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观察胃肠安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观察胃肠安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评价胃肠安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3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0例给予口服胃肠安丸进行治疗,对照组170例采用口服奥美拉唑治疗,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132例,显效33例,无效5例;对照组,有效99例,显效35例,无效36例;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安丸;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14-01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 是儿科门诊常见病之一,由于上腹痛、餐后饱胀、恶性及呕吐等症状持续或反复长期发作,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正常生活、学习、心理及生长发育,引起了儿科医生的高度重视。目前本病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法,多以口服抑酸药、促进胃肠动力药及益生菌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腹痛易反复发作。本文采用胃肠安丸治疗FD,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FD患儿340例,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170例,男84例,女86例;年龄4~14周岁,平均7.1 岁;病程2~5个月,平均4.2月。对照组170例,男83例,女87例;年龄3~12周岁,平均6.8岁;病程3~5个月,平均4.3月。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可比性(P>0.05)。

1.2 儿童FD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1]及罗马Ⅲ中有关诊断标准[2]。有消化不良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每周至少发作1次,并符合以下3项条件:(1)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反酸、厌食等;(2)症状在排便后不能缓解,或症状发作与排便频率或粪便性状的改变无关;(3)经相关的辅助检查后排除器质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调整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作到规律饮食及起居,少食刺激性大的食物,同时去除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0.8mg/kg.d)治疗14天;治疗组口服胃肠安丸( 中新药业天津乐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10880010,产品批号:A153277 ),每次2-4粒(按年龄),3次/d,共14d为一个疗程。

1.4 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腹痛、腹胀、呕吐及其他消化道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有效,腹痛、腹胀、呕吐及其他消化道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以上偶有腹痛;无效,腹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无缓解。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学软件包进行处理,样本率的比较应用χ2检验,P

4 讨论

FD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有报道FD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0%~20%,占儿科门诊病人的2%~4%[3],顾红英[4]等报道苏州地区儿童FD总的患病率为8%。经广泛研究,目前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陈洁[5]指出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严重程度与发病的病理基础没有完全的相关性,目前认为可能由胃酸分泌异常、胃炎严重程度、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肠激素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6]、精神心理[7]等综合因素所致。本病无确切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FD临床症状表现多样,病程迁延不愈,往往给患儿及家庭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中药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采用胃肠安丸治疗FD收到一定的疗效。

胃肠安丸是由木香、沉香、枳壳(麸炒)、檀香、大黄、厚朴(姜制)、麝香、巴豆霜、大枣(去核)、川芎等 10 味中药组成[8],中医认为:胃肠安丸具有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等作用,本文所有患儿在去除饮食结构及精神心理因素影响后,治疗组胃肠安丸口服14天,消化道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14天,消化道症状缓解的有效率7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随访半年症状无复发,并未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胃肠安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本资料证实服用胃肠安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定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而且提高了患儿学习及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但样本量小且局限一个病种,有待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6):23-24.

[2]罗金燕.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再认识―罗马Ⅲ标准解读.中华内科杂志,[J].2009,48(2):104-105.

[3] Rask CU,Thomsen PH.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of functional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in children[J].Ugeskr Laeger,2007,169(45):3839-3845.

[4] 顾红英,杨占山,武庆斌等.苏州市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及与HP感染相关性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2,22(1): 115-139

[5] 陈洁.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1):1.

[6] Utia K,Syam AF,Simadibrata M,et a1.Clinical evaluation of dyspepsia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with the histor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herapy in Cipto Mangunkusumo Hospital,Jakarta[J].Acta Med Indones,2010,42(2):86-93.

[7] Lee KJ,Tack J.Duodenal implication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functional dyspepsia[J].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10,16(3):251-257.

[8] 中国药典[S]. ―部. 20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