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编制课文阅读试题,助力教师解读文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编制课文阅读试题,助力教师解读文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钱梦龙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是否教到点子上,能否让学生真正受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解读文本的功力。”教师解读文本,要从读者、教者、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对课文有更全面的把握。它可促使教师从不同角度把握文本,助力教师将文本解读得更全面深入。

一、提出原始问题――从读者角度“悦”读文本

哲学家萨特说:“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你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你等待它们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否正确。”从萨特的话中可看出,一个纯粹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经历了丰富的思想活动,享受着愉悦的心理游戏。但语文教师常被“教师”这个身份所“绑架”,接触到课文时,本能地聚焦于“教什么?怎么教?”,而忘记了“读者”的身份,导致“只见局部不见整体”“不识文章真面目”。编制课文阅读试题的第一步“提出原始问题”,就是教师以一个纯粹读者的身份“悦”读文本,体验预测、选择、检验、证实的心理游戏,再将这个游戏的思维过程外显成一个个问题。

如,“悦”读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课《蝙蝠和雷达》第一段时,就会边读边提出这样的问题:夜空是怎样的?两个亮点是什么?怎么会越来越近?飞机的两盏灯是一红一绿的吗?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呢?再如,“悦”读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7课《触摸春天》时,产生这样的疑问:“文章多处描写花,但都侧重写花香,为什么?”细思量后才发现,这是作者匠心独具之处。安静是个盲童,花再妖娆再鲜艳也无法吸引她,只有花香能指引她流连于花丛中。可见,教师在没有“教师”角色束缚的状态下阅读课文,更能享受“猜测游戏”的乐趣,更能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更能关注到文章的细节,更能有所发现。

提出原始问题的环节,让教师还原到纯粹的读者身份,敞开胸怀悦纳文本,真切地与作者交流,获得阅读最初的体验、最真的感动。当教师有了这样的触动,对文本的解读才会贴近生命,贴近生活,教学时才能以情感打动情感,用生命打动生命。

二、补充整合问题――从“教”者角度“深”读文本

以读者身份提出的问题会比较随性,比较琐碎。编制课文阅读测试题的第二步――补充整合问题,就需要我们重拾教师身份,用专业的眼光深读文本。

1. 从教师角度解读。教师凭借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以及预设的教学目标来筛选、整合、补充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让问题更能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首先,教师浏览原始问题就可以进行初步筛选:需要课后查找资料的,删去;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的,删去;独立阅读时难度太大的,删去;题意相同的,只留一个;有从属关系的,只留一个。然后,教师再从“教”者的角度解读文本,对原始问题进行整合。如《蝙蝠和雷达》一课“悦”读时,如果对每段都提出“这段讲什么”的问题,就会很琐碎,不利于学生整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再次回顾课文,厘清文章各部分的关系,提出问题:“文章3~8段写了哪些内容?”促使学生去归纳整合几个段落的内容。最后,教师根据教学预设,补充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进程的问题。如《蝙蝠和雷达》一课,为了促使学生区分科学家研究的两个方面(“靠什么探路”和“怎样探路”),教师再次解读文本,补充问题:“你了解到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是想弄清什么问题?”

2. 从编者角度解读。教师阅读《教学参考》领会编者的意图,确定“悦读”时所提问题中的重要问题,补充原先未想到的重要问题。

如《蝙蝠和雷达》教参中,编者意图为:“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对照这个意图,笔者重新审视“悦”读时提出的问题,确定了一些重要问题;笔者也意识到“悦”读时没有关注科普短文的特点,于是再次解读文本,补充问题:“作者举什么例子来说明蝙蝠夜里飞行技术高超?还能举什么例子?”“作者在写第一次试验时详细写了试验的准备,而第二次第三次都没写,为什么?”

教师从“教”者的角度出发,对题目进行筛选、整合、补充,促使教师再次解读文本,这样对文本内容、结构和表达的把握也就逐步加深了。

三、编制阅读试题――从学生角度“细”读文本

编制课文阅读试题,要求教师聚焦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使试题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考核出学生真正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去读课文、去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样问?我能读懂什么?我会怎样理解文本?我会怎样表述所理解的知识?我会怎样评价内容与形式?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所提的问题,再编制试题,便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再次细读文本,整合文本,贯通文本。

以《蝙蝠和雷达》一课为例,针对“你了解到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是想弄清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教师编制时,可站在学生角度思考。

首先思考:如何提问才能了解学生情况。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这个问题是想了解学生对4~6自然段内容的理解情r。如果就按上面那样提问,大部分的学生会受到第7自然段的强烈干扰,选取第7自然段的文本信息来解读(因为第7自然段也是在讲科学家研究蝙蝠),这样就无法达到测试目的。于是,在提示语中增加检索范围:“根据4~6自然段的内容,你了解到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是想弄清什么问题?”

接着思考:学生会怎样答?如果设计成简答题,一些学生可能会直接从第6自然段中提取信息回答“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或从第3自然段中提取信息回答“蝙蝠的眼睛是不是特别敏锐”,这些回答似乎沾边但又有点答非所问;还有一部分学生会用自己的话来回答,但可能因表达能力不足而说不清楚。如果这样的话,也不能考查出学生的理解情况。所以设计成选择题让学生去辨识,应该会比较高效。

最后思考:学生会受到哪些文本信息的干扰。为了让选择题的每个选项都具有干扰性,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再次细读文本,从学生的角度去猜想答案,把可能对学生造成干扰的信息编制成三个干扰项:学生可能会受到第3自然段“蝙蝠飞行技术高超”的干扰,编制干扰项――蝙蝠飞行灵敏度;学生可能会受到第7自然段“蝙蝠怎样探路”的干扰,编制干扰项――蝙蝠怎样探路;学生会受到“科学家研究目标”的干扰,编制干扰项――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最终按文本内容顺序,编制成这样的试题:

根据4~6自然段的内容,你了解到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是想弄清什么问题?( )

A. 蝙蝠飞行灵敏度 B. 蝙蝠靠什么探路

C. 蝙蝠的探路方法 D. 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如上所述,教师编制每个题目都要再次细读文本,找到学生可能写出的答案,确定最佳设计方案。经常进行这样的思考,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就会越来越高。

总而言之,从读者、教者、学生三个角度去解读文本,对课文的解读就会逐步深入,对文章的内容、表达、结构都会了然于心。有了这样全面深入细致的解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定会更加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