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馆际互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馆际互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我国的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的背景下,“馆际互借服务”这一理念以及运营的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以往这一领域的发展过程中通常都是以实体型的文献作为主要的提供方式,而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逐渐的向着数字型的方式开始转变,对于实体的文献通常是采用返还的方式来进行服务,故此,被称为是“馆际互借”;而对于数字化的文献一般都是采取非返还的方式进行的服务,故此,被称为是“文献传递”。本文主要对馆际互借服务的基本概论进行阐述,并对其发展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实际的问题加以探究并找出合理性的解决对策,对于馆际互借服务的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最后对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此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馆际互借服务;可持续发展;建议

引言

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国内以及国际之间的交流日益的开始增多,由此就使得读者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的开始扩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信息资源也朝着多样化以及复杂化的方向开始发展,在当今这一发展的背景下对于馆际互借服务就有着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如此,把资源向着共享以及联合发展的道路上迈进才能够更好的使图书馆得以生存并发展,当下的各个图书馆已经实现了馆际互借服务,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没有得到完善发展,故此,只有随着时代的脚步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馆际互借服务的基本概述

1.1馆际互借服务的基本涵义

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馆际互借已经成了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它是作为图书馆之间根据着相关的协定以及互惠的方式来进行对资源相互的利用对方馆藏从而满足读者需求的文献外借的形式。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把其它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对自己图书馆资源不足加以补充实现共享,它不仅能够在各个图书馆之间进行,还可以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资源的共享,这也就是国际互借[1]。在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不断的得到加强,馆际互借服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馆际互借服务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到了二十世纪以后人们已经认识到对于图书馆资源的需求已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馆际互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馆际互借的工作流程以及服务内容

在馆际互借的工作流程方面有着一定的程序,只要是和国家的图书馆有着馆际互借关系的一些单位,就要向国家的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缴纳一定的文献传递费用,而后再由国家的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把密码以及卡号提供给各个单位,在成功登录到国家图书馆的网站之后由单位提出借书的申请,在文献的传递方面单位可以把需要的一些文献进行复制过来,通过网上的一些传真之类的形式传输到国家的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这时就不需要履行馆际互借的手续。在内容上主要是提供中文书以及部分的外文书,在方式上有直接借阅或者是邮寄等,这是返还式的馆际互借的模式,还有就是在文献传递这种非返还式的模式,在内容上有部分的外文书以及科学报告等,在方式上有直接下载、电子邮件传递等[2]。

1.3馆际互借的原则及其模式

在馆际互借方面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例如:政治、社会、经济、科学等,从我国的这一领域的发展形势来看,对于馆际互借的模式主要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从集中式的角度来看,它主要是指国家级别的图书馆所进行提供的文献保障这一服务,只要向图书馆中心提供申请即可获得资源的共享。而馆际互借的分散式主要是指一些区域性的图书馆的服务单位,它们之间所形成的馆际互借的服务网络,各个图书馆之间的资源都可以相互的利用[3]。

在馆际互借的原则方面主要有区域原则和互惠对等的原则。区域原则就是在区域内的这一事务通过这一区域的馆际互借的中心来进行负责,在借阅的请求方面需在一个区域之内才能够成立,当这一区域无法满足其要求的时候,再将这一请求送入到其它的区域来完成;在互惠对等这一原则上首先要把所有的相关成员馆都加入到区域联合目录以及全国的总目录当中,在这里每个成员馆都有向其它成员馆索取文献的权利,同时也有义务向其它的成员馆提供自己馆内的文献资源。

1.4馆际互借服务的系统功能分析

我国的馆际互借系统主要是由馆际互借员功能模块以及用户信息系统模块和馆际互借系统管理员模块所组成。其中馆际互借员功能模块又分为用户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以及统计查询模块和事务处理模块所构成,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功能就是对于成员馆的本地系统进行管理参数的配置,能够使得系统正常运行;在用户管理模块这方面主要就分为用户的管理功能以及新建账户功能;事务管理模块的功能是馆际互借系统最为主要的功能;而统计查询模块主要就是对中心系统所产生的信息进行记录最后以报表的形式加以呈现[4]。在馆际互借系统管理员模块的功能主要分为两个,即:事务管理功能和查询统计功能。还有就是用户信息系统模块,它主要包含着用户登录模块以及联合目录检索模块和馆际互借请求提交模块,还有就是用户信息查询模块。

2.我国馆际互借服务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馆际互借服务在我国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考虑到文献资源对于我国的建设以及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国的各个有关部门就对此得到了重视,在1957年的时候,国务院对于全国图书协调的方案得以施行,其中在我国的上海以及北京等较为发达的城市成立了相关的地区性的图书馆委员会,这为我国的馆际互借服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经过了之后,窝火的馆际互借的活动得到了新的发展,八十年代末期,据有关的调查统计显示,互借情况的图书馆达到了390所以上,这已经超过了总数的一半,从各个地方的图书馆发展的情况来看馆际互借活动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也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网络环境的逐渐形成之下,为在这一环境下的馆际互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保障,但是由于网络分布的不均,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存在着馆际互借多样化的局面,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数字化全文传递服务和传统形式以及联机馆际互借并存,而我国的传统形式的馆际互借形式在这些模式中占据着多数,虽然面对着诸多的困难,我国的馆际互借还仍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5]。在2000年的时候,我国的工程技术图书馆以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等联合组成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正式的成立,其简称为NSTL。这一文献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联合上网、资源共享,面向用户进行开展二次文献以及一次文献的相关网络服务,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应用。四年之后,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也得以正式的成立,其简称为CASHL。这两个文献数据收集的中心,为我国的馆际互借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当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也正在逐步的完善之中。

3.馆际互借服务在当下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在近些年我国的国内在馆际互借服务领域上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各个文献保障系统都已经建立起来,有的还制定了相应的条例规定,在这些内容上基本涵盖了所制定的一些目的,以及所进行服务的对象和内容、责任义务等,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的全面。由于各个的机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导致了所针对的内容还不是太统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

首先就是在思想体制方面的不足,我国的馆际互借服务与国外的相比还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除了在整体的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外,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信息共享的意识还不是很强,并且对于馆际互借服务的思想也没有得到新的进步,往往是受到传统的管理思想的影响,来进行对工作加以评估,在效率方面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用户在对文献的利用率方面和具体的指标没有得到有效的结合。我国的馆际互借工作对于一些权威性的协调机构没有得到实际的满足,从而就导致了监督管理的缺失,而在这一方面政府对此的干预能力又不是很高,系统之间的联系也就显得较为的缺乏,在相互之间的协作方面就显得效果不佳。

同时,在法制方面也没有形成文献资源的共享调控的机制,这就会造成不能够依靠着法律这一手段来对各个地区的文献资源的共享的实现加以制约,这就在馆际互借服务上没有法律的依据,也没有章程可循,还有的就是一些图书情报机构对于资源的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就会使得他们在馆际互借的服务方面建设的态度不能够得到积极的表现。目前我国还尚未形成全国性的跨系统文件资源保障体系,无论是哪种模式都没能够实现包括国内所有文献资源的馆际互借服务,只是实现了两点间以及在一个区域内的联合点之间的资源共享,对此之外的还无法得以实现,这就会造成了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5]。还有就是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各个图书馆都已经实现了联盟自动化的服务,但是基于OPAC系统的全自动化服务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服务馆没有直接的对最终用户进行开放,并且在信息的沟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服务呈现出单一化,从整体上来看馆际互借服务的效率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由于缺乏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这对于我国的馆际互借在业务方面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在服务的流程方面还缺乏对于物流信息的载入。

另外就是,对于已经开展了馆际互借事物的图书馆有的还没有制定相关的规则,而从当前现有的规则内容来看,还比较的简单,并且太过于笼统。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要能够在思想观念以及管理的体制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加以重视,并进行认真的研究探讨从而找出合理化的解决策略,使得我国的馆际互借服务得到长足的发展。

4.促进馆际互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4.1促进馆际互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究

针对以上我国的馆际互借服务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并总结了一套相对对于馆际互借服务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一定促进的合理化策略,并根据个人的理解提出几个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要能够在传统的思想观念方面得到有效的突破,能够在新的时代对于馆际互借的认识得到提高,馆际互借有着高度的整体化,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建立一个覆盖面在全国内的信息机构的互借系统,使得能够真正的实现资源的共享,想要在这一目标上得到迅速的实现就要在馆际互借的工作上得到充分的展现并改变以往的管理观念,打破原有的思想束缚,积极的树立资源共享的认识思想,从而构建一个高效合理的馆际互借的体系,对于现有的不适宜的制度尽快的加以改变,并且还要对于政府的行为进行强化,把有着权威性的体制和监督机制建立起来,对于馆际互借的内容以及策略、规模、技术等要得到全面的考虑,要能够针对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及时有效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最大化的对馆际互借的作用进行发挥,把馆际互借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各个图书馆方面也要能够把思想得到解放,增强资源共享额意识,把互惠互利以及资源共享的合作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出来,如此便能够在当下的网络发展的环境中解决馆际互借的矛盾,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7]。

同时还要能够有计划的对于馆际互借服务网络的范围进行扩充,通过对区域文献信息资源的扩充能够对大化的增加馆际互借的效益,这也是对馆际互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和首要的任务;还要能够增强在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在开展馆际互借服务的主体意识,对于开展馆际互借服务也是对于文献信息资源得以共享的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为直接的措施,其目的就是能够通过彼此的合作,来把馆与馆的资源构建成共知以及共享的整体,实现这种大联合式的资源共享是未来数字时代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路程,这是时代所赋予的义务和职责,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把馆际互借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是非常的必要和重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进一步的明确当今的馆际互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由于馆际互借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在模式上的发展会存在着种种的不足,故此,要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对此加以分析,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及时对此进行解决,要能够对其优劣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结合实际,把网络的分布形势得以准确的把握,从而把分散和集中的模式得到有效的结合发展;还有就是要把共享信息的资源体系得以完善的建立,这是馆际互借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8]。

同时也是对于读者起到满足以及在馆际互借的最大效益上得以获取的保证条件,这也为馆际互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对于馆际互借还要能够实现统一化,在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很多的技术能够能够在这些领域得以有效的应用,进而能够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于用户的宣传以及对用户的培训,使得能够在网络的环境下正确的理解馆际互借并能够很好的运用。在馆际互借的规则上要能够得到完善的制定,对于相关的部门要能够在不违背国际规则以及国家的准则情况下,进行对我国的国际互借的相关规定加以制定,要能够形成馆际互借的调控机制,用法律的手段能够有效的对其进行管理,对于馆际互借的系统以及各地区对于馆际互借和文献信息的资源共享能够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以及对于此还要能够有效的进行制约,并且要能够为这些机构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4.2促进馆际互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结合我国的馆际互借的发展情况,笔者根据个人的理解对此提出几个方面的建议以做未来发展的参考。首先就是要优化配置,并对馆际互借分类分级从而形成保障;整合馆际互借的资源,从而提供一站式的申请以及检索;在馆际互借的制度建设方面得到加强,对于责权话要进行明确;同时还要完善馆际互借的流程,要能够对于用户的需求得到重视;在馆际互借的宣传方面以及激励机制方面得到加强。

5.结语

本文主要对馆际互借服务的基本概论进行阐述,并对其发展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实际的问题加以探究并找出合理性的解决对策,对于馆际互借服务的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最后对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根据当前我国的馆际互借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要想实现馆际互借的系统化以及网络化,就要在多方面的问题上进行考虑,从而使我国的馆际互借形成一个有序的运行系统。

参考文献:

[1]廉超,何小贞.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灰色关联评价[J].图书馆学研究,2014,(08).

[2]侯勇.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4,(02).

[3]袁永久,孙扬民,田占伟.图书馆核心价值与核心能力的关系探析[J].华章,2014,(06).

[4]刘亮,谢明诠.近代以来中国图书馆服务思想和实践的流变[J].图书馆建设,2014,(01).

[5]李倩.图书馆运维自动化的研究和规划[J].图书馆学研究,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