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来的,主要是指以“减量化、废弃物再资源化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的“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要求将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促进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于是循环经济理念获得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二、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资源富集的地区,在经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采取的多是资源换发展的战略,随着这种粗放式经济的负外部性作用加大,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破坏、生态的恶化等情况的相继发生。

(一)资源丰富,综合利用水平低

我区资源储量较为丰富。我区煤炭资源分布比较集中,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截至2007年7月,全区已查明煤炭资源矿产地445处,查明和预查煤炭资源储量达到6583.4亿吨。2007年下半年,内蒙古又陆续在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等地发现了几处储量数十亿、上百亿吨的大型煤田。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集中在鄂尔多斯市地区。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3.8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2.11%,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天然气田是迄今我国发现的为数不多的陆上特大型气田之一。除了当前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常规能源以外,我区还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我区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最为10.1亿千瓦,其它如太阳能、生物质能、工业有机废水等资源也非常丰富。

从总体看,资源综合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2005年我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吨标准煤,万元CDP用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低于全国近5个百分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空间较大。

(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但环境压力仍然很大

我区加强污染源治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取缔、关停“十五小”重污染企业3642家,有效地控制并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废弃物的处置率与综合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2005年全区工业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去除量26.88万吨,比“九五”末期增加19.6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66.6%,增加1.5个百分点;生活污水处理率为43.7%,增加14.0个百分点。2005年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去除量20万吨,比“九五”末期增加0.9倍;烟尘去除量1093万吨,增加1.4倍。工业粉尘去除量123.1万吨,增加1.1倍。2005年全区工业固废排放量62.5万吨,排放率0.8%,固废综合利用率40.1%。与“九五”末期相比,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增加19.2个百分点,排放率减少2.6个百分点;200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3.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42.7%。

“十五”期间我区的工业废水、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快速增加趋势,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仍较为突出,部分城市地下水存在超标情况,多数监测河流、湖库水质超标,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在目前的工业快速发展阶段,我区的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2005年,全区废水排放量56241万吨,与“九五”末期比较,增加了21.8%。其中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1274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24967万吨,分别占总量的55.6%和44.4%。废水中COD排放量29.7万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COD排放量14.2万吨,占总量的47.9%,工业废水COD排放量15.5%万吨,占总量的52.1%;同“九五”末期相比,COD排放量增加15.6%。

2005年,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145.6万吨,比2000年增加1.19倍,其中工业排放量129.6万吨,生活及其它排放量16.0万吨,分别占总量的89.0%和11.%;烟尘排放量77.8万吨,增加0.61倍,其中工业排放量60.3万吨,生活及其它排放量17.5万吨。分别占总量的77.5%和22.5%;工业粉尘排放量45.6万吨,增加1.59倍。2005年,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75.1%、烟尘排放达标率63.4%、粉尘排放达标率24.2%,分别比2001年低5.8、19.3、34.3个百分点。我区目前在工业废气污染防治上的投入,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放慢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速度,还不能完全有效遏制排放量的增加,工业废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2005年,全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363万吨,比“九五”末期增加2.1倍。工业固体废物中产生量较大的是尾矿、煤矸石和粉煤灰,分别占总量的32.9%、28.7%和16.4%。

(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初步建立

经过“十五”时期的建设,能源、重化工产业初具规模,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一些骨干企业技术装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壮大产业的过程中,从企业、工业集聚地区和典型区域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循环经济实践,在不同层面积累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围绕煤炭产业,形成了“煤―电―化工―建材”、“煤―电―冶”、“煤―电―粉煤灰―氧化铝”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农牧业领域,优化种养区域布局,建立了种植业―养殖业―沼气―生活用能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工业生态园区的实践,促进了我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建设的工业生态园区有蒙西重化工、包钢、包铝、乌兰水泥、托克托、科尔沁6大循环经济示范区。

三、对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一)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

依法推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认真实施我国已经颁发的《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相关法规,加快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准规范及相关制度,制定《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条例》,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扭转“守法成本高,违法风险小”的局面。

回收废旧资源再生利用虽然比使用现成的成本高,但它能够产生很大的环境利益和社会长远发展利益。如:采用循环经济理念,可以摆脱传统末端治理的成本,(即减少了污染和废弃物的排放少了污染物的处理费用节省了许多有限的资源)。由于其存在着很强外部性,因此环境和社会效益应得到计量和相应的补偿,为此应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和制度。同时,应制定城市

垃圾处理、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管理条例,明确应达到的标准要求,处理的技术规范,处理企业的责权及监督部门的责权,也就是加大污染企业,单位的负外部性成本,从而有效的调动全社会的环境保护积极性。

(二)改造管理方法,加强环境监测

首先,环境监测要转变观念。通过数据分析和特定的环境背景、因素的相关性讨论,研究环境的变化规律,形成综合分析成果,完成环境监测数据向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升华,使环境价值得以实现。其次,要注意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根据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和需求,有重点、有目标地培养、引进相关学科的高层次人才造就一批开拓进取、尽责尽业、乐于奉献的学科带头人,同时实行持证上岗,以提高检测人员的入围门槛。

(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一方面要实施技术跨越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努力突破制约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引进核心技术和装备,同时努力的学习国内外循环经济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加大资金投入

环保投资被国外学者喻为“第四产业”,有着巨大的综合效益,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环保投入占该国或地区当年GDP的5%以内,那么,增加环保投资所带来的效益远远高于所增加的支出。政府在增加对环保投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还需政策对可再生资源行业的扶植,以此大大提高企业对这行业的投资热情,从而使这一行业的资金供给增加。政府要利用国债资金和财政预算内资金,加大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活动。

(五)加强循环经济发展宣传

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结合起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废旧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工作,引导人们进行绿色消费。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把循环经济更好的落实,让媒体、法人、市民的监督来约束企业行为。

(六)发挥政府协调和监督作用

循环经济关乎全区经济的整体利益,关乎我区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的建立,关乎我区作为我国生态屏障的作用。尤其是企业行为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主,容易利用监督的漏洞,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各级政府有必要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