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变化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变化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3年6月第五十三次印刷的科粤最新修订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与2012年7月第四十八次印刷的科粤最新修订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相比较有何变化?只有教者善于仔细对比研究,从而窥探异同,揣摩编者意图,才能更好地“用教材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材例子功效。现笔者对以下几方面的教材变化进行分析

一p关于教材目录的变化

教材在目录中将“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的“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改为“物质组成的表示式”。这样一来教材中第87页的小标题“怎样用式子表示物质的构成”,也相应的改为“怎样用式子表示物质的组成”。这段内容第四十八次印刷的教材先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表示式说起,引出“分子式”的概念;然后再谈及由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中并不存在分子,故不用分子式,而用化学式表示这类物质,从而引出化学式的概念。而第五十三次印刷的教材,从宏观角度谈起,所有物质都是由一定的元素组成的。直接引出:国际上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作化学式。然后点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为简便起见,我们在课本上都统一称作化学式,不再使用分子式的叫法。这样编排逻辑严密而简明,学生不易混淆,容易理解接受。

另外,教材目录“学生实验活动记录和报告(专题)……153”改为“学生实验活动记录和报告”。

实验一 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 …………………………………………………153

实验二 氧气实验室制取p性质与物质燃烧的条件………………………………155

实验三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57

这样改变师生不但便于查阅教材,而且掀开教材目录就很清楚明了地知道上册化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哪些重要的实验。

二p关于教材“长话短说”的变化

1.教材第18页“长话短说”中增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的内容。这样能对“1.3物质的变化”一节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概括性归纳总结。

2.教材第41页“长话短说”中增加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这里分子的本质概念引得自然,学生容易理解,为今后学习化学知识p解决化学问题奠定基础。

3.教材第70页“长话短说”和78页“长话短说”分别增加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表示形式:A+BAB和ABA+B。这样增加表示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很容易从形式上来区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三p关于知识视窗的变化

1.教材第37页“知识视窗”中的标题“空气污染指数怎样读”改为“空气污染指数”。这样一来在原来内容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悬浮颗粒物――PM2.5污染的问题。介绍了PM2.5颗粒的主要来源及严重的危害。增加这一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引起高度重视,认识到防治空气污染是保护人类生存p保障社会发展的全球性大事,从而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对防止空气污染起积极作用。

2.教材第75页“知识视窗”关于汽车尾气的转化中有毒气体CO pNO和无毒气体CO2pN2都标注了中文名称。这样标注的目的是学生在未学习化学式之前若不标注物质的中文名称,学生很难知道符号所表示的物质。

3.教材第83页增加了标题为“几种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的知识视窗。这样不仅与教材第84页调查活动的内容紧密结合p自然衔接;而且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p二氧化碳灭火器p干粉灭火器”三种类型以及它们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知道了有关灭火器材。

4.教材第85页“知识视窗”通过列表增加了面粉p煤粉p氢气p天然气p石油气p一氧化碳六种常见易燃物的爆炸极限。这样增强了学生的了解与认识,防止在日常生产p使用和贮存时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p财产损失。

5.教材第131页“知识视窗”中图5~6石墨p金刚石p富勒烯p碳纳米管p石墨烯的结构图扩大后分别在各物质结构图旁标注字母ApBpCpDpE,这样结构图中的字母与图下面物质名称标注的字母一一对应,指示明确,便于阅读。

四、关于教材正文的主要变化

1.教材第33页中上部增加了“图2~5 氮气的特性和用途”。通过增加插图能培养学生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思维方法。

2.教材第37页上部原有这样一段话:空气污染的危害很多,如损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损坏地面设施,破坏文物古迹,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地球的生态平衡失调等。2013版将“产生‘温室效应’”删去,细细揣摩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无毒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产生‘温室效应’”不属于空气污染的危害。由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能影响环境,导致气候有异常变化。说“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危害实有不妥。

3.教材第41页在“长话短说”的内容下方增加了“图2~12分子聚集构成物质”。增加此插图对“长话短说”中“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不同的分子一定会构成各不相同的物质。”这两句话进行补充说明,能直观地看出不同的物质分子构成不同。

4.第四十八次印刷的教材第46页用我国晋朝的炼丹家葛洪在他所著的《抱朴子》中,有关于丹砂变化的记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两个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过程分析归纳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某些物质以及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而第五十三次印刷的教材第46页用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化学变化;同时结合氧化汞分解示意图来直观地分析归纳: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某些物质以及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样编排将抽象的微观世界直观化,学生容易理解接受。

5.教材在第70页“讨论与交流”的内容之后增加了一段文字,引出“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概念。这样便于理解本页教材下面“长话短说”中“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这句话。同时也为建立本章第三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中所涉及的“燃烧”和“自燃”的概念奠定知识基础。

6.教材第74页中的一句话“过氧化氢在有二氧化锰存在的条件下,能分解产生氧气”改为“在有二氧化锰存在的条件下,过氧化氢能更快地分解产生氧气。”这样改动,强调了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时能改变其反应速率,为在教材本页建立“催化剂”的概念,奠定较好的知识基础。

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分析,第四十八次印刷的教材和第五十三次印刷的教材虽然都是最新修订版教材,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编者独具匠心的编排变化意图。在教学中希望广大化学教师们坚持“教材研究”,分析教材变化,注意揣摩编者的良苦用心!从而使教材发挥其最大例子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