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甘肃省康县谈家大院古民居建筑特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谈家大院是甘肃省康县现存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四合院民居建筑,也是甘肃省保存较少的穿斗式结构建筑之一。它是一座集建筑、雕刻、文化于一体,内涵较为丰富的建筑,也是康县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该建筑深受四川民居建筑的影响,对研究陇南地区与四川建筑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图分类号]K92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4-0036-02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川三省交接地带。系先秦古雍、梁之地,巴蜀古道之一。西汉设道,北魏置“平乐县”,1929年置永康县,后裁“永”字为康县。康县东邻陕西省略阳县,南接陕西省宁强县,西与武都区毗邻,北与成县相连。
康县在夏、商、周时期为氐人住地,春秋时为秦国辖地,秦时为白马氐族住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入辖武都郡至唐景福元年(892)。两宋时曾在县北置将利县,属阶州。元初并将利入陕西行省阶州,隶属巩昌都总帅府,明为陕西巩昌府阶州之一部,清属甘肃省阶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渭川道之武都县,民国十八年(1929)由武都县析置永康县,后改康县,县治白马关(今云台),辖于渭川区。1949年12月,康县解放,归武都专区所辖,1957年3月,县址迁往嘴台(今城关镇)。1958年4月,并入武都县,改属天水专区。1961年12月,复归武都地区,恢复原康县建制。1985年6月,归属陇南地区。
谈家大院位于甘肃省康县县城西南约24公里的豆坝乡栗子坪第五合作社。地表起伏相对较大,山势陡峭,河谷狭窄,植被覆盖良好,海拔1300多米。谈家大院东临王沟湾,南面隔河与倒角梁相望,西距豆坝乡政府1.5公里,北靠庙梁山。大院整体坐北朝南,为一处一颗印式四合院民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至解放初,存有正房、厢房、倒座、大门、照壁、游廊、花园、池塘、马圈、粮仓和围墙等,组成独立的院落。现存有正房、东西厢房、倒座、照壁、马圈等建筑和构筑物。
据谈家政夫妇合葬墓碑文记载,嘉庆年间,谈家政从锣潭河(今武都洛塘)与妻两人搬迁到康县豆坝乡栗子坪,在黄家茔前创宇兴家。由此看来谈家大院当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谈家政于咸丰三年(1853)去世,享年71岁。其后该院由其直系子孙世代居住。
谈家大院是康县保存较为完好的四合院民居建筑,其建筑布局及结构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是陇南地区不可多得的民居建筑精品。
一、谈家大院建筑概述
谈家大院现由正房、厢房、倒座、照壁、马圈等建筑物组成。
(一)正房
正房位于谈家大院中轴线北端,坐落于一高1.5米的台明之上,坐北向南。东西长20.5米,南北宽9.36米。面阔五间,通面阔19.82米;进深两间,前出廊,通进深7.83米。平面呈长方形。大木构架为7檩6步架前出廊,单檐悬山顶式结构。屋面为合瓦屋面,施扁担脊,无正吻。山面墙身为夯土墙,下碱为块石砌筑。台明为青石包砌,台帮由15块石雕砌筑,通高1.5米。
台明及台帮:建筑台明阶条石为当地青石,阶条石以下为石雕包砌。前檐台明陡板共两层,上层7块,下层8块,图案内容多以富贵、祥瑞和长寿为主。后檐及两山面与现有地面平。在正房的台帮上镶有长度不等、宽度均为0.6米的石刻,石刻共15块,分为上下两排,上7块下8块。每排各有13个刻有动物、花卉的图案。
上面一排石刻由西向东:
第一块:长0.53米,有一组图案,图案为燕子和春柳。
第二块:长1.53米,有两组图案,第一组图案是喜鹊、梅花和鹿,第二组图案是麒麟和山鸡。
第三块:长1.3米,有两组图案,第一组图案是鸽子和兔子,第二组图案是葡萄和老鼠。
第四块:长1.06米,有两组图案,第一组图案是鸳鸯和荷花,第二组图案是孔雀戏牡丹。
第五块:长1.1米,有两组图案,第一组图案是斑鸠和松果,第二组图案是狐狸和乌鸦。
第六块:长1.75米,有两组图案,第一组图案是仙鹤与荷花,第二组图案是双鹿图。
第七块:长1.06米,有两组图案,第一组图案是喜鹊闹梅花,第二组图案是孔雀戏牡丹。
下面一排石刻由西向东:
第一块:长1.2米,有两组图案,第一组图案是荷花,第二组图案是猫捉老鼠。
第二块:长1.14米,有两组图案,第一组图案是大理花,第二组图案是万年青。
第三块:长0.90米,有一组花瓶图案。
第四块:长1.46米,有两组图案,第一组图案是喜鹊、梅花和青蛙,第二组图案是麻雀和竹子。
第五块:长1.38米,有两组图案,第一组图案是和兰草,第二组图案是马兰花。
第六块:长1.14米,有两组图案,第一组图案是蝴蝶和牡丹,第二组图案是喜鹊啄果。
第七块:长0.82米,有一组以花瓶为主的牡丹图案。
第八块:长0.34米,有一组古代兵器图案。
以上共计26个图案,石刻均为深浮雕,工艺精细,清晰可辨。
前檐廊下为素土地面,室内现改为水泥砂浆地面。
建筑后檐墙体底部厚0.65米,两山面墙体底部厚0.75米。山墙及后檐墙由下碱和上身组成,山墙下碱为块石砌筑,墙身均为夯土墙。
屋内梁架为三架梁,上施脊瓜柱,檩下施枋,不施垫板,檩上为椽子。三架梁下为三步梁,梁间以金柱和金瓜柱相连。前廊施前穿单挑出檐,上托檐檩,檩下施枋,其上为屋面。
明间和次间均为六抹扇门,明间正中两扇门心屉为高浮雕,现已被铲除,其余为棂条心,计有套方、井字口和龟背纹。次间为板壁及窗。
(二)厢房
厢房位于院内东、西两侧,坐落于一高0.395米的台明之上。南北长13.8米,东西宽7.31米。面阔三间,通面阔12.88米;进深两间,前出廊,通进深5.94米。平面呈长方形。大木构架为7檩6步架前出廊,单檐悬山顶式结构。屋面为合瓦屋面,施扁担脊,无正吻。山面墙身为夯土墙,下碱为块石砌筑。台明为陡板石包砌,高0.395米。
建筑台明阶条石为当地青石,阶条石以下为陡板石包砌。北山面与现有地面平,后檐墙及南山墙与倒座和牛圈相连接。
室内外地面均为素土地面。建筑后檐墙体底部厚0.77米,两山面墙体底部厚0.7米左右。山墙及后檐墙由下碱和上身组成,山墙下碱为块石砌筑,墙身均为夯土墙。
屋内明间施立柱,柱间用穿相连接,穿之间施壁板,以分割室内空间;次间梁架为三架梁,上施脊瓜柱,檩下施枋,不施垫板,檩上为桷子。三架梁下为三步梁,梁间以金柱和金瓜柱相连。前廊施前穿单挑出檐,上托檐檩,檩下施枋,其上为屋面。一层明间为四抹扇门,无心;其余各间开有夹门、板壁及窗。
(三)倒座
倒座位于谈家大院中轴线南端,坐落于一高0.395米的台明之上,坐南向北。东西长20.52米,南北宽6.36米。面阔五间,通面阔19.91米;进深两间,前出廊,通进深7.48米。平面呈长方形。大木构架为7檩6步架前出廊,单檐悬山顶式结构。屋面为干槎瓦屋面,施扁担脊,无正吻。山面墙身为夯土墙,下碱为块石砌筑。台明为青石包砌,高0.395米。
建筑台明阶条石为当地青石,阶条石以下为陡板石包砌。后檐及两山面与现有农田地面平;
前檐廊下地面为素土地面。除西稍间室内现改为水泥砂浆地面外,其余均为素土地面;
建筑后檐墙体底部厚0.52米,两山面墙体底部厚0.5米。山墙及后檐墙由下碱和上身组成,山墙下碱为块石砌筑,墙身均为夯土墙。
屋内梁架为三架梁,上施脊瓜柱,檩下施枋,不施垫板,檩上为桷子。三架梁下为三步梁,梁间以金柱和金瓜柱相连。前廊施前穿单挑出檐,上托檐檩,檩下施枋,其上为屋面。
明间和次间均为六抹扇门,明间正中两扇门心屉为高浮雕,现已被铲除,其余为棂条心,计有灯笼锦和套方。次间为板壁及窗。
二、谈家大院保存现状
由于缺乏有效的日常保养和管理,谈家大院长期受雨水侵蚀和“5・12”地震的影响,墙体有裂缝、歪闪和局部坍塌的现象,墙体下部酥碱严重,约有20%以上酥碱风化深度大于10毫米。台明长期受雨水侵蚀,局部坍塌、鼓闪严重。石雕风化剥落较重;屋面漏雨严重,受长时间雨水浸蚀,檐椽糟朽严重,现已导致檐口坍塌,严重影响到屋面结构安全。
因受“5・12”地震的影响及长期缺乏有效的保养维护,大木构架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梁檩30%出现干裂现象;柱子大部分存在开裂、干裂现象,墙内柱子待查;由于受室内生火做饭的影响,室内梁架及装修烟渍污染严重。院内地面由于排水管堵塞,无法排出院内积水。
综合以上勘察结果,导致该建筑残损破坏原因主要有长年缺乏日常性保护措施、降水和冻融影响、地震和人为破坏等。
三、谈家大院价值评估
谈家大院是康县现存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四合院民居建筑,也是甘肃省保存较少的穿斗式结构建筑之一。正房及倒座的金柱装修雕饰采用浮雕和透雕两种技法,在正房两旁的窗户上有“福寿安康”的字样,倒座扇木雕极为繁复精细;台基和柱础石料选材考究,石雕内容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情趣。从勘测结果分析,该建筑深受四川民居建筑的影响,对研究陇南地区与四川建筑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谈家大院较好地保存了当时当地古建筑的特点、做法,是一座集建筑、雕刻、文化于一体,内涵较为丰富的建筑,也是康县地区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