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二年级高效阅读课堂构建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二年级高效阅读课堂构建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学过程中一切以教师的教学为指导,忽略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帮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讲解,但是课后没有及时跟上阅读练习,为此学生无法及时高效地通过阅读实践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本文章针对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提出了如下措施。

一、以读为本,深入理解

小学语文阅读大纲明确要求学生要具备阅读的能力,通过大声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不仅能够体会上下文词句的含义,而且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有重要的意义。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是很重要的一种途径。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光阅读是不够的,还需要逐渐扩大学生阅读的范围,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一,放声朗读。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中大声地朗读课文,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改正阅读方法,将文章通顺地阅读下来。试想如果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顺,那么何谈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又如何能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呢?因此放声朗读这种阅读形式对于帮助学生把文章读通顺很重要,学生要勇敢地放开声音,大声地朗读课文。第二,快速默读。通过快速默读能偶使学生短时间内就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第三,深入研读。经过了大声的朗读和快速的默读,学生对文章已经阅读了两遍,第三遍需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研读。联系文章的上下文,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对文章中的某个词句或者某段内容进行研究,从细节之处便能够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第四,带有感情地朗读。对文章内容进行研读之后,此时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已经掌握了,然后在教师的引领下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能够从朗读中实现与作者情感的“交流”,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例如,以苏教版第三册《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文章为例,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大声朗读,大声朗读能够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内容,文章描写了“蝈蝈”无私的品质;然后引导学生快速默读,通过默读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大概内容更加深刻,相当于对文章又熟悉了一遍;再之后进行深入的研读,此时就应该对文章的词句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如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唱歌说明了“红领巾”对老婆婆的关心,拥有关爱他人的情怀。课堂授课中,可以把这首诗分为4个小节,分别总结每个小节表达的意思,分别是“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给盲婆婆送蝈蝈、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通篇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语境,便能感受到“红领巾”无私与欢乐的情怀。最后带有感情地朗读《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首诗,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们感知我们应当有关爱他人的无私的情怀,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

二、以篇引带,掌握阅读方法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要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并且能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为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小学语文教材中一般都是按照按照单元进行排版,但是每一个单元中都至少有一篇文章十分具有代表性。教师选取单元内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引领学生展开阅读,和学生一起对文章内容进行剖析,掌握阅读文章需要掌握的步骤和方法,从而迅速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阅读其他课文,这种以篇引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同类文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以篇引带”这种教学方法,经过实践证明,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课文时,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大声朗读的方式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红领巾”说过的“话”,以及文中描写到的事物的特征或者性质的词句,引导学生采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想象老婆婆在拿到红领巾送给蝈蝈的时候有什么样的表情,充分感知“红领巾”的情怀。通过对文章整体的感知,文章的感情基调围绕着关爱他人这个主题展开。此时学生就会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得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都是在父母和教师的关怀下幸福地长大的,为此我们也要学会关爱他人。谁需要帮助,我们就伸出热情的双手;谁需要温暖,我们就可以献上我们一颗火热的心。其次,教师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然后每个小组分角色朗读文章,此次活动不仅考查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协作能力,而且对于实现学生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有着重要意义。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这篇课文所应该掌握的步骤和方法。然后选取本单元中同类型的另外两篇文章,让学生试着用学到的阅读步骤和方法对选取的文章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够巩固阅读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此类文章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学生对同类型文章的阅读能力提高了。

三、课外延伸,培养阅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仅仅依靠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是十分有限的。为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向课外进行延伸,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自然而然地,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品味就会提高。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小学生阅读的平台丰富多彩,课余时间学生便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多种媒体阅读到丰富多彩的内容。虽然学生的视野面拓宽了,但是为了避免产生不良的效果,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通过阅读大量的、优秀的阅读材料,学生的阅读品味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学习与创造创建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了苏教版《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外寻找题材,寻找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梅兰芳学艺》这篇文章的整体基调都是积极向上的,使得学生懂得通过刻苦训练才能够学到技能。延伸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在充分的利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班级板报、宣传栏等阵地,由学校组织,各班班主任领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学习了一单元的课文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一单元学习到的阅读步骤和方法,然后自主在课外寻找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并做好相关的摘抄和读后感工作。教师让学生根据每一次课外阅读活动书写一篇感受,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快乐,快乐地阅读。另外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站这一平台,每周将班级选出的优秀文章推荐到广播台进行播放或者是刊登在校园宣传栏上,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以班级为单位,确立班级读书日,教师让学生推荐各种优秀的图书,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互动,同学之间相互交流阅读心得或者优秀的阅读材料,不仅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而且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能够阅读大量的文章。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打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础。阅读教学离不开读书实践,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培养学生推敲、揣摩文章内涵的能力,另外通过阅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和生动。阅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要将阅读教学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对同类型文章阅读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