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市政排水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市政排水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扩张,我国目前许多城市的老城区排水管网超期服役现象严重,其排水负荷已达不到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生产规模和人民的生活需求。每逢雨季,便会造成城市内涝,形成路面积水。本文针对目前市政排水系统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取消分级管理制度,建立起规划、建设、养护管理职能的统一协调和调度管理机制,由市场为主导政府监管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探讨。

关键词:市政排水、管理体制、精细化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1市政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许多城市的老城区排水管网已服役多年,几乎均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建,管径小,老化绣化严重,且在全城管线中的占据比例很高。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扩张,排水设施的基础建设相对滞后,设备更新换代慢,管网超期服役现象导致的管线破损现象严重,其排水负荷已达不到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生产规模和人民的生活需求。每逢雨季,便会造成城市内涝,形成路面积水。基于重新铺设管线和修复原有管网对于现有城区地上建筑影响十分之大,且改造费用投入不菲,再加上日常维护不及时,地下管网垃圾淤积现象严重,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所以,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一直成为了让政府相关规划和管理部门头疼的难题。

2市政排水系统的管理现状

我国市政排水系统的管理职责分工见图1,根据市政府对于城市发展前景的规划思想,规划局首先制定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网管线设计,协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施工招投标,监督建设过程,并主持项目验收。

图1 市政排水系统的管理职责分工图

市政公用局主要对市政排水设施进行管理,即承担起管网管理养护的工作,细分责任分工则是:市政设施管理处负责城市主次干道的排水管网和排水泵站的维修改造和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区政府和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落实各区的排水系统养护管理措施;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接入城市排水管网之前的排水系统养护管理工作;各居民小区的物业公司负责其产权单位内的居民生活排水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3市政排水系统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3.1排水系统在各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之间缺乏紧密配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迅猛,规划往往落后于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在不了解建设需求和排水设施管理的情况下,缺乏前瞻性,并没有及时对相应排水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建设部门没有对规划中出现的遗漏及时反馈于规划部门,往往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才通知规划部门修改设计方案,为时已晚,导致了错综复杂的排水管网出现,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排水设施管理部门也抱着地域性养护和管理狭小眼光,对接入整个城市的排水管网规划没有清晰的认识,各自为阵,自扫门前雪[2]。所以,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需要多部门的有效配合运作,通过畅顺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规划局、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市政公用局才能以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解决目前城市降雨内涝的问题。

3.2分级管理模式对基层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

从市-区这种分级管理模式极易造成责任区划分交界处的管理争议,市区之间、区区之间管理部门互相推诿,无人承担责任,最终导致的是交界处积水问题频频发生,形成了管理养护的盲区,再加上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对而言,资金匮乏,缺乏专业的疏通队伍和设备,对于一些严重的堵塞问题,解决方案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3]。同时,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产生的对上级部门的消极不满情绪也造成了政令不畅的局面。

4市政排水系统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探讨

4.1规划、建设、养护管理职能的统一协调和调度

立足于全城管网建设的整体高度,建立起规划局、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市政公用局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实现协调规划、同步建设、统一调度的要求[4]。同时,为细化责任到人的制度,市政府应成立监督委员会,一方面,对于市政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养护管理职能进行统一协调和调度,另一方面,明确事故责任主体,及时协调矛盾。

4.2取消分级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管理机制

在各区专业排水设施养护队伍和专业排水疏通设备条件各不相同的情况下,交由市统一管理,有利于控制财政支出的分散和资金的无效浪费。市规划局与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同承担市政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任务,市政公用局对全市排水系统进行调查统计,拟定全年养护计划,并将破损严重的管线反馈给市规划局与城乡建设委员会,协调拿出重新铺设的方案。

4.3推行市政排水系统管理的公司化运营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市政排水事业改革的未来趋势,其优势不言而喻,一方面,公司在市场自行融资,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二方面,统一了从规划、建设到养护管理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减少了政府垄断经营管理模式的弊端;三方面,公司化管理有利于建立起业绩考核标准,对市政服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这样的改革不仅能够创造规范的投融资环境,避免了非公开招标的猫腻,还引导了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增强,在效率的提升和成本控制上更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叶萍.中国城市排水建设发展的思考[J].时代金融,2006(4):94.

[2]杨博.城市排水设施科学化养护管理[J].北京水务,2007(6):26.

[3]单翀.国内排水企业模式对上海排水企业的若干启示[J].上海水务,2008(4):9-10.

[4]徐宗威.法国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及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1(4):16.

[5]刘安国,杨巍,杨开忠.北京市供排水管理体制的方向选择[J].城市问题,2011(7):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