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移动学习提升课堂教学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移动学习提升课堂教学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变化的同时,也不断促进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改变着课堂教学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和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早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010年,《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融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支持个性化与开放式的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在数字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我校也从2011年开始开展“一对一”数字化移动学习的教学研究活动。

科研周试水,开启移动学习研究篇章

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自2009年开始建设颇具学校文化特色的“黄城根小学数字校园综合应用平台”。学校教师利用平台中的“教师教学”模块,方便地在校园资源库中查找、获取所需的教学资源,上传自己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在全校范围内有效地实现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优质资源库。学生通过“学生学习”模块,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不仅拓展了学习范围,也培养了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师生利用“评价系统”模块及时了解学习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校园博客”模块也是师生非常喜欢的模块之一,它让学校教育冲破了“围墙”的束缚,在时空上无限延伸。

为了更好地分享与推广我校数字校园的应用成果,在2011年的北京市西城区科研周上,我校与西城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联合举办了“数字化校园应用”专场。在专场活动中,我校通过一节四年级英语现场课进行了移动学习试水。学生使用平台电脑,查找英语单词词意、了解句子的大意;应用平板电脑的摄像功能记录练习活动的开展;应用平板电脑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相互评价。平板电脑这个孩子们心中的玩伴,在课上成了他们的学习伙伴,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空前高涨。平板电脑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更亮丽的色彩。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老师的教学活动也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无论是新知识,还是训练,都能够以非常有趣的形式展现。风格清新,手段先进。

学科研究搭台,移动学习研究伸展

移动学习试水成功后,激发了各个学科教师开展“一对一”移动学习课堂研究的热情。平板电脑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打开了一扇窗,教师们看到了教育改革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各学科移动学习开展方式探究热情持续高涨。为了满足教师们参与研究的需求,我们根据学校教学特点,逐步建立起适合学生成长的、立体的学习网络。

为了给移动学习开展搭建一个良好应用环境,2012年9月,我们对校园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原有班班通的基础上,搭建了校园的无线网络,实现了校园的无线覆盖。走近黄小的校园,无论在何处,都可以使用移动设备登录到校园网络上,了解黄小教育教学开展的最近情况。

教育信息化的开展离不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支撑,黄小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各学科老师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为了促进教师们对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2013年初,我们开始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库,征集、整理各个学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近600件。校本资源库的创建,不仅可以供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使用,还能为我校学生提供700G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家里也可以接受老师的学习辅导,完成家庭作业等。此外,我们充分利用北京数字学校平台资源,将数字化学习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个人,鼓励学生利用平台资源进行复习和强化学习,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并很快获得解答,充分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无线网络环境和数字化资源库的建成,为在各学科开展“一对一”数字化移动学习尝试铺好了“路”,装好了“货”,让应用尝试成为可能。各个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一对一”移动学习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3年6月,在接待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青海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班的活动中,我校数学教师展示了一节使用平板电脑的数学课。数学教师利用平板设备和软件的图形旋转、移动和摆放功能,让学生动手拆分图形,移动图形的边线,使原本较难理解的图形计算问题,很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降低了课程难度。

在各学科进行移动学习探究的基础上,我们还开展了学科间的整合尝试,探索学科间的相互协作。让学生通过学习,将不同的课程内容连接起来,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应用知识,会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先进的设备、优秀的软件,如何更好地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始终是我们的研究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尝试与探索,我们不仅看到了前景,也收获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希望在这条通往教学改革最前端的大路上,我们能越走越顺,越走越稳。

深化学科融合,探索学科联动优势

为了进一步探索利用移动学习设备,促进学科间的融合,2013年10月16日,我校与西城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科研室、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品德与社会教研室联合举办了以“运用移动学习设备,促进学科整合”为主题的现场会。

我们利用校内网络、平板电脑等资源,并打破学科之间的独立授课,整合学科之间的联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深度结合,寻找相近的学习点。信息技术课程制作“旅游相册”,品德与社会课程通过平板电脑拓展教学资源感受“祖国有多大”。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不只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而是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与品德与社会内容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学生在品社课上了解到祖国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信息技术课上进一步了解祖国各地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整理加工,制作成宣传册。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处理的技术,而且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品社课上学习的内容。这堂课就是一次信息技术学科和品德与社会学科结合的尝试,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帮助他们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展示自己思维成果。

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

从2011年开始的实验过程,有成果也有遗憾,但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在多学科的移动学习开展探索中,我们不断地思考着,技术究竟应该如果支持教学?平板电脑在各个学科中最佳的应用点是什么?平板电脑进课堂究竟会为课堂带来哪些改变?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哪些变化?为教师的成长带来的又是什么?技术究竟应该如何革新教学?……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

学校从2011年开始进行“一对一”移动课堂的教学活动尝试,我们逐步感受到现代技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巨大影响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等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新课程提倡的“双主”理念逐步落实,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也逐渐增强。经历两年的不懈努力,规划初见成效,但我们深知前面的路还很长,前行的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掌声,也会有质疑。但我们坚信,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会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研究的规划和设计,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参与到尝试活动中去,将“一对一”移动课堂真正融入我们的教学活动中。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教育集团 北京市西城区信息中心科研室 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