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老年人用药安全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老年人用药安全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年人用药时,有必要了解其生理功能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才能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和确保用药安全。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脏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此类药代动力学行为的改变,又直接影响组织尤其是靶器官中药物浓度和有效药物浓度维持的时间,从而影响药物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制订老年人用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因人施药,使之能获得最佳疗效和最少不良反应。

老年人生理特点

因自然衰老,机体各个器官功能状态、生理机能发生变化,表现为“四少”:细胞数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组织局部血流减少,血浆总蛋白减少。

神经系统:老年人神经系统常有病理变化慢发展,使之功能减退甚至丧失,出现对近期记忆力受损逐步发展至痴呆状态。因记忆力减退可以引起错服、漏服、不定时服药。

消化系统:衰老时味觉减退,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胃液pH 值升高,肠黏膜表面积减少,肠蠕动减慢,均可影响药物吸收,生物利用度大大下降。老年人肝功能减退,利多卡因、氯霉素、普奈洛尔、洋地黄毒苷等在肝脏代谢的药物可导致血液浓度增加或延缓消除。

心血管系统:衰老时心室顺应性受损,心肌细胞收缩力减弱,因血管硬化外周阻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主要是每搏输出量减少。位于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反射敏感性降低,从而出现性低血压。

泌尿系统:衰老时肾脏重量减轻,肾单位的数量减少,影响药物的排泄,药物的血液浓度增高,药物由机体清除延缓,半衰期延长。

免疫系统:老年人胸腺萎缩,胸腺激素分泌减少,细胞功能下降,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β细胞的能力衰退,致使老年人易患感染、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

血浆蛋白:老年人血浆蛋白随年龄增加而减少,青年人为4%g,而65~70岁者可减至3%g左右。应用几种药物时,由于竞争性结合,对药物血浓度的影响较年轻人更大。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药物的吸收:药物吸收是指药物未经化学变化而进入血液的过程,胃肠道环境或功能的改变可影响药物的吸收。老年人胃黏膜萎缩及胃壁细胞功能减退,胃酸分泌减少,可使一些药物的排泄加快,致使其血药浓度降低而影响疗效。又如老年人因胃肠黏膜萎缩,肌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弱,胃排空速度减慢,使药物进入小肠延迟,药物在小肠中的吸收也减慢,可使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等的达峰时间延长,血药峰浓度降低。由于老年人心输出量减少,胃肠道血流量也相应降低,某些药物的吸收也有可能随之减少。由于胃肠道体液量常随增龄而减少,可使一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如机体的组成成分、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及药物与组织的结合能力等。药物的分布不仅与药物的储存、蓄积及清除有关,同时也影响药物的效应发挥,由于老年人细胞功能减退,体液总量也随增龄而减少,且细胞内液较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人体脂肪组织也随增龄而增加,非脂肪组织都随增龄而减少。20~60岁,体液总量无论是绝对值或百分比均减少约15%,男性脂肪组织由18%增至36%,女性由33%增至48%。因此老年人体内药物分布的特点是: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加。

药物的代谢: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随年龄增长,肝脏也发生多方面改变,以20~80岁肝脏重量减轻约35%。肝血流量从30岁后每年减少0.3%~1.5%,超过65岁减少达40%,老年人肝微粒体酶活性下降,都可使某些药物代谢和清除减慢,半衰期延长,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都增加。

药物的排泄:大多数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均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功能状态直接影响药物的排泄。老年人肾实质重量减少,肾小球的表面积和近端肾小管长度和容积都减少,肾血流量亦随年龄增加而下降,65岁老年人的肾血流量约为年轻人的40%~50%。肾小球滤过率自20岁后每10年约减少6%,尤其在50~60岁下降更明显,肾小管分泌功能亦随增龄而降低。由于老年人肾功能的改变,直接影响药物在肾脏的排泄,致使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血药浓度升高,消除半衰期延长,因此较非老年人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用药原则

据统计,我国每年5000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例的入院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其中重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老年人较一般成年人高3倍以上,老年人合理用药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明确用药适应证:只有诊断明确,才能对症下药。但对老年患者的诊断有一定困难,如仅根据一些表面的现象下结论,甚易导致错误用药,可能因严重的不良反应而治疗失败。医生给老年人用药时应权衡利弊,确保用药对患者有益。

应考虑用药的必要性:避免用药超过5种。用药过多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老年人有许多不适,可通过生活调理来消除,有许多疾病,可以通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干预来治疗,而不必过多求助于药物。除急症与器质性病变外,应尽量少用药物。要具体分析老年人现阶段的病情变化,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进行治疗,如需使用多种药物时,待病情稳定后遵守5种药物以内的原则。

用药剂量要小:在减轻器官负担,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原则上,老年人用药量应当小,根据病人的健康状况、疾病轻重、体重等考虑用量。

注意密切观察:仔细评价药效,在老年人用药期间应注意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知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发展,该两种情况的处理截然不同(前者停药,后者加药)。对于正在服药的老年人,如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是我们应采取的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值得重视。当怀疑药物不良反应时,可以在监护或密切观察下停药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