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嘛呢石雪域高原的精神寄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嘛呢石雪域高原的精神寄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犹如星罗棋布

人类在自身的进化发展过程中,首先选择了石头作为自己加工利用的对象。自从原始的石器工具诞生以来,石头便和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创造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一件打制的刮削器或一件磨制石斧就足以判断并且足以代表人类早期历史的发展阶段;从古老的石刻偶像到米开朗琪罗杰出的雕塑都凝聚着不同时期人类的智慧结晶和思想认识。无论是早于我国“甲骨文”的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石刻,还是印度半岛西北部关于远古居民生活习俗的崖雕,都印证着不同的民族用同一种方法记录并创造着自己的文明。

我国的青藏高原也不例外。古往今来,勤劳智慧的藏族先民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石刻文化。石刻文化包括石窟、摩崖造像及嘛呢石刻三部分。仅就遍布于藏族地区的嘛呢石堆所见到的“六字真言”等有关宗教内容的石刻,在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不管是从分布区域范围大小,还是数量多少都堪称世界之首。我们为那些世世代代、默默无闻的信徒们不畏艰苦的精神而感动。

在藏区,佛教密宗明咒藏文石刻文字浮雕、造像比比皆是,无处不有,或是环凿于庞大的石丘,或是镌刻在薄小的石片之上。宗教内容崖壁浮雕和汇聚成堆的嘛呢石,构成了藏传佛教所独有的特殊风格和传播形式。佛教在藏区初兴于吐蕃王朝建政伊始,大盛于吐蕃王朝中叶。从古老的敦煌古藏文手卷中已经发现书写的“六字真言”字样。从藏文文献《王统记》中记载来看,吐蕃王朝时代就开创了镌刻嘛呢石的先河。

青藏高原的众多名山大川,是大自然的造化。石头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物,受到了人们的崇高礼遇和高度重视。根据昌都的卡若遗址和林芝的尼洋河边台地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可以得知,石头在青藏高原远古时代就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治区曾在文物普查中,先后在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等地区发现石窟三处,摩崖造像80余处,嘛呢石堆诸多处。在青海的玉树、果洛、海南、黄南等地区,甘肃的甘南和四川的阿坝、甘孜等地区,也有大量的嘛呢石堆。在整个藏区发现的嘛呢石刻地点犹如星罗棋布,数不胜数。在一块块自然石块上雕刻着嘛呢,注入的是雪域高原的广大藏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审美理想。无论是山口道旁,还是寺院周围,均有经过信徒不断添加、日久成堆的嘛呢石雕艺术杰作。

那些虔诚的敬畏

六字真言,是观音菩萨的心咒,是指、嘛、呢、叭、咪、肆字。据说是佛教莲花部之“根本真言”。“”表示“佛心部”,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认为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 “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到此宝珠,人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信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恕北硎尽敖鸶詹啃摹保祈愿成就的意思,意为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普度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藏传佛教把这六字看做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循环复持颂思维,认为这样能积功德,“功德圆满”便可解脱。

实际上,嘛呢石的内容,不拘泥于六字真言。其体裁有经文、颂谒、六字真言、吉祥纹样、佛像以及各种神}等。从内容上看,多为释迦牟尼佛、四大天王、度母、罗汉、怖畏金刚、集密金刚、胜乐金刚、时轮金刚像等。另外,还有佛塔、各种法器,包括、法螺、华盖、吉祥结、金鱼、莲花、彩云等图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雕刻细腻,线条流畅,形象逼真。

这些不同类型的嘛呢石刻,大多是民间艺人和藏传佛教信仰者们怀着虔诚的心情和纯洁的心灵,一年四季,不顾风雨暑热、冰雪严寒,携带雕凿工具,漂泊四方雕刻的。由于多年的雕刻生涯,使他们的技艺炉火纯青。他们往往就地采石、构图涂色,刀法粗犷流利,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想感情,间接地寄托和渗透在石头造型艺术当中,表达出人间世俗的情态,表现出石雕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的迥然不同,使人们除了虔诚的敬畏,更多地感受到作品强烈鲜明的艺术个性以及现实生活中人的气息、人的智慧与人的价值的存在,又因时空、宗派、作者、材料的各异显得多姿多彩,令人耳目一新。

嘛呢石之最

在青藏高原要说嘛呢石最多者,当属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新寨村的加纳嘛呢堆。加纳嘛呢堆东西约长百米,南北宽近40米,堆积着各类嘛呢石约一万多立方米,成为一条壮观的石经墙,以世界之最被载入吉尼斯记录。石经墙下保存着藏区古老的石刻经文。嘛呢石形状不一、质地各异,其内容多为六字真言、百字明、解脱、长寿、十万颂等经文。嘛呢石的大小随意,有的只有1.2厘米长,有的竟达1米;有的是藏文楷书,工整端庄;有的是草书,流畅华丽;有的石刻底色深暗,经文凸出;有的石刻保留石料本色,朴素大方;有的是石灰岩,有的是硅质岩,有的是鹅卵石;还有的人将牛头和牛角刻上经文,供奉在嘛呢石上。

加纳嘛呢堆并非一朝一夕所堆就,而是由来已久。据说是藏历木羊年由一位叫作加纳多杰的人倡议兴建,由此而得名“加纳嘛呢堆”。根据《加纳嘛呢志》记载,此嘛呢堆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新寨村的嘛呢石堆,不仅吸引着青海境内的大批信教群众,还吸引着那曲、巴青、丁青、索县、甘南、四川阿坝、甘孜德格、云南迪庆等地区的众多藏族群众前来朝瞻。

嘛呢石堆规模次大者应是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城西80公里处和日寺的石经墙,堪称青海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刻满了经文的石头层层叠起组成四面墙壁,颇为壮观。最长的一堵墙长165米,宽2米,高1米多。石墙刻的是大藏经中的《甘珠尔》。据有关资料表明,这是两部《甘珠尔》,字数近4000万,相当于我国目前已出版的大百科全书的30本书字数的总和。东边紧挨的是《丹珠尔》经墙,字数约3870多万字,墙墩长9米,宽9米,高10米。其东面一堵墙,则将《解脱经》刻了108遍,也就是108部《解脱经》;而在其西边的另一堵墙上,刻有17种经文,大小与两部大藏经墙不相上下。据统计,四堵经墙总计文字在一亿以上,石板在几十万块以上,据说从1923年就有艺人凿刻,直到1951年才彻底完工,历时28年。

昌都地区被誉为石刻之乡,嘛呢墙绵亘于路边长达数公里。那曲当雄县的康玛寺的嘛呢拉康,四壁镶嵌嘛呢石达千余块,雕刻精美、内容丰富,可谓石刻画廊。日喀则定日县的阵堂寺和卓布德寺均保存有嘛呢石,独具地方特色,题材有宁玛派护法神像,诸多鸟兽首人身像,仍保留着某些苯教的特征和因素。昂仁县发现的一批反映世俗场面的嘛呢石,题材有耕地、播种、织布、补鞋以及天葬等,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石刻艺术是藏族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和时代精神的形象记录。这些重大发现,为研究藏族远古时期历史、藏传佛教的传播路线及神o的形象提供了重要资料。

茫茫西荒,巍巍经墙,除了怀着拳拳之心之来膜拜的僧侣和牧民外,外界知道的人很少。但是,石经墙似乎永远代表着一个民族,向世界昭示着它的价值。这些众多的嘛呢石刻艺术品,显示了藏族宗教文化的演变,反映了雪域高原人民的沧桑,为研究藏族人民的演进历程,提供了丰富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