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文化动力表现形态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企业文化动力是一定的文化传统、文化模式在经济、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它既是企业对于自身价值观范畴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企业性质、价值不断发现的过程。企业文化动力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企业影响力等过程与表现形态,最后形成企业的软实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影响力;文化动力;企业软实力
企业文化动力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是社会经济、企业竞争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是企业对于自身价值观范畴的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企业性质、价值不断发现的过程;既是企业价值观内部凝聚的过程,也是企业精神不断向外扩散的过程。企业文化动力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企业影响力等过程与表现形态,最后形成企业的软实力。
一、企业文化
企业对于自身价值的第一阶段认识,首先来自于企业文化。早在100年以前,管理学的创史人泰勒曾经提出“改变心智,劳资双方合作”,强调资本家与工人一起想办法提高效率,通过未来效率提高的分享,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一致性,这是早期的共同文化的塑造典范。后来在20世纪30年代,梅奥提出的非正式组织,认为企业中非正式组织存在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对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对员工行为存在导向作用。到了1960年以后,日本企业普遍遵循的全面质量管理,尤其是员工自发形成的QC活动小组,应用PDCA循环不断改进质量,成为许多企业的文化精髓之一,也成为日本企业以质量为突破口形成国际享誉的竞争力有重要基础。与此相对应的,欧洲的德国企业以“工匠精神”为民族企业的文化内核,“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包括精益求精、严谨与一丝不苟、耐心与专注、专业与敬业。因此,德国企业的产品给消费者留下了精良的印象。1990年后出现的“学习型组织”,将企业文化的功能进一步扩大,该理论提供的建立愿景、团队学习、自我超越、改变心智、系统思考,将企业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将学习力、创新力、文化力视同为企业发展。可以这样说,21世纪的企业竞争,没有文化的企业是走不远、活不久、长不大的。即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一切软实力都是在企业的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企业社会责任
研究发现,企业具有双重属性:经济性、社会性。基于社会性的考量,企业必需履行社会责任:第一,企业为了自己的长期利益应向社会负责,因为社会出现的许多问题与企业自身的事务有一定的联系,企业应该为解决这些问题发挥自己就有的作用。第二,现代社会对于企业职能的理解,已经由单纯的经济使命向兼顾社会使命转变,企业应该调整自己的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否则可能会危及自己的合法性。第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获得广大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从社会获取更多的资源,从而提供更多的产品与服务、开发更大的市场与需求,获取更多的、长远的经济利益,这是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第四,企业拥有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专长、管理才能、资本,而且有些问题也只有企业才能解决。第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政府干预与管制,减少成本压力。第六,企业有道德义务承担社会责任,社会公众普遍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企业文化的精华部份,也成为企业文化发展的约束力量。一个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价值观的企业,对内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员工会增强荣誉感与奋斗的动力;对外可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利益相关者与公众对企业价值产生认同感,形成企业发展的外部张力。进一步,负责任的企业将会把创新纳入公司的持续发展轨道,只有不断地创新,才在成本、质量、效率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产品,并且自觉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确保环境的生态平衡,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与公众的期望。因此,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价值观的研究与实践,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升华,也是企业发展提升的必要路径。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将企业文化的对内提高凝聚力为主,扩散到了对外的吸引力上来。这种吸引不是实力的压迫与强范,而是自觉地靠拢与合作。最初的企业社会责任可能来自于市场、社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但是,经过对常青树公司的研究发现,自始至终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深刻领悟并付诸实践的企业,才能经受起市场竞争的洗礼,在一波波市场风险的惊涛拍岸的潮流中不断前进。故此,企业社会责任不是一种道德绑架,而是一种企业自觉、自发形成的一种软实力。
三、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企业家精神包括以下一些基本要素。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创新精神的消失。冒险:没有甘冒风险与承担失败责任的能力与魄力,不可能成为企业家。合作:企业家不是超人,而应该是蜘蛛人,需要有很强的结网意识与能力,将合作对内扩展到每位员工,对外扩展到所有现实、潜在的利益相关者。敬业:对事业忠诚。学习:持续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执著:资本家、劳动者均可以退出企业,企业家是唯一不可、也不能退出企业的人,正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家的商誉。企业是由各种资源集合而成的组织,其在运行过程中要体现各种资源的意志,而企业家又是企业意志的实践者,因此企业家精神包含强烈的信托原则在内,他事实上是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信托人,必需严肃对待各种利益相关者,人们有理由对他提出诸如权利、诚信、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期望。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集合版、浓缩版,是企业对内凝聚力、对外吸引力的集合体,是一个企业的社会宣言、标志性形象与感知,是企业发展的内核。
四、企业影响力
德鲁克说过,企业不仅仅被视为一种经济结构,企业是社会的一部份,并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及影响方式与程度,真正决定了企业的性格。狭义的社会影响力泛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广义的社会影响力,已经超出了产品、品牌的范畴,企业的标志、产品与服务、场所与设施、人员、技术、信息、工作方式、文化传统等全部成为企业影响力的载体,通过上述载体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社会公众行为、言行、商业选择、道德评判的能力。一个真正拥有影响力的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充分地体现出自己的社会价值,也同时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地生存和壮大。近年来如何成为有影响力的企业,成为企业家冥思苦想的终生难题。企业应持续在创新研发、品牌价值、全球布局、社会责任四方面进行投入,实现企业系统转型,推进新一轮发展,打造企业长期影响力。创新研发是企业打造长期竞争力并实现差异化的核心驱动因素。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利润不断被挤,发展陷入瓶颈的转型阶段。企业必须主动大力投入创新研发,积累未来影响力的基础。强势品牌是企业展示自身价值与获取客户忠诚的纽带。企业通过打造强势品牌,传递自身价值,通过品牌与客户进行情感与价值沟通,维护客户关系,实现客户忠诚。全球布局是企业实现持续扩张并打造全球影响力的手段。企业的全球布局直接影响到收益,是企业分散风险的手段,也是在为更大的受众提供服务,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社会责任是企业融入社会并实现长久发展的保障。如今,企业被赋予了更多的定义,包括区域发展的支柱、区域文化的推动者、区域环境的维护者等。同时,它们也致力于促进区域发展,倡导优秀理念,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企业影响力是对外吸引力的进一步延伸,是产生价值认同的渗透力,是企业各种要素结合在一起的无形资本,是企业发展的精华与实质。企业影响力是企业依托各种载体影响社会公众的信心与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实质。经过市场循环洗礼,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核心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反之,企业被市场淘汰的结果,可以反推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企业影响力不断丧失或者消亡的过程。
五、企业软实力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消费,开始出现“追求自我”的消费,对于产品与服务本身包含的文化品味、价值观念、身份与地位、功能与自由、随性与个性等产品内存的追求与日俱增。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在交易中的权利就更大,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就需要与消费者达成价值的共识,即通过提高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的认同感,来达到更深远、更长效的价值影响力,也就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企业在兼具经济性与社会性特点的情况下,成为社会生产与生活水平、方式、文化、创新、技术、需求等竞争的主要战场:企业在资本逐利性的本质下追求市场扩张、规模扩大、产品创新、技术改进,其生产能力、技术与质量水平、生产先进性程度成为企业产品竞争的物质基础,在社会性的要求下满足、迎合、引导消费需求,甚至创造消费需求,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其服务水平与能力成为人们评价的话题,前者属于企业硬实力的范畴,而后者则归口于企业软实力的领域。企业软实力的开发与培育离不开软、硬两种资源的结合,硬资源是载体、是基础,软资源是协调、是整合、是延伸。企业实力的形成与提升来自于两种资源的应用能力,也取决于两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硬、软资源的整合,首先是促进软实力的形成与提升,然后才是两种实力的整合,形成企业综合实力。综上所述,企业软实力是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在一定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中,有意与无意、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在与利益相关者的持续互动关系中,通过引导与创造,进而不断取得文化吸引、价值认同,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硬资源与软资源)两种资源整合与传播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达成长期发展目标。总的说来,企业软实力是企业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与效果、获得各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为原始动力,以企业内部的学习、创新、核心团队与精神培养为载体,通过软、硬资源的综合运用过程,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形成吸引力,这种影响力会对企业所掌握与施加影响的资源、所获取的能力形成叠加、倍增的效应,企业的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使得凝聚力、吸引力形成螺旋式增长,最终形成一种企业长期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红英,娄海波.我国文化动力发展的缺失与三要素分析[J].商业文化,2009(06).
[2]张大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J].冶金企业文化,2006(02).
[3]顾成林.试论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05).
[4]苏德中.企业影响力,亚洲经济发展的新坐标[J].博鳌观察,2014(04).
作者:禹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