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跨文化交际下的文化差异探究与英语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跨文化交际下的文化差异探究与英语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强,我们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历史、军事、观念等的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交际差异的出现。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对外语教学有何启示?本文对造成跨文化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并由此提出了外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希望能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差异;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46-01

跨文化交际既指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之间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联系。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强,我们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历史、军事、观念等的差异,导致了文化之间的诸多摩擦,所以,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交流中作用举足轻重,值得好好研究。

一、跨文化差异的原因探究

(一)价值取向差异:人们的交际能力、言语行为等是受文化影响的,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核心的价值观。正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才有了文化中用以判断善恶、美丑、好坏的标准。这也是人们的处世、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人们崇尚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而西方人则认为一切有上帝在掌控,人们所做的一切都逃不过上帝的眼睛,在启蒙运动后,西方开始推醒人本主义,强调重视人的自身价值。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人们普遍重视“大”,强调大局为重,凡事必须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并以这种传统观念教育下一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推崇个人进取精神。人本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二)历史文化差异: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形成,由于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历史文化不同的往往使人们对同一事务抱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以“龙”为例,龙的文化涵义大体有三,一是人神通天的助手和坐骑。《韩非子・十过》记载: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大戴礼记》记载: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帝喾则“春夏乘龙,秋冬乘马……”这些明显的表示出古代先人的神人乘龙观念。二是掌握云雨菏泽的神兽,《周易・乾卦》中有言:云从龙,风从虎。在神话中,有条叫应龙的龙不仅靠着自身行云布雨、掌握河泽的能力,帮助黄帝大败蚩尤,还助治水的大禹一臂之力。三是显示吉祥灾难的灵物。古人认为,如果统治者顺应天意,那么就会风调雨顺,奇禽异兽也会出现显示天意。这些奇禽异兽,主要就是指龙、凤、麒麟等。几千年里,龙图腾、龙信仰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代表着巨大可怕的怪物,一般带有邪恶的意味,与东方的瑞兽完全不一样。在英美的很多词典中,对dragon的定义是:一种想象中的特别凶残的动物,像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和利爪,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嘴能喷火。所以,在西方人的观念中,龙是可怕的邪恶的生物。

(三)地理文化差异:地理文化,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形成的自然气候、水文、土壤、饮食及其他。在英国,如果有人说:“这里太热了,能不能开开窗子?”时,不要惊奇。英国是海洋性气候,温暖的气流围绕着四季。所以,在英国,室内的气候比室外的气温低,在冬季,为了让屋里暖和点,人们会打开窗子让屋内的温暖气流流入。而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如果有人要求打开窗子,其意若不是屋子里太热了,就是屋子里太闷了。

(四)民族习俗差异:民俗是一个国家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它与那个国家的世俗文化息息相关。以相互问候为例,不同民俗下的问候,也许在本国行得通,在他国就成了不礼貌的标志。在中国,人们见面时经常会问:“你吃饭了吗?”或者“吃的什么?”这在中国无可厚非。可在英国,这种问候会使得谈话无从继续,对方也许还以为是在侵犯他的隐私。在中国,当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时,很多中国人会习惯性的回答:“哪里哪里。”而这话到了不懂中文的外国人的耳朵里,反而会给对方造成一定的困扰,令其百思不得其解了。

二、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以上的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这些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转变外语教学观念:语言反映着文化,文化又渗透于语言之中,语言和文化是互相联系的统一体。学习语言必须要触其文化,将语言与文化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的学习都是行不通的。然而,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通过教师的语言能力实现,而且偏重语法与词语的教学。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尝试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中国大陆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对词汇和语法的传授上,而且教师多占主导地位,久而久之,枯燥的教学环境不禁会使得外语教学乏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并充分利用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或英语角,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要想获得外语文化知识,广泛阅读是不断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语言的应用里,文化的因素是不可以忽略的。作为语言的学习者,我们在学习他国的文化的同时,也应把握好自己的文化,加强中西之间文化交流。在语言教学中,也应加大引导学生了解他国的力度,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更好的投身于英语的学习。

参考文献:

[1]Thomas.J.1983.Cross -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Applied Linguistics4,2 :9111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1).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高宝虹.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M].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6]周永亮.华夏文明延伸之谜[M].北京:文艺出版社.199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