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模糊综合判别方法在埕北1G井区水淹层识别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模糊综合判别方法在埕北1G井区水淹层识别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埕北1G井区长期的注水开发,致使储层油水关系更为复杂,常规测井资料解释方法难以摆脱其局限性。本文基于水淹层划分的特点,应用模糊综合判别理论,结合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目的区块水淹层变化特征,建立模糊评判矩阵,并以forward2.71 为平台编制程序,对区块10口井进行了处理,与试油资料相比,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模糊综合判别;水淹层级别;测井资料

中图分类号:P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008-01

0 引言

埕北1g井区位于埕岛油田东北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改变了储层岩石物理特性,使地层油水分布复杂,纵横向非均质性严重,地下流体运动规律复杂。由于沉积环境和其他条件的差异等原因,国内外各大油田对水淹层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理论公式和解释模型。评价水淹层的测井方法(比如核磁共振测井)优势明显,但成本太高。而正普遍使用的人工的解释方法,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且解释效率较低。

1 模糊综合判别基本原理

1.1 构造评价矩阵R

构造评价矩阵R,首先需对着眼因素集u中的单因素ui作单因素评判,从因素ui着眼,确定该事物对抉择等级vi的隶属度rij。得出第i个因素ui的单因素评判集ri。最后,由这m个因素的单因素评价集,构造总的评价矩阵R如下:

1.2 确定因素重要程度模糊子集

这是一个模糊择优的问趔,可把评价的着眼点看成着眼因素论域u上的模糊子集A.记作A=(a1,a2,…am)。其中, ai为ui对A的隶属度,它是反应单因素ui在总评价中的影响程度大小的变量。

1.3 确定模糊综合评价集B

设B=(b1,b2,…,bn),bj(j=1,2,…,n),它是在给出评判集之后,通过模糊变换来完成的,可以表示为:

B抉择评语集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根据贴近度原则,bj中最小者所对应的等级Vi,作为评判结果,这里bj可用7种模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

2 模糊综合评判定性划分水淹层

2.1 确定因素集和评语集

综合分析试油、测试资料,动态资料及测井资料,总结目的区域水淹油层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绘制典型油层、弱水淹层、中水淹层、较强水淹层、强水淹层、超强水淹层归一化后的测井曲线变化率直方图(如图2-5~图2-8所示)。

2.2 建立综合评价矩阵

统计了该区30口井,105个测井解释为水淹的储层,其中具有试油测试资料的有52层。分析研究目的区块资料,结合水淹层测井曲线的变化特缸,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能较好体现油层、弱水淹层、中水淹层、较强水淹层、强水淹层、超强水淹层等6种水淹层特点的资料点,应用不同水淹级别取值频率分布图的方法分析测井资料,统计RT,SP,AC,CNL, T,IH数据在各类分布区间的期望值,经过多次的正、反演比较,并结合地区经验,得出隶属度Rij,根据隶属度,得出模糊评判矩阵R为:

2.3 建立因素重要程度集

每条曲线的权系数需要经过做大量统计工作的经验值,曲线的频率分布图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曲线变化率统计频率越高的曲线数值,其相应权系数也越大,经过多次反复计算,最后确定,在储层具有一定厚度,构造位置有利的情况下,其重要程度集为:

A=(0.32,0.22,0.17,0.13,0.08,0.08)

3 应用实例分析

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方法,以forwad2.71为平台,编制处理程序,并选择目的区块10口井,\用所建立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其进行了处理,其中有2口井的判断结果与试油不符,解释符合率为80%。图3-1是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处理的cbfa-14井处理成果图。图中第一道即为模糊综合评判判断水淹层的结果,14号层为上弱水淹,下较强水淹层。15号层为油层,16号层为上弱水淹,下强水淹层。该井试油层为12、14、17号层试油,2013年1.19日,日液107.6方,日油19.8,含水81.6%,2013年7.7日,日液102.7方,日油15.5吨,含水84.9%。判断结果与试油结论相符。

4 结束语

水淹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测井解释难度有别于常规油水层,但对水淹层解释直观有效的测井项目,因费用高而无法普遍应用。目前,对于水淹层仍以人工解释为主,受到主观认识影响严重,解释效率和精度不高。根据水淹层水淹级别界限模糊的特点,尝试采用模糊综合判别数学方法应用于水淹层解释中,以提高既有资料的利用率,有效识别水淹层。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在综合认识了各条曲线变化特征和其它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储层做出的评价,评价结果更客观。作为一种计算机自动识别水淹层的解释方法,与人工解释相结合,能互补长短,有效提高了解释效率和精度,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向公,张超谟,刘子云等.地球物理常用数学方法[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