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中学化学习题讲评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中学化学习题讲评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化学的教学中,适当练习并进行习题评讲是化学教师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必须采用的活动方式。这对于我们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上课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能力应用水平,优化学生思维方式,加深思维深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会经常利用课后作业、单元测验、阶段考试等手段检测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形式水平,了解教与学的薄弱环节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实际上,学生的“练”只是手段,其主要目的的实现关键是在于练后的“评”。因而习题讲评课应看作是学生练习的延续和升华,它的授课效率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知识巩固的程度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中学化学老师应充分发挥习题讲评课的诊断、强化、补救功能,多一点针对性、少一点随意性、经常反思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习题讲评课的功能。

但在一般的习题评讲课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明显,而做主体的学生却不能体现出应有的主体作用,更多的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分析,自我反思和提高成为一句空话。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反思:习题评讲课我是认真备课、耐心讲解、透彻分析,可在考试中碰到类似题目甚至相同题目却还是错一大片。有时候真的很困惑,为什么我辛辛苦苦讲了那么多遍,特别是一些典型的题目还是不能掌握呢?

我想面对这种教与学的不和谐,我们应该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对自己的教学目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进

行审视和解剖,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一些根本性的改变,通过反思性教学,切实提高习题讲评课的教学质量。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过程。” 依据反思性教学,对习题讲评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筛选、分析后,不难发现在我们讲评习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正是这些不易察觉而又普遍存在的小问题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能真正实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课堂行为。下面我就中学化学习题讲评课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后的观点:

一、把握教学时机,让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每次作业和试卷批改后,学生都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绩,此时他们对问题的答案和错误的原因也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握教育时机,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法,在第一时间公布标准答案甚至具体过程,我们常会为了我们自己既定的教学任务,或为了自己所谓教学的完整性,将几份作业或试卷凑在一起公布答案,从而延误了最为重要的教学时机,得不偿失,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热情受到冷落。若能在第一时间公布正确答案,并给学生留下自我订正和自我反思的时间及时总结解题策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将得到较好的发展。

在习题评讲课前教师应

做好统计诊断工作,准确把握教学现状,对于习题评讲,我们应高度重视教师统计诊断,对全班同学逐题统计错误人数,每题的错误率,错误率高的问题就是教学中的侧重点,应该在课堂上重点讲评,并进行适当的总结,对一些问题还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变形,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这个问题,这样可以加深他们理解问题的深刻性,我们应尽量避免印象主义和经验主义对教学的侧重点的寻找和把握,我认为花一些时间对习题进行统计诊断是完全值得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教师统计诊断已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习惯,被忽视的往往是学生自我诊断的过程。一道试题,学生为什么会答错,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比如说知识遗忘,解题时用错所需知识;也可能是分析能力不够,抓不住解题的题眼;或者是表达不够准确、计算粗心失误等等,这些原因,有的可以根据试卷,凭教师的经验大致判断,但只有学生自己才清楚个人错答的真正的原因。所以教师应尽量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并结合教师自己的统计诊断而客观地确定本节课的重点、要点,这样,一节习题评讲课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有高的效率和好的效果。

利用这张反馈表,我可以在课后把没有在课堂评讲的非共性问题题目找相关同学个别讲解,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一个具体的做法。

二、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客观的讲,现在很多课堂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实在太少。多年的上课习惯造成学生上课只会听、写,却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最重要的学习品质,而实际上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都不应包办代替。但是,目前我们的习题讲评课上,仍存在这样突出的共性问题,就是教师讲得太多,只担心漏讲题目,漏讲知识点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只顾讲评题目数量而忽略内化、吸收。有的题目,学生连题目还没有看清楚,有什么条件、要求是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已经“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了;有的解题要点,学生还没来得及认真思考,教师就已经说出了答案。表面上看,教师讲得很辛苦,力求面面俱到,语速很快,希望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使到了下课时间仍觉得意犹未尽,恨不得多个十分钟。可实际上,学生一直处于似懂非懂的被动听课状态,独立思维的空间很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给学生预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不能仅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仅图教学进度,只顾自己在课堂上表演得淋漓畅快而忽略课堂的质量和气氛。每节习题讲评课上,都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巩固,每次讲完一道较难题后,我都应给学生一点时间来反思和内化,实践表明,那时哪怕只给学生一分钟,都绝对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有时候还可以留点时间专为师生交流讨论用。特别是一题多解时,更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讨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

例如:标准状况下,CO与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3.44L,质量20g,则混合气体中C与O两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3:4 C.2:3 D.1:2

分析:欲求两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只需求出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因此只要求出两气体各自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或标况下的体积就行了。

方法1:设标况下CO气体的体积为xL,则CO2的体积为(13.44-x)L。根据气体质量可列方程:

xL/(22.4L•mol-1)×28g•mol-1+[(13.44-x)L/(22.4L•mol-1)]×44g•mol-1=20g

解方程即可求出x,进而得到答案B。

方法2:设CO的质量为xg, 则CO2的质量为(20-x)g,则有:

(x/28)×22.4+[(20-x)/44]×22.4=13.44

解方程求出x,进而得到答案。

上面两种方法计算量太大,仅有思考价值。

方法3:标况下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3.44 L/22.4 L•mol-1=0.6mol

设: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x,则有:

28g•mol-1x+(0.6 mol-x)44g•mol-1=20g

解方程求出x。这样解计算量较小,较为简便。

方法4:知道标况下混合气体的质量及物质的量,可求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用十字交叉法求解之。

=20 g/0.6 mol=33. g•mol-1

10.6/5.2=2/1

得答案为B。

方法5:思维角度:已知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6mol,根据极限思想,假设混合气体全部为CO,则质量m=16.8g,若全部为CO2,则质量m=26.4g,利用十字交叉法

6.4/3.2=2/1

进而求出答案。

方法6:已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0g,根据极限思想,假设混合气体全部为CO,则标况下的体积为:(20 g/28 g•mol-1)×22.4 L•mol-1=16L

ト艋旌掀体全部为CO2,则标况下的体积为:(20 g)/(44 g•mol-1)×22.4L•mol-1=10.18Lダ用十字交叉法:

mCO:mCO2=163:128

由两种气体的质量比,可求得答案。

此法虽较为烦锁,但它能很好的训练十字交叉法的应用。

方法7:若混合气体全部为CO,则质量为:0.6mol×28g•mol-1 =16.8g

m=20 g-16.8 g=3.2g

则3.2g为CO2比CO多出的氧原子的质量。

则CO2的量为0.2mol。

nCO=0.6 mol-0.2 mol=0.4mol

进而可求出答案B。

方法8:设混合气体的平均化学式为COx,

则有:COx――――C

1mol1mol

0.6molnC=0.6mol

nO=(20 g-7.2 g)/(16 g•mol-1)=0.8mol,则nC:nO=0.6:0.8=3:4

方法9:该题既为选择题,它的正确答案便在选项之中。因混合气体是由CO和CO2组成的,则碳原子的物质的量肯定小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因而可排除答案A,又因是混合气体,则可排除D;若为答案C,则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平均式量应为36,但20/0.6≈33. ,所以C错,只能选B。

该题虽为一道简单而常见的题目,但对此类题目讲评时从不同角度的研究、讨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观念,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的阵地

传统的师道尊严,容易让我们产生不适应新时代的教师角色定位,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追求真理的权利。同一道题目,不同层次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和解法。其中一些方法可能是学生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并希望与别人一起分享的结果,尤其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但是作为教者的我们对学生所提出的不同见解常常不能耐心听取,习惯用肯定或否定的专家式的评语打击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有时候不在意甚至对学生的一些想法出现嘲笑的神态和语言,从而导致学生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专家分析研究指出:教师的积极的情感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许多学生反映,如果课堂上教师能耐心听取学生的观点,指出错误并帮助分析原因,让学生有所收获,学生就愿意积极思考。当学生提出自己观点甚至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时,我们应尽全部所能回答,善于倾听学生的观点,乐于接受学生的观点,同时做出积极的反映――赞赏、鼓励、表扬、感谢等,并及时重复学生的回复,将问题讨论引向深入。我们要承认学生有着巨大的潜能,相信学生有许多开创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在和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启迪,课堂应该成为教学相长的阵地。

四、选择适当练习,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习题讲评结束后,还应做好三项后续工作:

1、布置学生写好小结(对于考试后习题讲评课的要求)。教师批阅后挑选有代表性的小结在课堂上交流。小结内容包括本次考试(或作业)的复习准备情况,答题情况,得分情况,出错的主要原因等等。针对学生的小结教师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制订改进计划,确定可行的目标。

2、要求学生认真订正习题,并要求写出对题意的理解,解答过程等。教师要及时批阅,同时作好个别辅导和答疑工作。

3、选择有针对性适量的作业,让学生有巩固和举一反三的机会,同时检验一下这回是否真的明白了,若又错了仍需继续找原因。学生的正确概念是在不断地同错误概念进行斗争、不断地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总之,一节高质量的习题讲评课,需要教师精心准备,要能在抓住典型、择其要点、精讲精析的同时延伸、发散出去,以切实提高习题讲评课教学的实效。

当然,化学习题讲评课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东西,究竟怎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配合默契,共同创造更有生命力的,更高效的课堂,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只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细节问题,勤于反思和总结,我们就一定可以创设优秀的化学习题讲评课,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