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统编织工艺在当代纤维艺术中的肌理表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统编织工艺在当代纤维艺术中的肌理表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代纤维艺术起源于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在国内也有编织艺术、织物艺术之称。中国传统编织工艺在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其功能和技艺也在发生着变化。艺术家们也根据其特点和技艺将它们赋予新的生命。

关键词:编织;纤维;技艺

一、中国传统编织的发展演变

1、编织艺术之源

编织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大量的考古资料中我们了解到,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就学会用藤或草编成绳子,据大量考古资料中得知,我们祖先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学会利用骨针把草丝和树叶缝制成简单的遮羞衣物,用草或藤制作成绳子。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用草、苇、麻、竹等各类植物来编织成我们生活所需的器物。由此可知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编织工艺。

2、编织艺术之流

然而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人们在原材料加工和编织技法上不断完善。并随着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人们将编织物品依据材料大概分为:麻编、藤编、草编、棕编。中国传统编织工艺在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其功能也有了明确的特点:装饰与实用功能。用植物编织的家用筐、篓等,以及用丝、棉线等绣织成装饰物配戴在人身上。

二、在当代纤维中传统编织工艺的创新

1、纤维艺术的概念

现代纤维艺术在国内又名织锦艺术、织物艺术、壁挂艺术、染织艺术、编织艺术,其来源于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在国外曾使用“Tapestry”一词形容纤维艺术,意指挂毯、绒绣、织锦,Textile另有“Fiber”一词,意味纺织品,解释为纤维制品、纤维、纤维质料等,相对而言,Fiber Art 更能准确的来阐述主要以纤维材料作为载体来表现当代的艺术形式。洛桑壁挂双年展在上世界60年代在瑞士展出,作为现代纤维艺术在登上世界舞台的重要起点。通过几代艺术家的共同努力,纤维艺术的形式也不断在创新,并从二维空间走向三维空间,即从壁画形式走向雕塑形式,在材料上也从传统的麻绳、羊毛、枝条等走向头发、树脂、毛笔等各种奇特材料。同时,艺术家们的表现手法也从传统的编织技法:缠绕、缝纫、综合刺绣、编结等传统技法结合多媒体实验,以影像、装置、数码喷绘、等呈现一幅艺术作品,成为当代纤维艺术中一种创新的表现形式。而现代纤维艺术既有现代设计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加入,又有传统艺术文化的积淀――即中国传统编织工艺。

2、纤维艺术――中国传统编织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新世纪以来,织物在后殖民主义、全球的后现代的浪潮中,在认同与差异、身份与他者的文化内涵的纠葛中,被作为一种身份追溯和文化冲突的重要载体,成为艺术试验中的一个主流。因此在最近的几十年,我们可以在许多国际艺术作品展中看到越来越多的作品以不同的材料创作技法来创作纤维艺术。

2.1 编织工艺在壁挂中的创新

据《易・系辞》中既有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以佃以渔”的记载。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早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活需求早已开始了丰富多彩的编织活动。如,作为早期人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结绳,其用竹、藤、枝条等材料编结成篓、席、筐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编织物被人们纤维编织艺术的开端或雏形,也是最早的纤维编织成品。然而纵观这些当代艺术作品,其中有许多是对中国传统编织工艺的再次创作,表现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纤维,作为一种文化的眼光。其艺术文化视野不仅存在于人类生存与文化交流中,同时表现在技艺的范畴。从最初的绳结记事开始,无论世界各地的织物如何改变,都是以一种共同的表现手法及站在经纬线上行走,这也与人类的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纤维壁挂其编织技法传承与传统的地毯经纬线编织并加以改造创新。作为现代纤维艺术发展路程中最重要的波兰艺术家――玛格达莲纳・阿巴康诺维奇,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阿巴康》(如图1)。这件作品突破了纤维艺术的二维形式,将传统的纤维编织形式赋予了一种新的生命,即壁挂式转化成为一件大型的三维立体软雕塑。在杭州国际纤维国际三年展中施惠与朱伟的《寿》(如图2)用传统麻线与传统编织技法创新的结合创作了一幅巨大的《寿》,同时也将“寿”赋予新的生命。

图1《阿巴康》 图2《寿》

2.2 在当代纤维中传统刺绣的创新

中国手工刺绣作为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约有2000多年历史了。在最初时期,人们只能用简单的纹面、纹身来进行装饰。而自从有了毛纺织品、麻布、丝织品等材料的衣物,人们开始用一些刺绣的方法来给自己的衣服装饰不同的纹样图案。据《尚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

随着时代的发展,刺绣也越来越被重视。在当代纤维艺术中,刺绣也被引用到其中,以一种新的媒介来诠释。王雷,作为当代纤维艺术伽之一,其主要将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这段时间的《人民日报》通过搜集、整理、剪裁和制线将其转化成为“带有社会属性的一根纤维质”,用艺术的手法将其编织成50件衣服。与此同时,武文雯和王陶然作为当代年轻的艺术家,他们将优美精细的手工刺绣与廉价实用的塑料袋相结合,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常见的塑料袋上绣上纯洁优美的荷花。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塑料袋赋予了一定涵义,在将塑料袋的外形进行再一次创作的同时,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也进一步说明了纤维织品的多元性。如,在南昌举办的第八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中,来自立陶宛的艺术家Severija Incirauskaite-Kriauneviciene其作品《The Path of Rose&Morning Trio III》获得铜奖,在一个新的媒介上,将传统刺绣赋予了一个新的生命呈现在大众视野下,成为当代纤维艺术的一种新生力量。

2.3、纤维艺术中传统竹编的创新

从考古资料中我们得知,我们祖先在从事简单的农作物和畜牧业的生产,将所猎取的食物、米粟和饮水为了不时之需储存起来,便用石刀、石斧等工具将周围的树枝条、竹子等材料砍伐下来编织成筐、篮等器皿。尤其对江浙一带来说,竹编早已视为平常家用器皿。

随着艺术越来越现代化,竹编由家常器皿也逐渐变成了艺术化,供人欣赏。在杭州举办的“纤维作为一种眼光”的杭州纤维国际三年展中,纤维作品《世界观》,将竹子以编织、塑造、雕刻、建构的形式来进行的再次创作,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呈现在纤维艺术展中(如图4)。作品《世界观》是由2 0 个山体造型和2 4 个球体造型的竹编组成,山体造型几乎在同一高度并略高于人类视线,而球体却参差不齐最高可至45米,其球体的直径在20厘米――40

厘米,犹如大小黾球,且都用竹筒做支撑。几乎在整个展厅中布满这些星球和山体,44根“棒棒糖”占地接近100平米左右,可以让人们以不同的角度来观看这些“本土世界观”。

图4

三、结语

传统编织技法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里程碑,从传统的手工技法逐渐上升成为手工艺术,尤其是在纤维艺术这一门类中。它不仅在传统纤维中起着支撑的作用,也在现代的“织布机”上编织它自己的新艺术

参考文献:

[1]黄俊《编织》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3

[2]李思然《传统编织对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启示》

[3]龚建培《纤维艺术的创意与表现》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林乐成《纤维艺术》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

[5]许嘉《纤维,作为着一种眼光》

[6]欧阳瑰丽《“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轨迹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