明基坑支护结构承受过大的压力,需要放慢挖
土速度或立即停止挖土,待基坑变形稳定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通过上述措施,基本上实现基坑周边无堆载,坑壁无重大渗漏现象发生。随后的监测数据表明: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及土体深层位移的增长非常缓慢,完全控制在设计许可的范围之内。
2、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分块施工,并埋设冷却水管是否采用冷却水管,对厚度影响很大,采用冷却水管,可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峰值,延缓升温速度。根据本工程特点,基础底板C45P12混凝土厚度1.8m,局部厚度2.4m,整块混凝土体积5500m3,经过热工计算若要将其温度降低10℃,则需要用水300t,要在50小时内完成降温,设计移流量应该为15L/S。应将整个降温系统分为2个区域进行。地下水直接排入下水道。为了保证有良好的降温效果,保证降温在混凝土内部平稳进行,不出现大的温度不均匀现象,我们采用De20管径的PEX交联管做为降温支管,PEX交联管可以满足热工计算要求。管路系统我们分为2个系统,每个系统由一台泵和分水器以及降温支管组成。2个系统共用一个备用泵,和一个水箱(矩形钢板水箱),泵的扬程为H=40m、流量=30t/h、N=7.5kw。对于周边死角部位,降温阶段加强保温养护,延缓降温速度,同样能达到冷却水管作用,且可免去冷却水管的施工费用和冷却水调温的繁琐施工程序。埋设冷却水管的方法是在基础底板上、下约中间部位,具体为距底板面800mm,距顶面1000mm中间布置冷却水管,综合考虑,在混凝土浇注24h后,立即开始循环水降温,使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控制在40℃左右,确保混凝土在每一个断面上温差小于20℃~25℃。
3、钢筋连接质100%合格。
3、预应力施工技术
3.1高强度预应力管桩的试验
3.1.1 静载试验
用钢锭、支墩、钢横梁及测量仪表等组成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量≥1.2倍的预估试桩破坏荷载,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用4根锚桩、主梁、次梁、测量仪表等组成锚桩横梁反力装置,设置反力应≥1.2倍~1.5倍的预估最大试验荷载。
3.1.2 高应变试验
高应变试验是补充静载试验不足的一种动测法,在规定落距下冲击桩顶,产生一定贯入度而得到单桩竖向承载力结果。高应变试验一般是在静载试验结束1周后开始,首先安装环形应变传感器和加速传感器,然后自由落重锤锤击桩顶,记录CASE结果。
3.2房屋建筑液压打桩方法
3.2.1 施工要点
首先,垂直控制度是沉桩质量的重点,需要施工人员高度重视。在插桩和接桩过程总,施工结束人员应该对桩机驾驶人员进行专业的组织和指挥,使他们掌握两边角度和尺寸,在双向视角上均归为零,同时定期对沉桩过程中桩身垂直度进行检查。第二,静力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可能通过桩的终止压力值大致判断,桩的终止压力与单桩的极限承载力不同。也能够通过静载对比试验来固定一个系数,通过系数和终止压力的换算,最终得到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标准值,确保桩基质量。
3.2.2 接桩控制
接桩时必须保证上下节桩一致性,上下端板的情节性。焊接接桩钢板一般采用低碳钢,焊条采用E4300-4313,焊条规格在二级以上。在焊接过程中,可以同时2-3名焊一起施焊,对称点焊4点-6点,外层焊接之前必须找准方向,清楚内层焊渣。因此,为了提高焊接效果,不能用水冷却,必须在焊好后立即施打。
3.3房屋建筑管桩与承台的连接方式
在施工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是专用工具锯断,管桩与承台的连接不能利用桩身内的钢筋伸入承台作为连接的钢筋。为了防止基础上浮并保证基础和桩基的整体协同工作,应清理管桩孔内的垃圾及污物,并使用多层板作底模,钢筋也按要求绑扎 。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文章中的建筑施工技术出现的问题就能看出,现在的建筑施工技术发展非常的迅速,但是问题还是有很多,在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中就分别针对于施工技术前期和施工中、施工后的养护三个方面来说明了怎么有效的控制建筑施工技术。还通过三个方面来说明建筑质量问题有效控制的措施要从哪几个点出发。总体上说只有不断地加强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形象,促使其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安.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 [J].门窗,2014,01 :62
[2]董柏林.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 :214
[3]尹良彪. 探讨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 :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