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返璞,寻语文的“常态”回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返璞,寻语文的“常态”回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执教《清平乐・村居》绝对是个偶然,缘于听一位老师上古诗课。从捧读《清平乐・村居》开始,到预设教学流程,直至试教的反复打磨,在层出不穷的矛盾和困惑中,在山穷水尽的无奈和障碍后,在船到桥头的欣喜和浪漫中,我开始了一条寻找“常态”的回归之路。

一、课前“聚焦重点”的柳暗花明――以“生”为本

一遍一遍地试教,接受批评最多的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怎样和学生交流。记得教研员曾语重心长地说:“大规模的展示课活动,不能只关注教学设计,心中要装着学生,才能算精彩的课堂。”

回想备课的时候,潜意识里就觉得“心中有案,方能游刃有余”。在制订好教学目标后,就精心预设,为师生和谐对话做准备。教案由最初的两张扩展到第二遍试教的6张,再试教,再备课,逐渐扩展到最多时的12张。每一步的问题、预设、生成等尽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前期准备基本上都是“背”教案,对着镜子,对着老师,对着自己,反反复复背台词。到了试教,除了第一遍有点生疏,其余的过程都很顺利,似乎找到了方向。

但是试教下来,大家一致提出两个问题:

1.关注情感不够――累

这是一首反映村居生活的词。词人辛弃疾偶然捕捉到一个生活镜头:老夫妻和和气气,孩子们快乐劳动,幼子尽情玩耍,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词人极富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词人在听到低绕婉转的南方口音,看到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内心一定充满了无限的柔情和温暖。按理讲,整节课的基调应该是轻松活泼、充满柔情的。但是,演绎下来居然是如此费劲,学生读得累,教师教得也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是框架太多,预设太细,以致迷失了趣味。比如,一开始设计了给这首词划分节奏线,然后请学生按照节奏线读。结果,学生往往为停顿而读,即使在教师刻意强调的“藕断丝连”“似断非断”的朗读技巧要求下,依然读得牵强而机械。

怎么办?团队商量后指出:古诗词学习的基点在于朗读,而朗读的基点应定位在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上。当学生有了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和品味后,声情并茂的朗读自然水到渠成。当我们刻意地强调框框时,也许丢掉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关注学生不够――虚

课之累,还在于“个人作秀”严重。团队听课后指出:一是学生回答的生成没有及时抓住,二是没有注意学生回答中正确和错误的地方。如:一个学生第一次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时,把“相媚好”读错了,“相”字读成了四声,而教师居然没有指出,任其自得其乐地读了一遍,以致后来课堂上常常听到四声的“相媚好”,给整节课带来一段很不和谐的声音。教师刻意展示自己,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却忽略了学生。试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连学生回答过程中最基本的语言错误都不能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语文课堂还会成功吗?

回到家,我好好地反思了整节课。平心而论,教学中确实过多地关注了设计中的每一步预设,整个教学过程,脑海中除了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之外,似乎抛弃了最重要的东西――教学目标为谁?预设教案为谁?预设环节又是为谁?很简单,是为学生啊!心中有教案,固然重要,心中有学生,才是课堂的终极目标。这样想来,似乎找到了症结所在――这是丢失了教学的中心轴啊。在接下来的试教中,我的心态逐渐趋于平和,由关注教案逐渐关注学生,在漫长的等待和磨合中,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的天空。

比赛那天,特级教师余琴校长再一次提醒我:“沉住气,关键要听清楚学生的回答,一定会成功的。”看似简简单单的鼓励,我却领略到了一位特级教师始终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气质。

二、课中“抉择内容”的艰难取舍――以“文”为本

关于这节课,我始终觉得太平淡了些,没有动听的音乐,没有煽情的语言,也没有精彩的动画,相比较前几次执教公开课,发现课堂始终没有高潮和提升。毕竟是省级比赛课,我试图参照更多的资料来完善这节课。

看过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娓娓动听的语言,各种各样的猜想,特别是多方位的拓展,如有唱这首词的,有唯美的图片,还有古诗词的整合……最为独特的是课接近尾声时,居然把这首词的思想境界提升到“居安思危、居危思安”这样的高度,这是我第一次拿到这份教材时想都没有想到的。我觉得太棒了,就塞进了我的教案中。

又聆听了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大赛中,江苏陈飞老师上《清平乐・村居》这一课的录音。能够获得一等奖,肯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几个难点的突破,还有质疑环节的有效把握,也令我欣喜异常,于是,我又饥不择食地全部融合进我的教案中。

为了使这篇课文上起来更有古诗词的味道,我还找了一些音乐。有段音乐堪称滴血之作,配上这首词可以说是相得益彰,把它放在“写”这个环节,让学生边听边写,肯定情思涌动。

拿着这份汇集百家之长的教案兴冲冲地试教后,我发现又一次迷失了最初的方向:教案眼花缭乱了,学生热闹非凡了,课堂也五彩缤纷了,但是好像总感觉丢了什么,仔细一想,是把最最关键的“文本”丢了。古诗词学习情境创设固然有趣,背景拓展固然重要,师生对话固然要进行,但是这一切都是以“文本”作铺垫的,是为学生学习“文本”架桥铺路的。

在团队的要求下,我忍痛割爱抛弃了音乐,抛弃了图片,抛弃了拓展。当我一再坚持不能再抛弃的时候,团队还是作了最后的让步,保留了感受“吴音”时的音乐和情境。一遍一遍下来,大家还是一致提出:抛掉!毫不留情的两个字,使我伤心欲绝。去掉这个环节,这节课还剩下了什么?

曾经想过要坚持,但是几度试教下来,发现学生始终沉湎于音乐的旋律和情境的嬉笑中,有了心灵上的快乐,却失去了语文的内涵;有了过程中的轻松,却失去了对语言的实践。这样想来,就觉得这不是真正的语文,这是音乐的魅力,是活动的效果,和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是不同的。想到这里,想通了,语文,就是要姓 “语”。

最后,踏踏实实在教学流程上重新作了安排。

上完课后,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作了点评,她提出了这节课有待商榷的地方:最后出示《破阵子》是否有必要?她说:“我们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一直喜欢拓展,由这首词想到那首词,好像只有这样才显得丰满。《清平乐・村居》教学中,安排《破阵子》又带来了怎样的提升?一首《清平乐・村居》,在作者看来也许是‘居危思安’,在大学生看来,也许是‘居安思危’,但是在小学生看来,也许就是‘茅檐低小’,就是‘溪头卧剥莲蓬’……其实,能够让大多数学生走进这首词的柔美,这就够了。”

之后,老一辈教育家童成基老师也提到:“如果去掉《破阵子》,语文课的味道会更浓。”

最后,王老师指出这节课可以用怎样的词概括,他把话筒伸向了观众席。很多老师说:“清新,朴实”。王老师回到自己座位的时候又补充说:“我觉得这是一堂“精致”的课,这是一堂扎扎实实、本本分分的‘精致’的课。”

能够听到这样的评价,终于明白之前的抛弃真的很值得!

三、课后 “不断反思”的心境至明 ――以“语”为本

上课回来,收到了寄来的光盘,反反复复看自己的执教过程。忽然发现,即使到了比赛的时候,依然还有太多的失误。关注教案,关注课感,唯独还不够关注学生。很多细节中,发现流于形式,流于过程,流于教师个人展示。特别是多次指导朗读过程中,当时自我感觉好像有了提升,今天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听自己的课,发现学生读的层次并没有提高,想来这也是失败的。

1. 关于“清新”

不敢奢望这堂课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水准,毕竟我还是一个年轻的教师,存在的问题实在太多。但忽然想到:这所谓的“清新”,不正是文本解读的一个指标?一篇文本,它本该是什么意思,就要上成什么意思。作为教师,要积极致力于文本正确的解读。这首《清平乐・村居》,在孩子们读来,就是很快乐、温馨而和睦的,只要让孩子们读到这个层面就够了。包括我们大人,如果不去看历史背景,也不会想到辛弃疾当时还有着“居危思安”的思想高度。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我们要还文本真面目,还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特点。教师要蹲下来,读教材,读学生,以孩子的心态来关注文本。上得凄惨,上得凝重,不见得就可取。

2. 关于“朴实”

至于“朴实”,这不正是我们语文课堂的方向吗?回归本色,回归语文,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语文课,还是要以字词句段内容为主,以听说读写训练为主,过分的拓展,只能是顾此失彼。我曾听陈飞老师在说课时这样讲:“学习古诗词,最基本的有四个要求:一是读通读对,二是读懂,三是读好,四是读到会背。”简简单单四个小点,指出了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沿用最近听到的一句话作比方:厨艺高超的厨师给我们吃的菜都是天然本味的,是张扬菜的精神的;而手艺差的厨师往往会在菜里放些不合时宜的调味品,以至于盖住和改变了菜的味道。其实,课也是如此,最高境界也是向“家常课”回归。

后来,柯孔标老师在“浙江小语”的博客上,根据我撰写的反思,留了这样两段话:

赞成王老师的评价:清新、朴实、精致――阅读教学追求的大境界。就古诗词教学而言应当是:1.学生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和全诗的意思;2.会背诵全诗,六个月后还能背;3.对诗的意境和内涵有所领悟。有此三条,足矣!

“凄凄惨惨,悲悲切切”“过度拓展,无限拔高”的做法,对学生来说是“儿童不宜”,对教师而言是“浪费感情”。在这样大规模公开观摩课活动上,黄老师蹲下身子,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展开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引领学生,难能可贵啊!

我想,柯老师的三条评语,向我们提出了古诗词课“语文味”的追求。就这简简单单几个字,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