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互联网给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许多正面积极的影响,但其在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网络成瘾就是最为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本文从网络自身技术特征、网络成瘾者个体因素及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进行探究,有助于为其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网络成瘾;网络自身技术特征;个体因素;环境因素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经密切且深刻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之中,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和科技工具。然而,网络成瘾作为其独特的负面作用也已经日益严峻,深深地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对青少年的危害尤为严重(雷雳,杨洋,2007),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1.网络自身技术特征

Young根据网络自身特点提出网络具有匿名性、便利性和逃避性的ACE模型。网络空间的这些特性使上网者在网络空间中摆脱现实社会身份的制约,消弭了现实社会行为的各种限制和界限,使上网者随心所欲,行为及具弹性,达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面具心理。Kandell研究发现网络本身就存在导致成瘾的技术特点并归纳为简单性和便捷性、愈加普遍的经济性、竞争导致的多样性和社会期望的渗透性四方面。信息的快速复制和传递体现着网络的便利性,超脱地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极大满足人们内心的控制欲。网络本身的经济性使其普遍被人们接受并广泛应用。信息的多样性和新奇性极大引起了“定向反应”,吸引着人们的注意,身体渴望得到新的刺激,不自主做进一步探索,以获得更多信息来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本能,产生愉悦感。互联网最初的生产目的使其具有社会期望,在这种社会期望下的网络便捷性和经济性等优点则显得更加突出,渗透到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正是网络的这些特征让网络使用者对网络痴迷不已,所以当网络接触后,就非常容易被其吸引,深陷其中。

2.网络成瘾者个体因素

2.1人格因素

人格在研究个体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雷雳等,2006)。张静和李强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大学生的SCL-90的10项因子结果和艾森克人格E、N、P量表测验结果之间相关,网络成瘾者具有情绪易波动、自我控制水平低,人际敏感等人格特征。邓林园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明显的表现出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差,且对其日常行为无计划或计划性不强,其认知和行动常表现出很强的冲动性。网络成瘾者的大五人格因素在宜人性、公正性、开放性和有恒性方面不同于非网络成瘾者,他们情绪更易极端化,过于兴奋、忧虑或紧张,倾向追求新奇刺激的事物,更具攻击性和怀疑(张宏如,2003)。16PF中的多个人格因子都对网络成瘾具有重大预测意义,网络成瘾者具备某些特定的人格特质(Young,1998)。同时,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密切关系(刘晓秋等,2014;刘连龙等,2009),网络成瘾者在社会孤独、人际孤独、自我孤独和发展孤独四个因子上均高于比非网络成瘾者,自我孤独对强迫性上网及戒断反应,发展孤独对网络成瘾耐受性均具有较高的预测性(王滨,2006)。Loytsker和Aiello也发现孤独感高、厌倦倾向严重、社交焦虑程度深及自我封闭水平高的个体更容易成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者的人格中负性因子较多,使得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负向取向的,其对生活的态度往往也是消极的,网络成瘾者自尊一般也较低(沈潘艳等,2013)。当网络成瘾者在现实生活遇挫,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所采取的策略大多都是逃避,将关注点转移到虚拟世界里,在那里以一种新的身份躲避现实世界的各种压力,获得在真实生活中所无法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2.2次人格因素

2.2.1自我效能

Bandura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概念,随后Hsu和Chiu提出网络领域的网络使用自我效能概念,即一个人相信有能力通过组织和执行网络活动来达到既定目标的信心。网络使用自我效能与网络使用时间相关,对网络使用行为有促进作用(Hong,2006),增加网络使用者的上网行为,使其更易形成网络成瘾。接下来,网络特定自我效能概念在网络使用自我效能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发现其对网络使用有着更好的正向预测能力。(罗椿鄣龋2010)。而后,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有从网络特定自我效能中分出,与个体的自我控制水平有关,对网络成瘾有抑制作用,尤其对于网络游戏成瘾(欧阳益,2009)。此外,有研究也发现网络控制自我效能在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方面具有良好的负向预测性,网络控制效能水平高的的人能够根据自己需求使用网络,对其上网行为也能理性地控制,可以做到适可而止,而网络控制效能水平低的人则对自己的控制行为没有信心,放任自流。(罗椿鄣龋2010;梁晓燕等,2007)。还有研究发现,网络使用和网络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的,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梁晓燕等,2007),网络成瘾者因为能从网络使用获得自我效能的满足而更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上网,而网络使用促使网络使用自我效能形成后,个体会对网络使用这种行为更加坚持,从而进入反复的恶性循环中。网络使用也会导致网络控制自我效能的降低,个体通过网络使用获得的满足的心理体验,使其认为网络吸引性很强而自感自我控制能力很弱,促进其上网行为。

2.2.2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时期由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展与心理的成熟并不同步,青少年易沉浸于过去,对未来迷茫,出现同一感危机。内心充满冲突与不安的他们,努力寻找能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统一整合的途径,网络通过虚拟的形式完美地将二者融和,成为最好的选择。然而,人格和心理还不健全的他们在虚拟空间中体会到现实世界中少有的成功体验后,若没有有效引导和督促很容易沉溺于网络。很多研究发现,同一性发展水平低的青少年较发展良好的青少年更容易形成网络依赖。邓伟等发现网络成瘾组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非网络成瘾组,并且在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方面也是如此,其中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与网络成瘾负相关,自我投入对网络成瘾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王娟等,2012)。Marcia认为自我同一性发展与网络成瘾相关,网络成瘾与同一性完成呈负相关,而与同一性延缓呈正相关(Ceyhan,2010)。Matsuba发现同一性延缓的个体较同一性早闭的个体有更多的网络成瘾症状,Huang发现网络依赖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同一性扩散和较少的同一性完成特征。

另外,心理需求也会对网络成瘾产生重要影响。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对与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之间正相关并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正向预测总体的网络成瘾行为(万晶晶等,2012)。还有,个体认知需要和情绪状态也会对其互联网使用产生明显的影响。Li和Browne研究表明,情绪对互联网使用的认知需要产生影响,认知需要在二者关系中起中介调节作用(Lin,2006)。

3.环境因素

3.1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人最早、最持久、影响最大的心理环境,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巨大。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系统的功能发挥得好坏决定着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整个家庭系统的环境对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成年甚至直至死亡(胡宁等,2009),家庭环境的不良会导致青少年消极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并进而造成相应的行为问题(Su,Simons,&Simons,2011),青少年长期处于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网络成瘾(李毅等,2012;张海涛等,2011)。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功能也往往较非网络成瘾者差(程绍珍等,2007),甚至存在明显的功能失调(张惠敏等,2012)。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当(张兰君,2003)、父母冲突(邓林园等,2012)、亲子关系恶劣(余祖伟等,2009)、家庭暴力(Park,Kim,2008)等因素都会对网络成瘾起正向影响。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父母教育方式多为家长过度干涉,控制严格(Shek,2008;申子姣等,2012),对孩子总是予以否定评价,缺少支持和鼓励,打击其积极性(李涛,张君兰,2004),对孩子不甚关心,缺少有效的沟通和正确的情感表达(张惠敏等,2012;田秀菊,2011)。关于亲子关系对网络成瘾的研究发现,积极的亲子沟通和良好的亲子关系能有效减少青少年网络成瘾(Park,Kim,&Cho,2008),而频繁的亲子冲突则会增加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可能性(余祖伟等,2009),并且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着不同的影响机制(邓林园等,2012)。家庭成员的亲密度和满意度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存有保护机制(周丽,2008),而消极的亲子依恋则可能增加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倾向(楼高行,王慧君,2009)。父子依恋中的父子信任能有效负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母子依恋中的母子疏离(邓林园等,2013)和父子疏离(伍亚娜,2007)能有效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有研究发现,家庭结构也会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单亲母亲和随母亲重组家庭的子女更易形成网络成瘾和网络成瘾倾向(席震芳,张晓阳,2005),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相比更易网络成瘾。(张志松,李福华,2011)

3.2人际因素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大部分时间与同龄人在一起,又由于存有叛逆心理与家长交流更少,所以他们的行为会更多地受同伴的一举一动所影响,因此同伴影响是网络成瘾的重要预测变量(Beard,2005)。有研究发现同伴行为可直接预测网络成瘾,同伴态度则需以同伴压力为中介间接预测网络成瘾(张锦涛等,2012),感知到的同伴成瘾行为以及同伴对成瘾行为的态度对物质成瘾有较为一致的影响,也就是网络成瘾者所感知的同伴网络成瘾行为更多,同伴对网络成瘾行为的态度更为积极(刘璐等,2013)。青少年重视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促进其良好的发展,而人际关系差的个体则更多地体会到孤独感和不被接纳感,从而更可能会进入虚拟世界寻求接纳感、归属感和承认感(Kalkan,2012)。网络成瘾者多为社会支持少(王立皓,童辉杰,2003)这也是网络成瘾者即使家中有电脑也更喜欢去网吧的原因,网吧将原本属于个人的网络使用行为赋予社会意义,并为青少年形塑同辈群体间的社会认同提供了一条重要通道,让青少年能在网吧这一虚实交织的环境中交换资源、实现互动,体验被接纳、认同和获得归属等心理体验。

3.3社会因素

杨雷松提出文化传承断裂和传统权威瓦解是导致网络成瘾的社会因素。文化传承上断裂导致亲子之间鸿沟加大,青少年价值观与其父母、长辈、学校所灌输的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父辈在教育时就会出现很多分歧和矛盾,由此加深家庭代际冲突,导致青少年企图在虚拟中寻求沟通对象,获得支持和理解。传统权威瓦解,青少年在父辈中找寻不到榜样,没有可模仿的典范,往往就会蔑视传统,与传统权威理念产生激烈碰撞,在现实中被压抑的青少年就会不自觉地转向网络提供或自我设计的权威平台上寻求安慰,最终不可自拔。还有,他们扛起成年人责任感的时间推得太长,而进入社会适应时间很短,这种现象也就延迟了传统意义上的成年阶段,产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延长的青年期”。青少年待在家中,依靠父母提供经济支持的时间变长,准备担当责任的时间延长,当“孩子”的时间也推长,而随着他们生理的成熟,社会的期望又会对他们提出各种要求。社会一方面将希望寄托于青少年,一方面又考虑其能力水平低而不提供机会,这样矛盾的社会环境也会激化青少年内心的矛盾,从而陷入网络世界中将自己的想象付诸于“实践”。

4.不足和展望

首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对象较为集中,以往研究对象均为在校学生,而且多为高中生和初中生,对中职生研究较少,该年龄段的社会人士甚至并无研究。而该年龄段的中职生和社会人士中的网络成瘾者应该更具有代表性,其网络成瘾的人格特质和情绪特征都更为明显,更应对其做其的相关研究。其次,研究多针对于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中的同伴交际和家庭环境,而对社会因素研究较少,对家庭研究中的家庭结构(张志松,李福华,2011;席震芳,张晓阳,2005)研究缺少。再次,交互作用研究少,纵观研究多集中于各个因素单独对网络成瘾的影响,而较少考虑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认知和情绪(Lin,2006),家庭教养方式(张惠敏等,2012;田秀菊,2011)都会网络成瘾产生影响,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然而缺少将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二者结合进行研究。还有,忽略了生活事件的影响,探讨何种生活事件易导致网络成瘾,可对针对这方面进行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研究,以有效减少网络成瘾者。最后,有些实验结果并未统一,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比如在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们对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是呈高等正相关、中等或者低等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各执一词,并未达到共识(王洁等,2013)。由此可见,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并无确切定论,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样,在人际关系对网络成瘾影响中也存在分歧,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存在人际关系拒绝和不现实的人际关系期待(Kalkan,2012)。而另一些研究者发现,网络成瘾者在同伴关系方面并不存在差异(徐夫真,张文新,2011)。为此,我们必须深入展开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的研究。(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杨松雷.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分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8(6)

[2]王立皓,童辉杰.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健康心理杂志.2003,11(2):94-96

[3]程绍珍,杨明,师莹.高中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44-2645.

[4]胡宁,邓林园,张锦涛,方晓义.家庭功能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追踪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5(4),93-100.

[5]李毅,钟宝亮,崔娟,卢瑾,何民富,李超等.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2,21(3),206-210.

[6]楼高行,王慧君.青少年家庭依恋、朋友依恋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现代教育科学.2009(1),44-45.

[7]刘连龙,徐丹,胡明利.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网络成瘾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1):59-60.

[8]席震芳,张晓阳.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53-155

[9]田秀菊.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11(6),114-115.

[10]余祖伟,孙配贞,张仕华,黄健.广州市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73-475.

[11]张海涛,苏苓,王美芳.高职生家庭环境、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73(2),56-58.

[12]张惠敏,宁丽,陶然,刘彩谊.网瘾青少年所在家庭的家庭功能状况探析.中国药物依赖件杂志.2012,21(4),307-311.

[13]伍亚娜.青少年的依恋关系对其互联网使用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4]邓林园,方晓义,伍明明,张锦涛,刘勤学.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03):305-311

[15]邓林园,张锦涛,方晓义,刘勤学,汤海艳,兰菁.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冲突评价和情绪管理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05):539-544

[16]王滨.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6,29(6):1425-1427.

[17]王娟,游越,黄俊,等.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我同一性、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5):350-352.

[18]邓林园,张锦涛,方晓义,刘勤学,汤海燕,兰菁.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冲突评价和情绪管理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5),582-587.

[19]张宏如.网络成瘾大学生动机与人格特征.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98-400

[20]周丽,蒙华庆.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满意度的关系研究.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4)

[21]李涛,张君兰.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4(3)

[22]邓伟,王耀宗,唐佳林.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作用的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14,2,26(4)

[23]邓伟,丁璇,杨小勇.成人依恋和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中国学校卫生.2014,35(6):853-856

[24]邓林园,武永新,孔荣,方晓义.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作用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2):169-176.

[25]王洁,陈建芷,杨琳,高爽.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关系的元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0):1702-1730

[26]申子姣,房超,张锦涛,方晓义.父母行为心理控制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5):652-655

[28]欧阳益.大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量表的编制及相关因素研究.硕士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9.

[29]雷雳,杨洋,柳铭心.青少年神经质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心理学报2006.38(3),375-381.

[30]雷雳,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心理学报.2007,39(4):688-696.

[31]郑陆霖,林鹤玲.社运在网际网路上的展现:台湾大学社会运动网站的联网分析.台湾社会学.2001(2).

[32]沈潘艳,张梓涵,王琳,吴晓峰.成就动机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间的中介作用.中国学校卫生.2013,34(3).

[33]张志松,李福华.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教师教育研究.2011,23(2).

[34]张静,李强.大学生网络成瘾者SCL-90及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

[36]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多因素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11(4),279-280.(2003).

[37]刘晓秋,朱晓喻,白志军.高职生网络成瘾倾向与领悟支持孤独感的关系.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1):62-64.

[38]刘璐,方晓义,张锦涛,刘凤娥,陈超,赵会春.大学生网络成瘾:背景性渴求与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及态度的交互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4):424-433.

[39]张锦涛,陈超,刘凤娥,邓林园,方晓义.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和态度,网络使用同伴压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6),634-640.

[40]罗椿郏万晶晶,刘勤学,方晓义.大学生网络使用,网络特定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6),618-626.

[41]徐夫真,张文新.青少年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的调节效应检验.心理学报.2011,43(4),410-419.

[42]万晶晶,刘丽芳,方晓义.大学生心理需求、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2(3):86-91.

作者简介:苏瑞(1993.4-),女,汉,辽宁省鞍山市,辽宁师范大学,本科在读,学生,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