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制造打败美国制造了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制造打败美国制造了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一项又一项中国经济数据成为世界第一,对中国经济的赞扬声不绝于耳。2012年11月,世界经合组织(OECD)了一份最新报告,最早可能在2016年,中国就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赶英超美”似乎“指日可待”。

但在众多第一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副“虚胖”的面孔。早在2010年,中国制造业就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将美国从霸占了110多年的宝座上拉了下来。然而庞大的数字,并不能填补我们与美国制造问的巨大差距与鸿沟。我们拿下了制造业产值的世界第一,却依然被美国制造远远落在身后。

大而不强的代工厂

2010年,中国粗钢产量6.2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3%;水泥产量18.6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60%;化肥产量占世界35%,化纤产量占世界42.6%……这一系列耀眼的数据,都证明着中国制造的确成了世界冠军。

中国制造业的扩张并没有停滞美国制造业的增长,美国制造业在近30年来产值一直在提高,按照等值美元计算,今天的美国制造业的产值几乎相当于1972年产值水平的2.5倍。美国制造业对于全球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份额,在过去三十年间也仅仅出现了微微的降低。

此外,中美制造业虽然产量相近,可效率上却差距甚远。来自美国研究机构HIS的数据,美同在2010年的制造业产出仅略低于中国0.4%,但美国制造业只有1150万工人,而中国制造业雇用了1亿人,美国的劳动力生产率比中国高近10倍。

除了份额大和效率高外,美国制造业的强大还体现在品牌上:波音飞机、苹果手机和好莱坞电影等都已经成了美国的代表。

反观中国制造,除了低效率,还患有质量低、严重依赖外资的“病症”。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有三分之二依靠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是进口的。生产设备不是自己的,生产的产品同样很大一部分也不是为供给国内需求。中国其实难当“世界工厂”,最多只能算作“世界头号代工厂”。

面向未来的美国制造

虽然在数据上超越了美国,但在技术上,美国制造业仍遥遥领先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国。最近十年来,制造业的领军技术几乎都出自美国: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AI)、3D打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而最难能可贵的是,美国让这些看似科幻的技术都已从实验室走到了实际应用中。

Willow Garage、iRobot和9th Sense这样的公司已在出售机器人开发包;多家开源网络社区则在开发更加先进的智能应用;苹果的Siri和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甚至已经开始了商业化的脚步;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全电动跑车借助机器人和AI技术的力量在美国已开始实现工业化生产。

而新技术的应用,对劳动密集型模式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比如英特尔,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生产芯片,其劳动力成本都不会超过全部成本的十分之一。未来,这样的公司一定会越来越多。有人判断说,不久之后,就将会听到中国人埋怨美国的3D打印技术抢了他们的工作机会。

更悲观的是,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很可能在几年之内化作泡影。波士顿咨询集团就指出,中国工厂工人的成本2000年只有美国的3%,2010年提高至9%,2015年将会达到17%,而到2016年,美国与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之差将收窄至7美分每小时。再考虑其他因素,如美元对人民币升值、运费、税金及美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等因素,5年内“中同制造”的优势将会不断削弱。

来自另一家咨询公司艾睿铂的预测更是认为,到2015年,如果加权各项因素,针对美国市场,在中国产出1美元制造业产品的成本将和美国持平。

看好美国的制造业前景,也似乎成为了很多高管和投资人的共识。资本上,40%的制造业高管更看好美国,投资人也开始调转方向。

2011年,美国制造业新增23.7万名就业岗位,制造业投资恢复明显。全球最大的挖掘机和推土机生产商卡特彼勒正在将部分产能搬回美国,高端耳机制造商Sleek Audio已从东莞撤走,福特公司也宣布将把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

过去,中国制造难以阻挡美国制造的攻城掠地,现在,我们也无法逆转美国制造回流的趋势。更残酷的是,中国经济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远大于美国,我们似乎还没有办法来承受这即将到来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