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几年来水利工程管理中频繁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干扰了水利工程的持续运作,降低了工程的整体效益,也严重威胁了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浅谈,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良对策,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管理;策略分析

1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认识不足导致管理滞后

计划经济时代时期,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已初具规模。当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对于当时的水利调控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一些基层水利部门仍深受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命令与指导思想的束缚,在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习惯性的处于被动调控地位,缺乏自主管理意识,过分强调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对自身经济效益认识和把握不足,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管理的完善。

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水利工程基础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得到进一步提高。但受“重建设、轻管理”思想的影响,一些水利系统并未给予后续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工程运行过程的监控和信息记录,造成信息不对称以及调控的不及时,大大降低了工程效用发挥的程度。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管理环节,作为技术设施的农村水利,往往是投入大、见效慢,容易被地方领导忽视。建设与管理的严重脱节,直接将管理工作架空,工程效益的实现成为空话;部分农民由于知识认识水平低、思想狭隘,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经常出现工程设备被毁或者被盗现象。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的扭曲认识将使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全面实现的目标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想。

1.2工程建设标准偏低,质量无法满足现展的需求

我国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兴建于上世纪的60、70年代,受当时建材、资金以及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标准较低,整体质量较差。加之,工程在30、40年的运行中未受到妥善的管理与维护,已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损坏与老化,工程的持续运行受到威胁,同样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隐患。例如,一些水库工程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表层断裂、基石软化、道管堵塞等现象,这些将影响工程预设效益的实现,更是经济发展与人民安全的重大隐患。

同时,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某些水库淹没区长期以来用电不缴纳电费,无限制地敞开用电,水利水电资产大量流失,致使由于资金不足造成工程运行与维护困难。

1.3工程管理资金投入不足,整体效益大大降低

水利工程的后续管理工作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大规模资金的支持。水利管理单位的在工程运行中的用费支出主要依靠水费收入,而水商品价格一直不到位,国家对于公益性支出的又不予补偿,水利管理单位运行管理经费紧缺。另外,受国家退伍军人转业安置政策的影响,造成水管单位冗员、机构臃肿、素质低下,资金资源与人力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使得工程管理经费进一步受到压缩。资金投入少成为水利工程管理顺利实施的瓶颈。税费改革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矛盾的恶化,国家经费投入与管理所需费用差距惊人。水利工程因资金投入跟不上,管理维护环节无法全面完成,工程毁坏速度加快,工程效益锐减,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充分发展,加剧地区间贫富差距,不利于全国经济健康发展。

另外,由于管理资金有限,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备。枢纽工程效益实现最大化必须依靠完备的配套设施的运行。但是,我国在工程设计与建设上往往存在“重枢纽、轻配套”的思想,缺乏整体观意识,使得工程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整体效益实现程度大大降低。同时,因一些预防性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工程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管理工作滞后于发展的需求。

1.4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权责不明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水利部门管理体制也应根据时事需求进行改革,以实现传统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现代水利的转变。但是水利部门现行管理体制出现人员臃肿、机构庞多、管理技术与手段落后,以及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等现象,造成工程管理不善,严重阻碍了水利工程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制约了水利的成功转型。

同时,水利工程作为综合开发和利用的公益性单位,其双重功能使得公益性与经营性界限模糊,其单位性质无法明确区分。这就造成水管单位定位不明,既不能享受应有的国家补贴,实行专款专用,又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经济核算、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实行现代企业运作机制。水利管理部门普遍反映出体制不健全,权责不明确的现象。部分水管单位责任主体不明,上下级之间和同级别单位之间权责并未实行严格的规定,造成管理无主、重复管理、管理冲突以及责任推委等现象的产生,影响了工程效益的优化配置和统一调控。

2强化工程管理策略分析

2.1统一思想,强化认识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作,其意义重大。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宣传和领导,统一思想,为工程管理和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持和组织保障。各有关部门需将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在项目生命周期中将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依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错误观念,形成建管并重的科学思想。作为管理主体的水管部门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依靠经济、技术等手段进行管理上来,摆脱经济时代行政思想的束缚,强化经济主体地位,着力研究和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新模式。在注重公益效益实现的同时,更多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刺激管理思想的转变与成熟,全面实现工程的整体效益。针对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水管部门与政府应加强合作,大力宣传水利工程的长久效益,并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统一地区认识,形成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正确认识,为工程的持续运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2信息集中处理,科学决策工程整改与修建

基于病险工程信息繁杂且数量庞大的现实,加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必须。水利信息化是指信息及知识成为水利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务成为整个水利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信息和智力活动对水利增长的贡献最大化的过程。简而言之,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水利上的系统运用。通过水利信息化将工程相关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和处理,简化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的过程,以科学手段对工程数据做出计算和评估,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统一管理,向现代化水利迈进。对于上世纪的质量不过关的水利工程进行信息化处理,将估计效益与修建成本相比,获得工程后续运行状况的最可靠评估,以实现最小成本换得最大收益的目标。同样,根据对工程最新情况记录和数据分析,做出科学的预测,将安全隐患减到最少。

2.3拓宽融资渠道,满足发展需求

首先,国家投资为主导。作为一项公益性工程,水利建设和管理资金来源应以国家投资为主导。国家投资一方面可保证工程的公益性,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或个人投资起到一定的带领作用。对于纯公益性的水利工程,国家应适当提供资金支持,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运行;对于社会和经济效益兼具的综合性工程,国家提供适量的辅资金。

其次,企业资金为主体。传统水利工程资金来源对政府的依赖性强,不可预测性大,项目工程资金完全到位难度很大。因此,实行水管单位企业化管理将成为缓解这一现状的重要手段。水管单位在接受上级管理单位的统一领导前提下,财务自得到放大,自主建设和管理的资金能力得以强化。这样不仅可以以市场竞争刺激水管单位管理模式不断优化,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因资金投入带来的权责不明现象的出现。

最后,个人投资为辅助。个人以股份制形式加入水管管理,不仅保证了有足额资金对工程进行定期养护和维修,而且对于水利财务起到了很好的监管作用,促进了水利工程正常有序的运行。

2.4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制,落实各部门权责

(1)强化人员培训,实施机构整改。针对水管部门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现实,政府、学校和水管单位实行合作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水利队伍的综合水平。另外,实施水利管理机构整改,精简机构,优化人员配置。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构体系,消除管理人员不落实无人管的现象。单位内部进行机制改革,实行事企分开,管养分离,使管理正规化、专业化,促使水利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2)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一方面,建立健全工作规程。结合实际考察,指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条例,分别对考勤、巡查、受理、考核、奖惩等作出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水管行政部门间的层级监督与相互监督机制。上下级之间实行监督与被监督,同级部门利用权利牵制进行相互监督,并设立社会举报制度,鼓励社会民众加强对水管部门的监督,促使管理流程的合法化、透明化。

3结束语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和处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新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下,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将水利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程管理上来,建立健全水利管理体制,确保水利工程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全面实现。进而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