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服:亟待关注的文化资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服:亟待关注的文化资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具有十分深刻的文化内涵。由于历史上特殊的因素,汉服的发展被强制阻断,导致今天人们对汉服的陌生。在民族文化复兴的新时期,我们要重新对汉服文化加以挖掘和认知,使得汉服和传统文明得以更好的延续。

【关键词】汉服;衣冠文化;传统文明

服饰文化在民族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倘若在当今中国56个民族中辨认彼此,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通过服饰。因为服饰不仅直观,而且都相应着一个民族的礼仪和习俗。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就是汉服。自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经周代冠服制纳入“礼治”的范围,至17世纪下半叶满清统治全中国、全面实行“剃发易服”政策,汉服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发展延续了3700多年。作为华夏民族的外在表现,汉服体现着汉民族华丽、优雅、博大的审美气质,其基本形制也与周边民族互相影响,朝鲜韩服和日本和服便深深的打上了汉服的烙印。

由于满清统治中国后强制推行“剃发易服令”,汉服一度从历史中消失了三百年。因此,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民族服饰已不甚关注,使得汉服成为一个陌生的概念。今天,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汉服是否应该获得新生?有人认为复兴汉服是“开历史的倒车”,甚至是“极端的民族主义”。笔者认为,我们对汉服应当有一个历史的态度――汉服是我们的文化资源,一种亟待恢复和保护的文化资源,并且与传统节日、人生礼仪乃至民族意识密切相关的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自身或借助自然力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包括着有文化价值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按历时性可以分为文化历史资源和文化现实资源。汉服显然是文化历史资源,而且有必要向文化现实资源转变。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自古就承载着人们生活的实用与审美,常常被人们比作一面时代之镜。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服饰既是代表其民族文化特性的标志,同时也是维系其族群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纽带。因其直观性,服饰成为古代社会区分族属特征的重要标志。

《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民族从灿烂的衣冠文明而来,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早已将生活习惯、审美情趣以及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积沉于民族服饰之中。衣服对于人类而言,首先是满足其自然目的,即源于适应生活和劳动的需要。华夏起于农耕,与周边族群明显不同,于是产生了以宽大、舒适风格为主的袍衫裙襦等服饰,以符合本民族习惯的生活节奏。宽博大气的直观感觉体现了汉服的外在美,而与礼制的结合则赋予了汉服内在的精神。自西周冕服制度形成后,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文化历程中,“礼”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思想,而衣冠服饰也被视为“治天下”之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周易・系辞下》),上衣下裳的形制被赋予取天意而定的神圣性。这种“治天下论”被儒家作为推崇周礼的理论依据,从而将服饰打上了深深的儒学印记。以汉服中最典型的“深衣”为例,其形制必须符合“规、矩、绳、权、衡”。深衣的下摆所用布帛共6幅,每幅又一分为二,象征一年有12个月,体现着强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方状以应矩,代表做人要讲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衣带长长下垂,直到脚踝,代表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权衡。如此利用服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是汉服文化独一无二的创举,通过汉服的“约束”,将教化潜移人心。可见,汉服里蕴涵着相当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宇宙观和伦理道德观充分地体现于汉服里,不仅使汉服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塑造了汉服飘逸洒脱的风格,而且体现着穿汉服者翩翩君子的气度。正是这些文化内涵的积淀与传承,使得已经消失的汉服依然有资格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载体。

复兴汉服不是翻历史的“垃圾堆”。汉服不是因为落后而被历史自然淘汰,而是伴随着复杂的政治、军事因素。满洲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国,鉴于历史上鲜卑、契丹、女真等民族被汉化的历史,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很多措施削弱汉文化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剃发易服”。该政策要摧毁的对象是汉族服饰及其文化体系,是汉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而不仅仅是款式的简单禁绝。从世界史的广度来看,汉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在工业时代的前夕戛然而止,从而失去了与现代文明对话的全部条件。随着时间的流逝,汉服的文化记忆逐渐远去,近代以来的大变革,又我们相当程度上丧失了对礼仪的敬重,失去了对汉式生活方式的传承能力。

今天,历史早已翻开新的一页,而汉服却依然淡出我们民族的视线。1987年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10元券上面的汉族和1角券上面的满族穿着同样的服装;2001年上海APEC会议,各国首脑统一穿着的中国传统服饰是改良的满式服装――唐装;在许多旅游景点,都有穿着“格格服”、和服、韩服照相的卖点,却鲜有汉服的影子。显然,汉服离开我们民族的现实生活已经很久。

汉服的重新出现是从2003年左右开始的,至今不过6年,却在民间迅速发展。作为汉服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汉网”已经拥有十余万会员;各大城市的汉服团体也纷纷涌现,他们积极实践汉服的宣传和推广,每逢传统节日尤为活跃。商家的初步介入,也使得新兴的汉服事业迅速产业化,客观上也推动了汉服的复兴事业。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汉服的复兴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如官方并没有明确的扶持,主流媒体的观望,民间力量的分散等等,都对汉服复兴形成不可小觑的制约。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民间百姓,还是专家学者,整体上仍然对汉服缺乏认可。其实,感性层的认知、情绪上的褒贬,只是对汉服认识的初级阶段。全面了解汉服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认识汉服深刻博大的精神内涵,从态度上对汉服加以重视,才是决定未来汉服发展走势的重要前提。关于汉服的合理推广,还需要有心之士和相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振兴“汉服”绝不像穿上一件古制衣裳那么容易。我们关注汉服,是要透过表象,振兴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即以“汉服”为载体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此,既不能流于简单和庸俗,更不能夹杂其他不和谐的因素,乃至上升到民族之间的对立。同时要说明的是,汉服形成和发展于古代农业社会,显然不适于今天的主流节奏。我们要懂得以动态的观点来认知汉服,不妨仿朝鲜、日本之例,使之向礼服和便服的方向发展,不能僵化地将汉服与现代服饰对立起来。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世纪出版社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2]蒋玉秋、王艺璇、陈锋:《汉服》,青岛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3]苏轻箬:《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找寻汉服失落的美丽》,《人文新刊》2005.11

[4]刘芳:《汉族服饰――民族与文化融合的先行者》,《艺术设计史论》2006.10

[5]陈莲:《漫谈失落的民族瑰宝――“汉服”》,《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8

作者简介:耿超(1984.4--),男,山东淄博人,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08级古代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