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市场经济下师德的把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市场经济下师德的把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导入,个别教师和学校受其负面影响,使得社会对教师的形象产生了怀疑。因此,教育界必须适应新形势、构建新理念,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为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努力。

关键词:师德;考验;塑造;观念;素质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142-01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中国百姓对教师的赞誉。然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由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一些老师在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下,缺少了敬业精神,师德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严重挑战,对每个教师保持良好的师德也受到考验。

一、个别教师的师德缺失引发了社会对教师群体的误解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学习西方资产主义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将原来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有人把市场经济比做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它能够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它容易导致人们唯利是图,引发行贿受贿、行业竞争、腐败堕落、巧取豪夺、欺诈失信等不良倾向。教师和其他人一样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地位不高、教学任务繁重、生活压力偏大。一些教师有了失落感,有的教师收受学生的礼物;有的中学教师在课堂上不认真讲课,却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收钱给学生补课;有的教师道德沦丧,将个人利益至上,干起了与教师职业不相称的工作,忽视了自己的本职――教书育人。不少业内专家大声呼吁:如果把商品经济引入到教育领域,把教育产业化是一大悲哀!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否则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突出代表之一,全社会对他们有着更高的期待,不但希望他们教给学生理论技术知识,也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也就是说既教书又育人。踏上了讲台,就意味着走上了艰苦漫长的育人之旅。良好的师德形象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孕育着真,引导着善,创造着美,奉献着爱!

二、加强师德建设,推进人类文明

所谓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一个具有高尚情操、渊博知识的老师,会对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老师的影响不仅靠社会赋予的权威和传授知识来实现,而且要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用启发式的教育,身体力行、德才兼备地去实践。

为了建设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第一,要进行广泛的师德教育。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现阶段对于教师岗位的职业道德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教师必须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和敬业精神;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必须热爱学生、关爱学生,以人为本;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必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充电与放电相结合。第二,要继续加强制度建设。《教师法》是国家为了规范教师队伍和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根本法律制度,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根据教育法规对教师队伍进行管理。所有教师只有行为自律,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才能在公众中树立威信,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地位,得到人民的信任。第三,培养教师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养人格,用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高尚的师德来自于坚定地教育信念,这种信念是所有教师的精神追求和终身的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这种信念一旦建立,就会树立教师的人格魅力,就会表现出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当前人们重视金钱、重视实惠、追求享受的环境下,广大教师要严格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师德核心。当然全社会也应在尊重教师、提高教师地位,在利益分配的相关政策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三、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自身素质

当今及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人才观念,树立教书育人是所有教师的义务的思想,树立为学生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我们要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培养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师德,学校应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道德素质和理论水平。教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彦斌.教师职业道德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J].职教论坛,20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