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来自卧龙的报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直在美国读博士的刘伟,这几年每年都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在卧龙保护区作研究,已经第五个年头了。5・12地震的前一天,刘伟到达卧龙自然保护区,原计划要在那里工作五个半月,但是地震发生后,他的研究变成了参与救援。在此后的大半年时间里,7月、9月、10月及2009年2月,他又先后四次进入卧龙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研究。下面一组图片就是他在地震当时及其此后了解到的卧龙保护区的状况。――编者
我在卧龙经历了地震那一刻
2008年5月11号,我到达卧龙自然保护区后,就在沙湾镇租了农民的一间房子住下来。12号上午,把我们存在那儿的一些器材拿出来,计划下午到大熊猫研究中心去谈事情。在调试GPS时,一直找不到卫星,到比较开阔的地方还是找不到卫星,半个小时也没连上。照理说不可能花那么长时间,以前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地震后回想起来,不知道是否跟地磁有关系。
下午,我和一个同事正在阳台上测试设备,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就听到一声又大又沉闷的声音。这个地方以前经常炸石头,也经常有飞机经过这里发生音爆现象。当时就想,谁放了这么大的一个炮啊。然后就开始左右晃了,感觉不对,我们就往外走。就看到靠山的房子瓦片掉的很厉害,只能沿河边走,穿过桥到了镇中心比较平的空地。当时我最担心的是沙湾镇阳山背后花红树沟山上的一股水,现在的这个沙湾镇据记载就是清嘉庆十六年(1812年)夏天被大水冲出来的。有一条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一旦断了就很可能形成堰塞湖,冲下来就很厉害了。我头天就听当地人说,上面的海子不稳定,所以很怕那个水会下来。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事儿,比较新的东西,印象就很深。所以我们逃到对面的时候,大家都在关心脚下的事儿,我就担心上头的水。确实比较危险,地震后一直有人24小时在监测。地震发生后,我也和卧龙保护区职工一起投入救援工作,震后一两小时就开始搭棚子。当时保护区有两部亚洲卫星电话,但是系统是英文的,他们又听不懂,所以不能用,和外界联系不上。我和我的同学端木茂甯都懂英文,可以帮上点忙,我们听懂了卫星电话提示,是因为没钱了。武警四川省森林总队的总队长张京科等用他们携带的国产北斗卫星系统率先和外界取得了短信联系,帮助充值了5000元(13日下午15:30)。之后,上海晨报的记者吴飞在卫星电话中与他的总编联系上,又充值了20000元。我们在那儿更多是做一些志愿工作,开始的几天我们就帮着打电话,当接线员。地震后两三天都在下雨,是人们最难过的几天,最多的时候镇中心集中了1000多人。15号第一架直升飞机来了,天气也好了,人们的精神各方面也都好多了。
地震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造成一定影响
地震对野生动物的直接影响肯定是存在的,但目前还没有可靠数据可以用来计算这一影响的强度。有人会认为野生动物有一些直觉,能够预判地震的来临并事先规避,已有的科学研究表明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但目前已知的震后与震前的监测数据相比较,都不能给出统计上显著的差异来,也没有任何确凿的数据来说明这一点。据一些目击者说,地震时曾看见核桃坪对面山上有一群斑羚逃离了崩塌区域;同样在核桃坪区域经常下到路边取食的一群猕猴地震后再也未见其踪影。但是6月份的时候在核桃坪后面,一个高中生跟着父母上山采天麻的时候看到过大熊猫。大约是11月份,在耿达乡的幸福沟,人们还抢救了一只生病的大熊猫,因为身体虚弱,最后还是死了。这只熊猫是自己跑下来的,这种情况每年都有,但并不能说明跟地震有什么直接的关系。野外从没发现过死亡的熊猫,只有羚牛的尸体发现过一个。在三江西河的洪水岩监测时也拍到了羚牛和水鹿等野生动物。2007年同期我在同一个地方也拍到了类似的成年和幼体羚牛,之后的红外相机监测中更是获得了数百张羚牛和水鹿等野生动物的照片,在卧龙还拍到了大熊猫。另外,当时搜救失事直升机的时候,还有人在保护区外离震中很近的地方看到过熊猫。
五一棚,曾经是熊猫比较密集的地方,所以在此建立了著名的五一棚野外大熊猫观测站,是旅游者、研究者经常去的地方。最近当地人放牛和放马也会去到附近,由于各种干扰比较多,在方圆1-1.5公里的范围内熊猫不怎么去了。5月22号,我和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植物生态专家周世强一起上了五一棚,主要看栖息地的破坏程度。尽管当时并没有发现附近有熊猫活动痕迹,但是栖息地的破坏在这里也并不算很普遍。而2009年2月再回到五一棚,并综合我整个2008年的数据,五一棚地区野生大熊猫的痕迹在数量和分布范围上都要明显多(大)于2007年和2006年。通过粪便判断,2006和2007两年在这方圆1公里范围内很难找到熊猫粪便,但是现在很多。也许是因为地震后没人去了,干扰变小,一些熊猫又回到这一地区来。牛头山、五一棚、核桃坪、七层楼沟是我从2005年就开始的定期监测、寻找野生动物和熊猫痕迹的点。60年代,森工局修路之前,卧龙保护区里面的人出来都是翻山,耿达乡前往三江通常走七层楼沟,翻寒风岭;卧龙镇通常通过转经楼村翻牛头山。森工局路修好后,七层楼沟的小路就荒废了,只有放牛的人偶尔走走,至今46年了,小路两边一直能发现大熊猫粪便。而牛头山的路即使在森工路修好之后,卧龙还有一部分人愿意翻山去三江和漩口,因为路途会近些,走的人依然比较多,尤其是2002年以后开始有游客进行穿越,也是走这个路线,地震前达到每年近千人次,而小路两旁熊猫的痕迹非常少。地震后,人的干扰少了,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比研究的机会,可以监测大熊猫会不会返回这些潜在的栖息地来。
卧龙自然保护区遭到重创
地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基础设施外,更重要的是大熊猫栖息地受到破坏。我从2008年5月22号开始,直到2009年2月的几次考察中,除距离震中较近的西河流域没有看到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看到了,也都是以前我去的比较多的地方。考察中我们发现,地震对植被、景观、旅游设施、电站等都造成破坏,有的地方植被破坏严重,尤其是河谷两岸比较陡的山体崩塌滑坡,造成树木被砸断,下层竹子被埋,有的山体连同植被一起垮塌下来,山成了。对旅游设施的破坏也是致命的,比如,前几年汶川县在三江风景区为开发旅游修通的小火车轨道被毁,其他一些投入巨资修建的旅游设施,如卧龙英雄沟里面刚刚修好的栈道,才运营就毁于一旦。在五一棚的迎宾路以下,我数了一下共有22根电线杆,地震后倒了一半。耿达电站及其他一些电网都遭到破坏。从耿达乡往下植被破坏得厉害,开始的时候都认不出是哪里了。以前这些地区至少都是绿的,虽然灌木和石头比较多。但是9月份我去的时候,看到光秃秃的山上仅有点点绿色,就好像在沙漠里见到绿洲一样,感觉好像到了海拔3800-4000米的流石滩上而不是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10月份,我们在七层楼沟(潜在大熊猫栖息地)考察时,早上7点从耿达出发,到了一个最大塌方的地方,从遥感影像上可以看到,我做了一个地面的定位监测样点,将来可以验证遥感分析。我们刚离开一分钟,山上的大石头就往下滚,那个点一分钟就被大石头埋了,这是我遇到的最危险的一次。因为岩石比较松散了,即使不下雨也会不断往下垮塌。
卧龙保护区从2008年6月就开始了大熊猫栖息地调查监测,但是一些巡护路线被毁,有的地方根本去不了,这是他们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
2009年2月12号,在卧龙沟刮起了大风,据说有8级,这些四川路桥公司的砂石厂用来存放遮盖细沙的大棚顶被掀掉,山梁上的大树被吹倒。我的向导今年60岁,他说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风。地震后次生地质灾害仍在持续,因为不断下雨,跟去年五六月相比,我今年二月份去的时候,看到滑坡确实有扩大的情况。
当地老百姓的生计受到极大影响
地震造成山体松散,表层植被和土壤更容易受到余震和雨水冲刷的影响,很多地方地震灾害频发,泥石流冲毁了老百姓的房子,三层楼房只剩了两层,飞石砸进农田里,当地社区近5000藏羌和汉族农民的生计受到极大影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地关系。特别是大部分农民还是靠土地生活的,主要收入一靠农业,二靠旅游,地震后这两个重要收入途径都没有了。比如:从沙湾镇至转经楼村以前只有一条比较差的土路,2008年3月才从沙湾修了一条水泥路上去,老百姓正盼望着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向外运输销售蔬菜。地震以后,水泥路被毁,只剩下一条小毛路。老百姓从山上搬下来以后,猪还在上边,每天都要有人上去喂猪。过年时猪已经都杀了,很多人没有再买猪。因为没路了,蔬菜卖不出去,人们只好改种了风险小的玉米。再比如,卧龙镇的转经楼村,有些地方本来适合耕种的,现在有些被毁,不能再耕种了。有些地方有裂缝,大家都不敢住在沟里面了,而且里面没电,他们就都搬出来了,只能种土豆和玉米。农产品要卖出去就要有量,有量就得有运输途径,但是路也被毁了,这样他们就不可能从农业获得很多收入。在今后3年的重建中可能提供一些打工和工作的机会,但是重建完成后这些人就面临吃饭问题。一些老百姓又摆起了摊,想通过卖纪念品获得一点收入,但是几乎没有外面的游客来了,卖给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