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贫困文献回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贫困文献回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王佳珊(1990-),女,汉,吉林白城人,硕士,贵州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研究方向:评价理论与方法。

摘要:本文从贫困的识别、影响贫困的因素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对农村贫困问题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就贫困的识别而言,探讨了贫困从单维到多维的转变过程,着重分析能力贫困的重要性。就影响因素方面而言,选择更符合贵州省实际情况的因素进行分析。在评价方法上,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贵州省贫困问题。

关键词:能力贫困;生态贫困;数据包络分析

一、贫困的识别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尤其受到经济学领域的普遍关注。而贫困的概念也在人们的研究中不断深化,主要经历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以及 Sen提出的能力贫困这三个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指的是单一维度的概念,是指个体的收入低于其规定的临界值,即日常生活中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满足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情况。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而言个体所缺乏的日常生活必须资源。印度学者阿玛蒂亚森(Sen)在经济学领域最先认识到“能力贫困”的重要性,提出“能力贫困”的概念及理论,并因为在福利经济学上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个体贫困的原因是能力的缺乏。而收入贫困只是能力贫困的外在表现,其实质是不同阶层的人拥有的社会权利的不同,其基本可行能力受到剥削,导致与其他个体的差距。

二、贫困的影响因素

还需强调的是影响贫困的主要因素,我国对贫困影响因素的理论综述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生态环境脆弱论。汪晓文(2012)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自然条件、人口素质、生产资金、农民工就业、贫困文化这五个因素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认为自然条件与农村贫困关联度最大,联系最为紧密。陈南岳(2003)对我国居住在生态敏感地区的人口做一估计,认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不会低于80%,由此可见,生态贫困人口规模之大。(2)资本缺乏论。张车伟(2005)认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积累有因果关系,其资本的缺乏主要包括教育的不平等,营养的不平等,健康的不平等三个方面。刘修岩、章元、贺小海(2007)利用上海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的数据,分析教育与贫困问题的关系,采用两阶段Probit模型,得出的结论是教育对消除贫困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十分显著。(3)制度缺陷论。靳涛(2004)认为制度创新不足是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农地使用制度、户籍制度、农业税费制度和农村基层行政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张秋(2013)也认为制约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是制度贫困,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农民失去了致富的机会。(4)贫困文化论。胡鞍钢等人认为知识贫困是新世纪中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所以减贫要更多关注这方面的贫困。王子舟(2006)根据社会个体知识贫困衡量标准,分析指出我国知识贫困现象严重,对弱势群体的影响至深。

贵州省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地区,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为8006.79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是1.4%。贵州全省88个市(区、县)中,共有11个民族自治县,除玉屏以外,其余都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由此可以看出:发展滞后是贵州地区最大的特点。根据贵州贫困现状及特征,再结合上述国内学者关于贫困成因的理论,我们在考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还考虑从人力资本、人口素质、制度缺陷、贫困文化这几个方面来研究贫困问题。

三、研究思路阐述

本研究试图从多维角度考虑构建评价贫困的指标体系,并采用DEA方法研究贵州省贫困问题。具体而言,采用无输入的DEA模型评价贫困状况,构造DEA-Tobit模型探究贫困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提供参考意见。(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基金项目:“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Sen, A. K. Development as Freedom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魏权龄. 评价相对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和网络DEA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3]汪晓文. 甘肃农村贫困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实证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 2012,40(4): 137-142.

[4]陈南岳. 我国农村生态贫困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4):42-43.

[5]张车伟.人力资本与贫困地区的发展[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11:17-18.

[6]刘修岩,章元, 贺小海. 教育与消除农村贫困: 基于上海市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07,10:62-66.

[7]靳涛. 农村贫困的制度滞后分析[J]. 人文杂志,2004,1:18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