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分支。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都有其特殊性,因为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不同,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因此,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比较突出语文的基础知识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经过筛选后的、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可能基础知识不是特别的突出。他们的许多知识还处于初中阶段。而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荷塘月色》一文,朱自清先生以自己的行踪向读者介绍月下荷塘美景,荷塘的月光和一带远山的景色以及联想到江南采莲嬉戏的欢快场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田田的荷叶、袅娜的荷花,缕缕的荷香,脉脉的流水等,写尽了月下荷塘的美和活生生的动感。这些具有美丽色彩的语言在朗读中使学生深刻体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郁结烦闷。同时本文的语言优美,诗一般的语言,简洁洗练,琅琅上口,作者还运用大量的叠词加强语言的节奏感,如“蓊蓊郁郁”“曲曲折折”“亭亭的”“田田的”等等。古诗赋的引用熨贴自然,增添意趣情韵。有些生活中必须掌握的知识,他们掌握的不牢,所以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十分有必要为学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其实在高一年级的教学中,语文基础性知识的突出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中要突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并要求学生养成查字典等使用基本的工具书这样的好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才能为日后的学习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比较突出语文的普遍性

“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普通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是基础学科,语文则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语文学得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出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在普通高中里,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很重视的一门学科。而在职业学校中,语文这门课程却便成为学生心中的副科。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从一踏进中学校门,就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学习的课程内容也都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继而忽视文化基础的积累,意识不到语文的重要性。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就必须突出语文的普遍性,只有让学生理解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意义,让学生明确语文的工具性和普遍性,学生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理解语文,并在学习过程中和其他专业课联系起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迁移练习,可以用学生的专业课材料来做练习。另外,还可以充分运用语文课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习其他的专业课。教师通过大量的迁移活动,让学生感到语文确实有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比较突出语文的实用性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相对于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来说,与社会更为接近。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毕业就要走上社会,所以,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比较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在授课中体现语文课程的专业性,还要注意把语文这门课程变得更为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多地运用到真实的语文。这样就要从教材上寻找突破。

比如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悼词对马克思的崇敬、爱戴、颂扬和无比沉痛的心情。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本文明晰的结构思路。全文“总―分―总”结构从革命实践和科学理论两个方面再现马克思一生伟大的贡献。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悼念玛丽?居里》,也同样是对一位伟大人物的纪念,但是本文作者以简练的笔墨从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论述。通过如是朗读来理解课文,不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老师要考虑将语文定位成能给学生文化熏陶的重要载体,所以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应该承载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才能具备一定的修养和道德水准。所以,对于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来说,应该有适量的现代文、适量的文言文以及一定量的应用文体。

四、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应当突出语文的教育性

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来说,课程接收量可能要小于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比较偏向于专业知识,对于语文的兴趣可能不大。这时,教师就应该更为突出语文的个性。改革语文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讲读课文时多引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多加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等课件,把教学知识更鲜明、生动地传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在教材中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感的文章,如《梦和泪》、《邓稼先》、《炉中煤》等、也有一些学习观人生观的文章,如《劝学》、《论语》七则,《孟子》两章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深厚的情感或深刻的观点。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情感或思想见解。如《梦和泪》“这就是可爱的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永远充满朝气,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无所畏惧,有‘五不怕’超脱得很”。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一位时刻不忘民族耻辱,有着强烈爱憎情怀的爱国老人。又如《劝学》开门见山“学不可以已”然后用大量的比喻对比来说明学习的意义方法。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自己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和真理,由彼及己,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史晓爱.中专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陈丽云.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