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长寿之家”饮茶之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寿之家”饮茶之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久居都市,抽得休年假空闲,最近回湖南老家转了转。在昔日同窗跃辉的盛情邀约下,来到了益阳市的桃江县。这是全国有名的“美人村”。但是几天下来,见到的“美女”屈指可数,倒是见到一个饮茶长寿之家,令人称奇。

在农业局工作的跃辉向我介绍,桃江县苏团村有个姓陈的“长寿之家”:一家五代158人中,有7人年龄在80岁以上,15人在60岁以上,全家曾创下六十七年无一人去世的纪录。一家之长范香秀更是活到107岁于几年前才谢世。

绿油油的松柏树从身边飞过,渐行渐近的是一排排农舍里飘出的青黛炊烟。我们驱车前往群山环绕的苏团村,试图揭开这一家族的长寿奥秘。

两栋年代已久的木屋,在冬日下泛着青白,门头一块黑底金字牌匾,上书“长寿之家”,衬着舞动的红绸十分耀眼。陈家的主人叫陈育才,是老寿星范香秀的小儿子,今年83岁,退休前是一名教师。与他同龄的老伴易阿婆告诉我们,这块牌匾是1995年当地政府赠送的。

只见二老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面色红润。据他们介绍,一家之长范香秀嫁到陈家后,由于丈夫染疾过世,36岁起一直守寡。砍柴、种菜、担水、挖田角、晒谷子之类的农活以及煮饭炒菜、缝补浆洗等家务,全由她一人承担。范香秀没有文化,但懂得读书的重要性,虽然生活清苦仍坚持送子女上学。现在,家族108口人中,仅孙辈就有13位大学生,其中两位是博士、一位是高级工程师。

陈育才说母亲的生活习惯是“三饱一倒,比神仙还好。”她每天早睡早起,睡前用热水烫脚,上床通常闭目静坐一会。她的枕头是谷壳做的,还放了些茶叶,她认为可以起到清脑作用。

范香秀的曾孙女说,老寿星的饮食习惯良好,一日三餐准时准点,从不大饥大饱,五谷杂粮,酸甜苦辣,样样沾口;荤菜素菜都不嫌弃。她平日最大的嗜好就是爱打擂茶喝,茶不离口。打擂茶是桃江的习俗,在擂钵里放进芝麻、花生、茶叶、绿豆制成,香气浓郁,味道甘醇。

说话间,陈育才的老伴易阿婆给我们端上了自制的“芝麻茶”,一小把芝麻,一小块盐姜再加上几片茶叶,就这样简简单单,与主人一样质朴的茶,却让我们一行人喝得津津有味。

离开苏团村,长寿之家和睦相处、共享天伦的场景让我感动良久,而桃花江擂茶也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致。

跃辉告诉我,擂茶是桃花江畔传统茶俗。相传东汉末年,有一年夏天,刘备带兵巡视武陵(今常德)途中,路过军山铺时,将士泻肚成疾,求医不愈,修山的一位老中医将祖传秘方“三生汤”献出,全军饮用数次后,不日即愈。刘备细问老者才知,“三生汤”是由生姜、生米、生茶(鲜茶叶)擂碎,加开水冲泡饮用,后来这“三生汤”就演变为擂茶。在制作擂茶时,先将细茶叶、芝麻放入特制的陶器擂钵中,以油茶木制作的棒为杵,不断擂磨,再加炒黄豆、绿豆、花生仁,放适量冷开水用力擂碎,擂成乳白色浆液,冬天加热开水冲饮,夏天加白糖用冷开水调均饮用。桃花江的擂茶,色泽洁白,味道清香可口,有着清凉解暑、促进消化、提神醒脑的功能。在这里,一年四季,不论寒冬酷暑,暖春凉秋,擂茶俨然成了寻常百姓家的开门七件事之一。而对于老人来说,更是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地步。

如今的我,依然漂泊在千里之外的黄浦江畔,尽管现在可以在自己家中喝到跃辉赠与我同样原料的擂茶。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不管我怎么用心擂制,却总是少了一份老寿星范香秀那种“不慕神来不慕仙”的怡然自得,我知道,这中间也许还隔着那永远无法替代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