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类型电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类型电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电影从诞生之日就已经具有了“公开的”、“通过中介物”和“集合的”等特性。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其传播的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作为现在主要形态的有声电影,在画面的暗示以及声音的注释的相互干扰中进行着信息的传播。而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有效传播问题。也许我们不该将电影类型的出现全部归结为人为的操作,作为外因的人为因素在电影类型的过程中应该是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是电影这种大众传播媒介本身的传播方式才是决定了电影类型出现的内因。

[关键词]类型电影;大众传播;噪音

众多电影史将1895年末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大咖啡馆放映《火车进站》等多部短片的日子定为电影的诞生日。而其实在这之前,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就已经出现。这一天的电影,将影像投射到大屏幕上供一群人一同观赏,并且收取了一定的费用。在电影以商业的身份诞生、以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艺术家们为其争取“第七艺术”的地位同时,很多人忽略了电影这门具有商业本性的艺术,在诞生之日就已经具有了“公开的”、“通过中介物”和“集合的”等特性,也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电影在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中,逐步形成了很完善的类型体系。这些类型电影有相似的情节结构,类似的人物个性、行为方式,传达着基本相同的思想意识观念。人们普遍认为,电影类型的出现,同类型电影的生产大国美国的好莱坞制片厂体系有关。人们将电影的这种标准化制作看成是华尔街的财迷们进入好莱坞后对于电影艺术的阀害。然而事实是好莱坞制作的这些被很大程度否认掉艺术价值的电影在世界各地都有着非凡的影响力。麦克卢汉说:媒介就是讯息。也许我们不该将电影类型的出现全部归结为人为的操作,人为因素在电影类型的过程中应该是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是电影这种大众传播媒介本身的传播方式才是决定了电影类型出现的内因。

一、电影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其传播的目的在于传播信息。而香农和韦弗认为,信息是能在任何情况下减少不确定性的事物

香农的传播模式:

张舒予在《视觉文化概论》中将该模式转换成适合电影传播的公式:

电影以音画为主要传播手段。一方面,高清晰的画面作为现实世界的仿像传递着无国界的图像信息。本来具体的图像经过媒介的传播,失去了原本的真实性,成为了图像符号。图像传播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传播,虽然没有诉诸文字,但却是大家都能够理解的东西,是众人精心设计的一种代码。这一代码是传播过程所共有的,它代表了一个符号所引起的“一套情景、感情、腺和神经的活动”。但传播产生的意义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某一传播符号作出反应,而这些反应的总和即传播符号的含义。也就是说即使是具体的画面,它所传达的信息也并非是统一的,传受双方间的意义获得实际上还是一种暗示。另一方面,电影中的声音分为人声、音乐和声响三种。人声作为电影传播,乃至广播、纸媒传播出现之前人类最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抽象符号系统。电影中人声的出现往往是为了对画面的含义起注释作用,它是以相同或相左的含义与画面产生一种复调效果。实际上正是因为人声的出现,画面反而因含义过多而出现含混。而音乐作为感性的艺术,同每个接受者的学识、修养、文化背景等等的关系密切,在烘托画面气氛、凸现画面含义的同时,实际上也极易造成与信息传播预期的偏差。声响在电影中的作用在于表现空间真实性以及拓展银幕空间,在含义的传达上所起的作用比较小,偶尔起到对照作用。

科学论证到:“感觉器官通过大脑的路径是只有一条车道的公路,不论是听觉的还是视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这条路径,只是不能同时进行。因此,全部信息的某一组成部分必须在短暂的存储系统中等候轮到它的时候,一次一个人决不可能从通向两种感觉器官的传播获得双倍于只通过一种感官传播的信息量。事实上在视觉和听觉上传播的信息之间往往发生干扰。”我们看到,作为现在电影主要形态的有声电影,在画面的暗示以及声音的注释的相互干扰中进行着信息的传播。而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有效传播问题。

二、有效传播是类型电影产生的内在因素

1.几个概念。

为了便于论述,首先要介绍几个相关概念:“噪音”、“多(冗)余信息”和“选择或然率”。

“噪音是指任何非属信息来源原意而加之于其信号的附加物。”这是阻止传播有效达成的主要因素。噪音增加不属于原信息的信息量,从而增加了意义的含混性,造成传播信息的不确定性。

多余信息是用来抵销传播过程中的噪音的。多余信息在减少传播中的实际信息量的同时,增加了信息的确定性,所以能够提高传播系统的效率,是用来消除传播噪音的有效方式。

选择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报偿的保证:主要同内容以及它满足当时感到的需要的可能性有关;费力程度主要同可得性以及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有关。

2.有效传播是类型电影产生的内在因素。

电影作为一门大众的艺术,或者更功利地讲,在大型资本的控制下的电影是为了收回投资而存在。在纸媒、广播、电视等等媒介的竞争下,电影为了获得一定规模的观众人数,就必须提高自己的选择或然率。

首先电影要增加其“报偿保证”,就是要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实际上,在文明压制下的现代人经常是本着寻求愉快和逃避社会控制的精神进行很大一部分传播的。而人们从电影中想要获得的是替代性的精神满足。电影是功能性的,提出问题,再解决矛盾(至少表面上是这样),而这些问题和矛盾都是被社会拒绝或无力处理而被搁置一旁的。再就是要减少观众使用电影媒介时的“费力程度”。一方面是要增加该媒介的可得性。降低票价、多开影院成为了主要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就是要降低电影媒介的使用难度。其实就是要降低传播过程中的噪音。传播的噪音最主要来自于社会环境因素,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风俗、社会制度甚至地域环境都会影响传播的有效性。所以电影倾向于选择表现一些普世的价值,探讨一些基础的价值观念问题,比如说善与恶、文明与蛮荒……而这些主题也往往以二元的形式同时出现,这则是对于观众想像力的承受能力考量的结果。“肯尼思・博尔丁在他的著作《形象》里指出:人的想像力只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当复杂性变得不能承受时,想像力就会退而变成简单化行为。这种简单性倾向包括两方面:(1)即双重价值方向,只能想到正反两个方面;(2)创造象征性的形象以便一部分流过我们身边的信息潮流编制成代码。”人的简化倾向实际上造成的是对于信息的一种误读,而类型电影则直接将内容进行简化,表现双重对立的价值观念,以及创造象征性的形象即类型化的人物形象。这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观众对于信息的正确解读。而从电影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播境况来看,占影院销售利润很大部分的汽水、爆米花等零食的存在,成为了传播内容以外的环境干扰。从传播的目的来讲,这也可以称为是噪音的一种。它分散了受者的注意力,将其对于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又降低了一层。这也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何如今的好莱坞电影越来越弱智、低龄化了。其实是为了增加信息确定性,电影反复使用一些材料、主题、叙事模式乃至图像效果,这些信息作为多余信息是观众可以轻易填充的,于是也就成了可预见的和可预期的,慢慢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情节套路和类型模式。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在传受双方的长期磨合中,重复的信息即冗余信息越来越多,实际传播的信息量减少,那么观众在传播过程中得到的报偿保证也就相应减少,这必然会造成观众对于该传播方式的兴趣倦怠。于是电影中必须不断增加新的信息点,也就出现了类型的更迭与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又需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因为受众在接收信息之后,会把它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一旦该信息与现有的认知结构不一致,他就会拒绝或把它歪曲,再或者在认知结构中对其作出变更。所以在类型变更中,要使观众能够通过歪曲新信息使其符合认知结构,或者能在认知结构中作出变化,否则受众出现拒绝态度,就是宣告此次传播的失败。其实电影类型的更迭往往是以类型元素的反向运用、不同类型的融合拼贴出现的。那些离类型范畴比较远的电影我们称之为艺术电影。

3.艺术电影也是类型电影。

香农曾发表过一个著名的定理,证明如果把信息流量限定在一个接受者的渠道容量的最大限度之内,那么最大量的信息就可以在噪音(意即互相干扰的和混乱的信号)最少的条件下通过。假如你要是企图传送超过渠道的实际容量的信息,那么噪音量和错误的数目就会迅速增加。艺术电影的晦涩难懂就在于它企图传播的信息量过大,这也相应地增加了观众读解艺术电影的费力程度。艺术电影的媒介费力程度较高造成了选择或然率的降低,从而形成了艺术电影小众化的局面。然而传播模式是在传受双方的逐渐磨合中才能成熟起来。人们其实也在逐渐适应或者说熟识艺术电影的传播模式。欧洲艺术电影中的心理分析、泛性论的主题以及一些缓慢的节奏风格,背后是有一批高素质的观众的,或者说是有一部分熟悉此类主题的受众的。所以它们在其他国家的晦涩、交流不畅应该是源于教育背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噪音,而非艺术与类型之间的二元对立。并且现在传播目标上的受众细分其实是将小众而非大众作为传播的目的。这也为艺术电影的存活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同时也看到,艺术电影也正在以一些常见的主题乃至风格特征在观众心中引起特定期待,这即使没有形成类型范式,也具有了类型的特征。尤其是独立制作公司为大制片厂收编后,其类型化倾向更为严重。艺术电影其实成为了一种含义丰富,所以传播过程比较费力的电影类型。在选择的或然率上它必然较低,但是拥有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从中得到较高的心理满足度。而探索电影则是在类型电影和艺术电影之外承担起寻找新的传播模式的任务。

三、类型电影成为新时代的宗教

歌德说过:“拥有科学和艺术的人也拥有宗教;但是对于那些两者都不拥有的人,那就让他拥有宗教吧!”这句名言一方面将宗教和人类两大最高成就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又宣称,在生活价值方面,这些成就和宗教可以互相指代、互相替换。”而当后现代的今天,人们遗失了信仰甚至自我,在一个戏剧化的世界中寻求着虚假的心理满足。被视听媒介占满的人类的闲暇时光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类型电影以其二元性、重复性、可预见性和功能性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仪式。当代人在这种仪式中体验着神人俱灭后假想的宗教归属。

艺术品生来就同时具有“ 崇拜价值”和“展览价值”。最早的艺术作品是作为仪式中的一种被崇拜的对象。而现代文明带来的机械复制将艺术品从对于仪式的依赖性之中解放了出来。被复制的艺术品在失却了仪式性的同时其实也失去了它自身的使用价值。但当电影这种视听媒介通过大众传播将复制的艺术渗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以影子的形式成为了自我封闭的、孤立的人群对于世界假象的投射,人们对其的欣赏重新找回了功能的价值。另一方面,自从华尔街在好莱坞电影颓势的时候入住比弗利山庄以来,电影渐渐为大型财阀和政府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电影虽然作为主要是娱乐大众的艺术,在为人们提供消遣的同时,也在向观众暗示着一些行为标准。电影这一门槛较高的行业,操控的少数人实际上是以把关人的身份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的传播,从而起到了“监视环境”、“调整社会的各个部分”,乃至“实现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作用。电影自此成为了准政治性的工具。电影成为了新时代的宗教,一方面它通过表现一些超出社会规范的东西来帮助观众宣泄文明压制下的利比多;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同伙,通过它的广泛传播来宣讲文明的普泛规则。电影是当代人的“天方夜谭”,通过一个个故事的讲述抚平了人类心中的创伤,驯服了人类破坏、杀戮的本能。

这似乎是人类的困境。康德认为,宗教是人类不成熟状态的表现,那种不经过别人的引导就没有勇气和决心去运用自己的理智的状态是人类必需要摆脱的。但我们还要看到,科技发展将人类困进自我的虚假幻想中的同时,科学自身也在生产着解毒剂。DV的普及,个人化的影像表达通过网络达成,大众传播似乎借助外力重新回到人际传播的自由化和多样化。人类在集体仪式之外渐渐寻回了运用自我理智的勇气和决心。也许不远的明天,我们将重新定义电影,它将不再是囚住人类的仪式和政治的陷阱,而将真正成为人们自我表达的一种工具。

[参考文献]

[1] 丁亚平・电影理论文选[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2] [奥]弗洛伊德.一种幻想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M].严志军,张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3]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4] [美]沃纳丁・塞弗林,小詹姆斯・W.坦卡特.传播学的起源、研究和应用[M].陈韵昭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5] 张舒予等.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 陈嘉明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季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影视学系电影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