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好技术很给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过去的2010年,IT行业有哪些技术和产品能让人不能忘怀?看看我们给出的多少颗星,你就知道这些技术的给力程度了。
评选标准
实用性:实实在在让用户得到受益
如果你看过四岁的娃娃如何玩iPad,你就不难理解为何多点触控这种技术会如此红火。在10年前,我还在为如何掌握键盘操作而苦恼,这种QWERT的键盘设计,实在不是为中国人而设计,我为现在的小孩子感到庆幸,他们可以摆脱电子产品烦人的认识及掌握的门槛,上手就可以用。科技,以人为本,难道不就是让人用起来更简单、更舒服吗?
领先性:目前在技术上比对手领先
虽然固态硬盘未来是趋势,但是目前动辄过千的售价,不是一般人能承受,而且主流64GB大小有点尴尬,相比机械硬盘过T的容量,简直不值得一提。混合硬盘是个很好的创意,它结合性能、容量和价格的优势,我们认为,目前它在技术上比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领先。这种前瞻性同样出现在微单相机上,它是介乎DC和单反之间的更好选择。我们所指的领先性,是一个综合判断的结果。
前瞻性:在未来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
前瞻性的技术未必在现在就会被广泛接受,例如Intel Sandy Bridge处理器,这种在CPU中整合GPU的技术,让处理器能更好处理各种计算要求,这是CPU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显示技术的无线化趋势也具有前瞻性,电脑和显示器之间分开是必然的趋势,中间必然要解决数据通信的问题。
开放性:能融入其他体系,或给其他应用利用
Android的开放性让智能手机厂商可以设计不同特色的手机,这也造就Android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上的一路高歌。最近听说受迫于HTC、摩托罗拉等的压力,谷歌将逐步收缩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但这估计不是谷歌想做的,毕竟Android就是凭借开放性而得到更多软件开发者支持的。
创造性:从无到有,或是创意的结果 无中生有,或凭空出现,这种产品更能让人震撼。例如Kinect,这种用在XBOX 360上的体感控制器,可以让你的身体变成奇妙的遥控器。从人们对Kinect的疯狂,证明了好技术,很给力的道理。
01 Kinect
微软在XBOX 360上推出的Ktilect,彻底让玩家投入到游戏当中,成为游戏中真正的主角。它成功地革了手柄的命,其内置有多个感应器,可捕捉用户的动作以及声音,作为玩家需要做的事就只有尽情享乐,用声音和身体动作就能实现游戏操控,无需再手拿手柄。
任天堂很早就推出了支持体感游戏的Wii主机,而索尼也有类似的More,可惜它们都依然要靠手柄才能操作。Kinect上市不久就已经录得超过250万部的销量,如此疯狂的记录不但证明了它自身的成功,更象征了玩家们对它的认可。相信在下一次游戏主机更新换代的时候,相关竞争对手都会针对其推出对应产品。
同类代表:
任天堂Wii
Wii的控制器是一个类似电视遥控器的控制装置,它可以利用外接扩充口以有线连接的方式连接到其它形式的控制器上。内置的传感器支持对移动和倾斜的判断,并且有震动以及资料记忆储存的功能。
索尼More
索尼新近公布的PS3体感控制器PlayStation Move,由个外形像电筒带有体感侦测功能的体感柄,与另一个提供类比摇杆和十字键的辅助控制器组成,体感柄头部的圆球可改变颜色,内置麦克风支持语音聊天及语音控制。
02 多点触控
当iPhone、iPod Touch面世的时候,我们在惊叹苹果出色工业设计的同时,您是否注意到了它们与以往不同的操作方式。鼠标永远只能控制一个点,而iPhone可以通过2个手指的协同触摸来完成更加高级的功能。如今,平板电脑凭着与众不同的操控体验,更是让人为之疯狂。从iPad版《植物大战僵尸》的火爆中,您应该能够感受得到,这其实是多点触控给消费者带来的快乐。
2011年平板电脑将出现井喷,但这只是多点触控技术的一个应用。多点触控技术也是传统PC和液晶电视的发展方向,比如多点触控的一体式电脑以及液晶电视早已面世。或许,当人们开始习惯于这种操控方式后,传统的鼠标键盘会进入历史的博物馆。
03 高通Snapdragon处理器
高通Snapdragon QSD8250拥有十分优秀多媒体处理能力,支持高清视频解码、1200万像素摄像头、GPS、广播电视(支持MediaFLO、DVBH-H和JSDB-T)、Wi-Fi和蓝牙,可与流行的Android 2.1操作系统搭配。它为旗舰级机型而生,也广泛地成为平板电脑的硬件解决方案。QSD8250首次应用在东芝TG01上,而后陆续捧出了诸如HTC HD2、HTC Desire、联想乐Phone、索尼爱立信X10等让人称道的“机皇”。
04 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
这是人见人爱的机器人,不,这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推出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Android只是构建了一个平台,但聚集了由众多软、硬件开发商、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以及开发人员组成的强大联盟阵营。这不仅使手机硬件、软件的门槛和成本得以大幅的降低,也将积极推动移动互联设备朝着标准化无缝对接的方向发展,并建立起一个开放式的产业链或产业生态系统。Android不仅面向手机,同时还用于平板电脑和上网本。
05 英特尔Sandy Bridge处理器
2009年6月,英特尔推出了面向主流市场的酷睿i5、i3系列处理器,并且在其后推出了部分集成显示核心的型号以供对显示性能需求不高的用户选购,英特尔由此开创了将CPU和GPU整合的道路。不过当时英特尔的做法只是将CPU和GPU两个核心同时封装在一块基板上,因此我们还能看到处理器上的两个芯片。而且英特尔下一代酷睿i系列处理器前,AMD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整合概念与产品――Fusion,首款亮相的Zacate E系列处理器就将2个处理器核心单元、80个显示处理器单元整合封装在一起,实现了低功耗、高性能的目的。
虽然英特尔在CPU+GPU的整合之路上的第一步并没有走得很踏实,稍微取巧了一下,可由他即将推出的下一代处理器Sandy Bridge的各种设计来看,英特尔已经做好了CPU与GPU两者的真正整合,而且设计上更是超前不少。
06 Fermi 2.0
2006年是通用计算关键的一年,G80打开了可编程GPU的大门,同时把复杂的GPGPU模型的实现难度大大降低。把民用级的GPU推向了更广的用途。
高效实现GPU通用技术的领先者是NVIDIA CUDA:统一通用计算体系。并且,该技术是当下后硬件时代的潮流。当然,此项技术的关键是异构,同时之后的APU以及SNB、Larrabee都跟随了相同的轨迹。
CUDA经历了3“代”的发展,发展到了现在的CUDA
3.0时代,当然,CUDA
3.0对应的硬件体系是Fermi。Fermi最大的革新并非加装了16个多形体引擎,而是增加量了读写统一的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这些东西,让Fermi架构更像是CPU。
当然,还有其他关键的改进让Fermi GPU可以高效地实现人工智能、电影渲染等。Fermi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智能”GPU的新时代,并且让它成为该行业的领先者。在未来,GPU扮演的角色将渐渐趋向协处理器。
07 WHDI
随着无线技术在家庭应用中的不断深化,无线显示技术便应运而生。视频源到显示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的传播成为了当下一种较为有前瞻性的技术。当中,较有代表性的是Intel WIDI技术,但是该技术只限制于Intel平台,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然而,本次获奖的技术无线传输接口WHDI(Wreless Home Digital Interface无线家庭数字接口),该技术的通用性更高,它可以传送高清视频,支持无压缩的1080p图像,可以覆盖30米的范围,可以穿透墙壁。WHDI的主要成员为AMIMON、Hitachi Ltd、LG Electronics、Motorola、Samsung Group、Sharp Corporation、Sony。
在无线显示技术的应用上,商务会议可以摆脱以往投影仪中的臃肿的电缆,同时单个显示器匹配多个不同的信号源,在高清播放以及视频分享当中,可以做到真正的无拘无束。
在数据规格上看出,WHDI的工作频率和时下流行的802.11n一样,同时具备更高的传输流量,当然,工作范围有所缩减。在该解决方案中,采用ARM处理器以及Linux操作系统,同时具备相当的开放性。
在未来的应用当中,可以看出无线方案是一种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局部空间互联的一个有效途径。
08 4G网络
在3G尚未全面取替2G的同时,4G网络已经悄然出现。台湾地区早年已经实现了WiMAX网络的商用运营,能提供兆级的无线高速网络接入;一家名为TeliaSonia的电讯运营商已经把LTE Ad-vanced制式的4G网络覆盖瑞典全境。
在美国,T-Mobile升级了旗下的HSPDA+网络,在不更改制式的前提下实现了速度的提升;Clear wire、Sprint以及Verizon已经在美国多个城市布置了WiMAX标准的4G无线网络。但是长期以来,无论采用何种制式,都迟迟没有对应的手机产品出现,直到2010年年中,Sprint联合HTC了全球首款4G手机EVO 4G,正式标志着4G网络迈出了要3G时代的脚步。
4G的速度已经可以做到超越有线连接,这使得它的应用面将会更加广泛,高清视频聊天不是梦,下载等待时间也会随之大幅降低,人们可能会放弃有线连接,这样,只要你有账号,就能随时随地享受高速无线网络连接,彻底颠覆人们对传统无线网络的看法。
等不及3G全面普及,4G就可能以人们意料不及的速度迅速上位。
09 索尼NEX系列微单相机
虽然松下和奥林巴斯首先推出了单电相机(微单相机)的概念和相应的产品,但是使得微单产品如此风行的还必须提到索尼的NEX系列产品,正是因为NEX系列产品的简单易用,让更多有能力购买高端DC产品的消费者转向购买微单,从而获得更为出众的照片质量与摄影乐趣。不可否认,微单相机由于各种先天的设计原因,在专业摄影领域无法和传统单反相机(高端产品)相抗衡,但是拥有入门单反的性能与DC产品的便利性正好为它开辟了最佳的生存空间。
10 希捷混合硬盘
机械硬盘由于存在大量的机械结构,因此提高性能相对困难;而固态硬盘性能上拥有着先天优势,成本却高居不下。正因如此,希捷史无前例推出了混合硬盘,有机地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在性能、容量、价格三者之间获取最好的平衡。实在意义上,混合硬盘的出现最大的得益者是笔记本用户,通过在传统机械硬盘上增加闪存以及相应的控制芯片电路,实现了不增加硬盘数量和体积的同时实现了读取性能的提升,而且还能保持容量设计上的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