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工业结构论文:工业结构与视角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业结构论文:工业结构与视角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作者:黄海天何骏工作单位:上海大学

泛长三角区域的工业发展

泛长三角区域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2000年来,泛长三角区域各省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呈逐年递减态势,体现了泛长三角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也为该区域工业的升级和联动奠定了良好基础。从第二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泛长三角四省市风格各异。江苏省和浙江省第二产业占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两省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均居于50%以上。上海市近年来逐步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2009年上海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到40%以下,但是上海市在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的同时,也提出了向先进制造业迈进的目标。相比之下,安徽省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较为落后。近年来,安徽省越来越重视第二产业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工业,规划开发各类工业园区及基地。2009年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88:48.77:36.35,出现了逐步优化的态势。泛长三角各省市工业已具备优势互补、产业协同的态势。从就业结构而言,上海市的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略有下降,从2000年的42.84%下降到2009年的37.4%,这与上海市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迅速上升密切相关。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的第二产业发展较快,推动了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其中江苏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逐渐取代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2000年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为42.22%,第二产业为29.71%;到了2009年第二产业就业占比则为44.77%,第一产业为19.77%,并且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仍呈上升趋势。浙江省的第二产业也逐渐成为就业结构中的支柱产业,就业人数稳步攀升,2000年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0.87%;2009年为46.94%。安徽省近年的第二产业虽然获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但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仍占绝大多数,这是由于安徽省农业人口比重较大所导致的。安徽省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已从2000年的15.78%上升至2009年的28.23%。可见,就整体而言,2000年以来泛长三角区域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呈现平稳发展态势。江苏省和浙江省第二产业占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上海市正向先进制造业努力,安徽省第二产业相对落后,但已经呈现出明显优化的态势。

泛长三角区域的工业结构

(一)工业结构区域工业结构关系是指区域内各地区工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及由此引起的对该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影响⑤。工业结构关系可以分为互补型关系和竞争型关系。互补型的工业结构关系发生在产业结构存在差异的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能够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互补机制;竞争型的工业结构关系则正好相反,通常是各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趋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资金、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的需求也会趋同,从而形成激烈竞争的局面。本文采用相似系数⑥来分析沪苏浙皖之间工业结构关系。相似系数的具体计算公式为:Sij=∑nk=1XikXjk/∑nk=1X2ik∑nk=1X2槡jk(1)公式(1)中,Xik为i地区k工业部门工业总产值/i地区各个工业部门工业总产值之和,Xjk为j地区k工业部门工业总产值/j地区各个工业部门工业总产值之和。本文选取沪苏浙皖各个工业部门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来进行相似度的计算。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行业的特性,计算32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从而考察泛长三角各地区的工业结构关系。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32个工业行业的总产值比重见表3。根据沪苏浙皖32个工业行业的产值比重数据,计算各地区的相似系数矩阵,见表4。从表3可以看出,上海和江苏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最高,为0.9031,浙江—江苏次之,其次为安徽—浙江、安徽—江苏;安徽和上海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最低,为0.6471,这两个地区的工业互补性较高。根据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的计算结果,总结出判别临界区间,对这四个地区的工业结构关系进行判别,判别结果见表5。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泛长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和江苏存在较为显著的产业同构现象,地区主导产业都是以电子通信、化工、装备制造等为主;江苏和浙江的工业竞争不是十分激烈;上海和浙江、安徽和浙江、安徽和江苏之间的相似系数不是很高,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在某些领域合作潜力较大;上海和安徽的相似系数较低,属于强互补型,工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二)工业结构发展趋势利用2005年沪苏浙皖32个工业行业的总产值进行计算,得出该年的相似系数矩阵,通过对相似系数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各地区之间工业结构关系的发展趋势。见表6。将2005年和2009年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矩阵进行比较,呈现明显变化的是上海—浙江的相似系数,从2005年的0.6554升至2009年0.7005,工业结构关系从强互补型转变为一般互补型。出现上升的还有江苏—浙江,说明这两个地区的工业结构在近年来出现趋同现象。另外,江苏—安徽、浙江—安徽的相似系数出现上升,说明安徽与苏浙两省的互补关系已逐渐减弱。下降的则为安徽—上海、江苏—上海,说明安徽和上海在工业结构上的互补态势正日益增强,而江苏和上海仍保持在强竞争型的局面,但竞争激烈程度稍有减弱。

泛长三角区域的工业集聚

下文通过产业集聚指数来分析泛长三角区域的工业集聚状况。产业集聚指数是分析区域产业集聚的动态指标。假设考察周期为[0,t],有n个地区m个产业,j地区的i产业起初和期末的产值分别为qij0和qijt,Aijt为j地区i产业的集聚指数,计算方法如下:Sijt=tqijt/qij槡0-1,Sit=t∑nj=1qijt/∑nj=1qij槡0-1,Aijt=Sijt/Sit。其中,Sijt为考察期内j地区i产业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Sit表示整个区域范围内i产业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1.当Sit>0,说明i产业在该片区域处于成长阶段,此时若Aijt>1,则表明i产业在j地区的发展速度超过区域平均水平,j地区i产业在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且i产业正向j地区集聚;若0<Aijt<1,则表明i产业在j地区也在增长,但其增长速度小于区域水平,不具备比较优势;若Aijt<0,则说明j地区的i产业已出现萎缩。2.当Sit<0,说明i产业在该片区域处于衰退阶段,此时若Aijt<0,则说明i产业在j地区仍处于增长阶段;若Aijt>0,则表明j地区的i产业也出现了衰退。分别选取沪苏浙皖各个工业部门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进行计算。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行业的特性,计算32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以及建筑业。以2005年为期初,2009年为期末。计算结果见表7。由表7可知,上海市各细分工业行业产业集聚指数不高,基本处于泛长三角区域最低水平,有的传统行业如采矿业(-0.60)、纺织业(-0.22)和化学纤维制造业(-0.68)等行业已步入衰退阶段。上海的专用设备制造业(0.74)集聚指数相对较高,目前上海正向以高端专用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方向迈进。江苏省的产业集聚指数略高于泛长三角区域的平均水平。高耗能、高污染及产能过剩的家具制造业(0.39)、食品制造业(0.46)等行业有所萎缩。科技含量较高的通用设备制造业(0.7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9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3)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92)等产业集聚指数高,集聚明显。浙江省的产业集聚指数基本保持平均。浙江省运用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使得纺织化纤、皮革、塑料、金属加工及制品等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领先水平,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安徽省的工业从绝对量上虽与长三角两省一市存在较大差距,但增长速度较快,体现在产业集聚指数较高,如采矿业(1.19)、农副食品加工业(1.20)、食品制造业(0.91)、饮料制造业(0.72)等。近年来,安徽省正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传统工业保持高速增长,形成了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为主的汽车产业集聚区,以沿江石化和精细化工、沿淮煤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集聚区,以合肥、芜湖、滁州等为主的家电产业集聚区,以安庆、淮北、铜陵、阜阳等为主的服装产业集聚区等⑦。这些集聚区的形成助推了安徽省近年来工业的快速增长。

以沪苏浙皖为范围的泛长三角区域已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泛长三角区域以3.65%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全国GDP总量的22.60%。江苏省和浙江省第二产业占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50%以上),上海市正在努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安徽省正在朝着工业强省迈进。沪苏浙皖应充分根据各自的工业结构与集聚优势进行准确定位,并加强纵向和横向分工与协作。就纵向而言,上海主导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江苏省以设备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为主;浙江省以纺织等传统加工业为主导;安徽仍处在工业化较初级阶段,工业发展多以资源优势为依托,重点发展采矿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横向而言,结合沪苏浙皖的工业结构关系,上海市和江苏省工业属于强竞争关系,存在产业同构现象。建议上海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江苏省重点发展中高端设备制造业。由于上海市与安徽省存在强互补关系,上海应该与安徽省进行广泛合作,使安徽省成为上海的能源及原材料供应地和加工基地。安徽省可以与上海在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初—深加工产业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协作。此外,上海和浙江、安徽和浙江、安徽和江苏之间的相似系数不是很高,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在传统制造业、设备制造业、加工业等领域合作潜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