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进入高中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加上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期”,没有自觉地摄取知识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学困或厌学的困境。

许多学生初中数学学得很好,但是一到高中,数学成绩就跟不上了。主要还是因为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相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变化。因此,导致许多初中数学学得不错的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非常吃力,一部分学生在几次考试下来完全对数学失去了信心。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学习。高一教师必须了解初、高中差异,做好初、高中衔接。

一、知识方面

初中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对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结果而未给出证明,推理论证不够严密;教材坡度缓,直观性强。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比,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学习内容增多且抽象,难度加大,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初中只会套用就可以了,但高中要求熟练掌握甚至还要学会变通。由于知识点多,课堂容量增大,教学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练习,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讲全、讲细、讲会。

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紧接着就是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性质又是一个难点。教材概念多、符号多、性质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高一学生学起来非常困难。再加上一些老师从高一年开始就把知识挖掘得很深。这些都是高一学生感到数学难学的客观原因。高中教师也应该了解初中教材、大纲和课程标准,多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和方法,对高一新生进行摸底测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习数学的基本状况。在对学生较全面的了解下,根据高一教材和课程标准,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二、教学方法方面

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板演的机会很多。为了提高合格率,初中老师可以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硬背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则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又由于高中课程紧,如果像初中教师那样上课就可能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异,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尝试这么解决:低起点、小步子、缓坡度、缓进度;夯实基础、降低难度、逐步提升。可以先上几节衔接课,补充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和几种常见的不等式解法,给高一新生一个缓冲的过程。

三、学习方法方面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许多学生仅仅满足于课堂上听懂,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考,遇到难题总希望教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缺乏自学、看书能力。大多数学生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在初三时往往是死记硬背,这样的方法在高中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师要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数学三部曲:(1)新课预习,习题课提前做题,带着疑问进课堂。(2)听讲。听讲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重点内容要指导学生做笔记,要求学生对错题要及时订正,揭示解题规律和方法,并小结应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上课积极思考问题,课后独立完成作业。(3)课后反思。很多学生都会忽略这一步。其实这一步是学生消化吸收的重要一步。通过思考,学生把老师的思维方法变成自己的思维方法,这样才能让所学的知识在以后得以应用。

四、心理方面

从初中状态转入高中环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学生需要适应高中新环境、新教师、新同学,需要适应高中的学习进度、学习强度,也需要适应高中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还是第一次离开家成为寄宿生,还要适应独立生活。所以,在学生学习困惑时各科任教老师要多给予关怀和鼓励,班主任、生管在生活上也要尽可能地多关心学生。初中生都是带着好奇和向往之心来高中学习的。他们即使基础较差,但也都渴望在高中阶段取得理想的成绩,都希望得到肯定。所以,让学生感受到压力也能感受到关爱,帮助学生尽快度过适应期。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对所教学生的思想状态、知识基础进行更充分深入的了解,摸清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具体情况而有区别地对待,从而帮助、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还要常常鼓励新生克服畏难情绪,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总之,如何引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我们每个教师都要继续探索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华.初升高后数学学习适应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孙静.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