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顾村共富社区配套服务中心建筑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顾村共富社区配套服务中心建筑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作经验,针对顾村共富社区配套服务中心项目,从设计原则及理念构思入手,对场地的规划、交通组织设计和平面设计等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原则;理念

1、项目概况

顾村共富社区配套服务中心位于宝山区顾村镇,东至居民区(共富二村),南至联谊路,西至联泰路,北至坟山屋河。该项目用地面积为11285.8m2,用地性质为社区配套服务设施用地,项目计容面积小于等于21580m2,建筑限高25m。本项目拟建三栋六层社区服务用房,局部二层裙房作配套服务用房,即1#楼5721.12m2;2#楼5721.12m2;3#楼5881.63m2;裙房3989.29m2及其他用房266.84m2。此项目于2014年开工2015年初竣工完成。

2、设计原则

自从罗马建筑师兼工程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的三大原则――坚固、便利和快乐之后,人们对于建筑原则的讨论从未停止。简而言之,三大原则的意思是一座建筑应该坚固耐用,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并且给用户和社区带来美的享受,才能让我们建筑师的梦想造亮现实。杰出的建筑像优秀的艺术品一样包含一些很难定义或确定的东西。由于时代的不同,人的年龄、性别、工作性质、健康状况等也不相同,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首先对使用建筑的不同性质的人群进行分类,然后仔细研究各类人群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空间形态、功能布置、内外部流线、细部构造、材料选用、色彩搭配等方面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1)和谐原则

建筑是人类行为所产生的一种影响结果,因为它的影响因素较多,其受空间选择、建造过程和使用拆除的影响,这些过程均存在着消耗和扰动。

2)适地原则

无论是哪个区域规划、单体建筑项目,都应该以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作为基础,主要有地域气候特征、地方风俗文化、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强度和持久性,以及当地的各种限制条件等等。

3)节约原则

最主要是把握好“节能省地”的原则。省地要从规划阶段就开始入手解决,使得土地的使用率提高。节能主要是利用蓄热等措施减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按照太阳的运行轨迹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风能等节能措施来减少能耗。

4)舒适原则

舒适要求与费用花费,资源占用和能量消耗一直都是互相矛盾的,尤其是在建筑建造、使用维护管理过程中。舒适原则不能以牺牲建筑的舒适度为代价,而应该以满足人类舒适要求为前提。

5)经济原则

项目的建造、使用和维护整个过程都相对比较复杂,它是一个社会组织体系问题。虽然高投入、高技术的建筑能够反映出人类科学技术的水平,但是并不是只有高技术才能够实现其的功能与品质。

3、设计理念

顾村共富社区配套服务中心项目便着重突出了功能、环境、便利的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3.1功能

遵循“便民,利民”的原则,本项目主要包括1#楼(托老所及内部办公用房);2#楼(社区用房及内部办公用房);3#楼(社区综合管理中心及员工餐厅等用房);裙房(储蓄所、便民店及综合服务等)。目前是顾村共富社区唯一一个较大规模的配套服务中心。项目主要由3栋6层和局部2层的裙房构成,力求打造一个地区级最完善的配套服务中心。

1#楼――托老所及内部办公用房

本项目的托老所为日托制托老所,位于1#楼的一层和二层,入口、走道、电梯、卫生间等均考虑无障碍设施,方便于老年人使用;功能上分别设置老年活动中心、健身中心及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用房。三层以上楼层分别是社区配套用房和内部办公用房。

2#楼――社区用房及内部办公用房

2#楼一至四层分别由社区配套服务用房,五至六层为内部办公用房。

3#楼――社区综合管理中心及员工餐厅等用房

3#楼一层为员工食堂,满足50人就餐,三至四层为服务社区居民的管理用房,五至六层为内部办公用房。

裙房――储蓄所、便民店及综合服务

裙房内设有储蓄所、便利店等适合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充分体现便民利民的原则。

3.2环境

力求做到每一栋社区配套大楼都享有良好的景观和视野,不仅在基地内部设计景观,还尽可能利用外部景观资源渗透进基地内部。

3.3便利

“以人为本”是设计中的另一特色。如何营造便利、安全、舒适的社区服务环境是衡量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从人的行为模式来看,人可以接受的步行距离是1公里左右,可以接受的行走时间为5-10分钟,那么就要求社区服务中心的覆盖面在方圆1-1.5公里范围内。

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贴近群众、方便百姓,使社区便民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布局合理,各种便民设施与城市景观相协调,实现服务功能的全覆盖。要让百姓达到生活便捷安全,服务完善健全,休闲健身就近方便,精神文化丰富多彩,社区治安安全有序,环境卫生整洁有序,从而全面提升居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

4、设计要点

4.1场地规划

场地规划是建设项目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设计师需要找到项目建设用地最佳的总体布局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场地的优势。

4.2交通组织

本项目主要出入口设置于联泰路,并在联谊路设置次要口一处,基地内一条主要车行道路串连所有功能组团,结合行道树种植,形成了对外界不良环境的双重屏障。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本项目设有地下机动车库,面积为699835m2,形成整个项目的主要停车系统,车库的入口位于主要出入口,出口就近次要出口,同时地面设有临时停车位和大型停车区。非机动车全部停在专设的非机动车区域。

本项目机动车总停车数165辆,地面7辆,地下158辆;机动车配比按:办公按101100 m2建筑面积,本项目内部办公面积6686.8 m2,即67辆;另增加75辆社会公共停车;社区配套增设23辆。非机动车总停车数118辆,办公按175/100 m2建筑面积配比。

4.3消防线路

道路结合市政、消防等要求设置的同时,地下一层设有一消控室,设有直接对外出口,疏散宽度及距离满足规范要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5000平方米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疏散楼梯不少于两个,且均为封闭楼梯间,疏散宽度和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设备用房设置在地下车库内,设备区块面积为300平方米。

4.4环保设计

项目的废水、污水、废气、噪声等采取以下措施。

1)污废水: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漏油后排出。地下车库地面冲洗废水,经隔油沉砂处理后排放。

2)废气:厨房排出之空气,应经油烟过滤器即水濂清烟器后排出,而垃圾房排出之空气应经过二氧化碳网型过滤器后排出以减少臭气向外扩散。汽车库废气歪适当高度排放。污水处理透气管至高空排放。

3)噪声控制:所有机房设备采用高效低噪音设备,在设备间四壁敷贴吸声材料,对设备管道做减振隔声处理。风道上按声源声级及环境或室内的要求。设置必要消声措施;选用优质不锈钢水箱、衬塑钢管、塑料冷水管;静音型和感应式冲洗阀。

4.5外立面设计

1)设计原则

为了使本项目区别与周边大量简洁现代风格的建筑项目突出差异性,本项目的立面设计风格定位为新古典风格,立面设计必须符合的功能特质,对于一个群体,必须遵守统一中有变化的原则,使整个项目是一个有机的有序地整体。

2)设计理念

体型活泼、富于变化、空间生动。我们在设计中运用细腻、精致的细部和协调的比例关系,强调建筑垂直向上的挺拔感充分体现古典风格的精髓,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在设计中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强调虚实对比,即为建筑内部创造了明亮、开放、健康的空间,又形成鲜明多维的视觉效果。

4.6平面及层高设计

本项目以六层为主,一层层高4.2米,二层至六层为3.7米,每栋建筑中设置独立的垂直交通。

4.7节能设计

本项目地处上海宝山区,地块建筑以公共建筑布置,在节能设计中分别按当地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

1)建筑规划布局规整,形体简洁,体形系数较优,可最大限度提高节能效率。

2)为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效率,外墙门窗均采用断热铝合金中空玻璃窗,玻璃幕墙上结合立面设计,设有开启部分,以减少空调设备运行时间,节约能源。

3)围护墙保温系统采用A级新型保温材料。

4)空调和非空调房间之间用轻质保温砌块墙和贴保温材料的楼板进行分隔,在楼板底设置A级新型保温系统。

5)建材的选用上,采用轻质隔墙,减轻建筑自重,节约结构构件用料。

4.8无障碍设计

本项目在下列范围进行无障碍设计:建筑基地、建筑入口、候梯厅、电梯轿厢、服务台、公共走道及各类配套服务用房等并设有残疾人专用厕所。地下机动车库布置无障碍车位。

5、结束语

建设项目的设计与建设,一直以来就是城市形象的焦点,应该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优势,充分融入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既满足城市规划的布局要求,又合理满足项目本身的用途,体现出一座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建筑。设计整体构思上,三项内容则要统一思考、统一安排,不分先后,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修订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7]《上海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GTJ08-7-2014)

[8]《养老设施建筑设计标准》(DGJ08-8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