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范妮·沃特曼谈钢琴比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范妮·沃特曼谈钢琴比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译/周广仁

现代各种音乐比赛之多,让人们以为本来就是如此。其实比赛作为定期举行的音乐活动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的。在此之前(华沙的“肖邦”比赛和布鲁赛尔的“伊丽沙白女王”比赛除外)只有偶然一些远距离的比赛。有记载的最早的比赛是音乐之神阿波罗(Apollo)与马西阿斯(Marsyas)之间的双马事件。评委是神的九个女儿,而她们自然地站在她们神圣敬重的父亲神的一边。那个时代没有获奖者,相反地,失败的一方要挨打,因为他胆敢向神挑战。现代可不同了,现在获奖者和评委时常会激怒一些敏感的评论家,会受到他们的批评。

另外一个有名的音乐比赛例子是莫扎特和克列门蒂在1781年圣诞节之夜的决赛,由皇帝约瑟夫二世在维也纳主持,作为圣诞节宫廷娱乐活动。两位作曲家都要进行即兴演奏和表演一些自己的作品,莫扎特赢了“主题与变奏曲”部分,而克列门蒂出乎意料地赢得了炫技一项。皇帝决定不了谁更好,就让他们抽签。据说莫扎特对结果不服,说了一些不客气的话,说克列门蒂“只是一个匠人”。

瓦格纳在他的歌剧中也编入了一幕歌唱家们的比赛。他一生中意识到音乐生活中的竞争激烈,虽然后代承认他是赢者,但他在世的时候可常是失败者。

地区性比赛

器乐领域内比赛,从6、7岁儿童中就开始了。要取得成功有三个因素:孩子的天赋作为原料;家长的投入作为鼓励;一位有能力和敬业的老师作为指导和启蒙。参加比赛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儿童和少年有了目标会更加努力,这对演奏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家长可以听到其他演奏得好的孩子的水平;对老师,如果运气好的话,有学生获奖会提高他的名声并有成就感。在一次比赛中发挥得好,不一定获奖,对所有人都是一次受到鼓励和启迪的经历。

愿意让学生去参加地区性比赛的老师首先要了解比赛的章程,选择对学生适合的组别及好的乐曲。我们很幸运有不少大作曲家为年轻人写了珍品,比赛的组织者应考虑给初级程度规定好的曲目和聘请有经验的评委。评委应多给孩子们鼓励和建设性的意见。老师和家长不要过多的计较分数,而是要特别重视评委的意见。

老师应避免送一个以上的学生到同一个比赛,以免引起嫉妒性,因为这对学生、家长和老师都不利。要尽可能鼓励学生对比赛做充分的准备。必须懂得准备演奏作品的曲名和内容(我曾评判过一次比赛,有人把《洋娃娃的葬礼》弹成爵士式摇篮曲)。参加比赛之前要在亲属朋友面前演奏、锻炼,增加信心。不管出现什么意外,一定要继续弹下去。

全国性比赛

在地区性比赛中得奖的人常会被一些不懂音乐的亲属和朋友们吹捧为天才,其实不尽然(在小池子里他们是大鱼)。然后有人可能会换老师,换成更好或更坏的。有的家长看到学音乐专业的危险性大和把握性小,因此就不那么积极地支持孩子学钢琴了。有决心者第二步就是要试试参加全国性的比赛了。

这种比赛机会就少多了,因为标准更高了,曲目更难了,常常要开一场独奏会,包括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曼、巴托克等作品,有时还有自选曲。我关于钢琴教学的三个要领是技能、音乐修养和艺术性,在这个阶段就更加重要了。

国际性比赛

通过审听预选被录取是参加国际比赛第一个障碍。你会问国际比赛评委要求选手具备什么素质。我过去写过要成为一名优秀钢琴家所必须的三个条件。准备国际比赛要求仔细读谱和理解原作,我称之为“忠实于原作”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评委所寻找的是艺术性,包括忠实于音乐,依照作曲家乐谱的指示;节奏―卜的活力是音乐的脊梁骨;微妙的节奏伸缩性使节奏有弹性并使旋律飞翔,富有激情;声音的优美让钢琴――这一打击乐器――歌唱;最后还有那种不好解释的素质,被称为魔力、想像力或灵感,是教师无法教的也是我所要特别强调的。

常有人间我,最好的钢琴家是否永远能拿第一名?我的回答是:“利兹”比赛的评委三周内听了一百个钢琴独奏会和六个协奏曲音乐会之后,根据大家的智慧做了选择,认为某选手这一次,在这个地方是获胜者。但这届评委并不能预告他的未来。例如:

1.他将来的好运和灾难会对他有什么影响。有人在谈恋爱过程中参加了比赛得了奖,后来结婚了,遗憾的是又离婚了。这些感情上的冲击对一个音乐家的演奏会有影响。我们作为评委不了解那个获奖者能否具有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力量去战胜他的遭遇。

2.获奖者将如何对待相反的评论,尤其来自报刊上的,他们会感到压力吗?还是会不顾――切地继续前进?

3.还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精神作用也会降低他的演奏水平。

4.他们对准备比赛的曲目下了多少功夫?是否有老师指导?

5.他们在旅行演出的同时能多快地学习一些新曲目。

6.他们能克服时差吗?能习惯离开家和朋友提着箱子的旅行演出生活吗?等等。

只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才能说明一切。国际比赛能给他们打开一些门窗,由于获奖者专业上的成就会给他提供广泛的演出机会。希望这些大门将一生中都为他们敞开。

我时常受到别人的批评,说搞比赛弊多于利。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人生中永远存在竞争,在艺术范围里更是如此。一个在比赛中获奖的人,只要赢一次就会意识到,他被抛进艺术生涯的大海里,从此他得非常辛苦地游泳,直到他抓住一个救生圈时才能得到一些演出合同。实际上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以后,真正的比赛才开始,因为从此以后,人们会把你跟世界上所有过去的和现代的钢琴家相比,而不只是跟你的同龄人做比较。

对批评我的人,我要反问一句,如果不搞比赛还有哪种选择?回想过去一般要靠特权、金钱和影响找出路。难得有一位经纪人看上你,但演出机会有多有少。现在一个青年钢琴家如果要打人演出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想在首都开一场独奏会包括宣传广告需要几千英镑,而最终只是一些亲朋好友来捧场,谈不上票房收入,更不能指望一位有权威的评论家写一篇好的评论。

虽然比赛是一种严肃认真的专业活动,但也有一些关于比赛的有趣小故事。有一次我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为选拔“女王奖”担任评委。我的左右是两位同事。选手演奏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时弹得飞快,比贝多芬所指示的“快板但不过分”要快。我惊奇地对右边的同事说:“你不觉得他弹得太快吗?”回答是:“对不起,我的左耳是聋的。”我又向左转,轻轻地问,那位同事说:“对不起,我的右耳是聋的。”

第二个小故事说明青年钢琴家要在这个艰难和孤独的职业中闯出一条路来有多么不容易。有一个贫困的钢琴家发现有一个马戏团到城里来了。他去找该团的老板问:“需要钢琴家吗?我会弹《梅菲斯特圆舞曲》。”老板说:“对不起,我们不需要钢琴家。”过几天,钢琴家饿得不得了,又去问他说:“我还会弹李斯特的《钟》。”回答还是一样。第三次钢琴家说:“我会同时弹《圆舞曲》和《钟》。”老板施了一个诡计,说马戏团演熊的人病了,让钢琴家披上熊皮走钢丝,可是下面有一群老虎。钢琴家想,我一无所有,豁出去了。一开始走得挺稳,到了中间一紧张就失去平衡掉下去了。钢琴家尖叫了一声:“上帝呀救救我!”一只老虎轻声地说:“不要怕,我们都是钢琴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现代音乐职业的真实情况,现在钢琴家的数量大大超过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

给大家提供一个有关国际钢琴比赛对钢琴家的要求的印象吧!“利兹”比赛要求选手弹三场独奏会和一首与乐队合奏的协奏曲,第一轮30分钟,第二轮55分钟,第三轮75分钟。有一些比赛的规格跟我们不同,例如:莫斯科的“柴科夫斯基比赛”要求连续弹两首协奏曲,顶替75分钟的独奏会;有些比赛少弹一套独奏会而包括室内乐;有些比赛的预选很严,把选手的人数限制在35至40名;而我们“利兹”比赛认为要有很多牛奶才能做奶油,所以我们录取100人,给每人30分钟表演机会。从这方面就可看到想参加音乐比赛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耐力。

回顾我65年的音乐生涯,我听到那么多年轻的音乐天才,我非常感激他们给了我这个特权。我越来越喜欢教学,因为我的学生是我的朋友和血液。他们教会我的跟我教会他们的一样多,学无止境,没有年龄限制。我在全世界所听到的好选手,他们的谦恭、完美的艺术性和奉献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1972年佩拉希亚(Perahia)荣获第一名后,在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厅首演时,柯森爵士(Sir Clifford Curzon)写信给我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比给一位天才提供一个去摘星星的台阶更有趣,尽管他永远够不到。”这就是“利兹”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