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影响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影响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是学校德育资源的一部分,以道德修养;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等为内容的德育价值取向,既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载体。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的认识和青少年德育现状的分析,得出应该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指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指导青少年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传统文化 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

【摘要】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是学校德育资源的一部分,以道德修养;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等为内容的德育价值取向,既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载体。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的认识和青少年德育现状的分析,得出应该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指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指导青少年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传统文化 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

文化的内涵是指人们对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做出解释的整套思想体系,及这种思想体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人生方式的渗透与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博大精深,意境悠远,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

吸取借鉴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心和价值观的优秀思想,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传统文化优秀思想是德育资源的一部分,德育资源是德育价值取向实施的条件和保障,有效的德育价值取向需要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作为支撑。德育价值取向内容包括重视道德修养;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等。它既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载体。那么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1对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的认识

1.1重视道德修养 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以道德作为人的根本,一贯追求人的道德完善,将完善道德人格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和最后归宿,并将其视为个人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根本与基础。道德完善本质上并非仅仅指个人道德品格的成就,而是内在地包含着把个人的追求与人类的追求和完善结合在一起,提倡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似及人之幼,只有把自巳奉献给人类社会、把个人的生命融入人类发展完善的事业之中,才显示出生命价值的崇高、伟大与永恒。这种理想人格有着极强的现实感和使命感。

1.2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

据《论语》记载,孔子为宣传自己的学说,一生奔走列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种自强不患的精神,源于对人类的高度自尊和对未来的坚定自信。有了这种精神,就不会被任何艰难险阻吓倒,反而愈挫愈勇。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独立自主、孜孜不倦、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诚挚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的整体主义思想,都源于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1.3歌颂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它由血缘亲情衍生、演绎而来,孝悌即为仁之本,其泛爱思想是血缘亲情的扩张与舒展。

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由此凝结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形成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仁者爱人,仁要求人们在处理人己关系时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为仁之方在于取譬于己、推及于人,在把握、调节人际关系时将心比心,由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他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同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要推已首先须正己,使自己的思想品质符合道德、符合仁爱,成仁然后可以行仁、爱人。

1.4爱国意识。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能满足自己的利益上和需要,人的才能方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传统文化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求全社会承担促进国家兴盛、挽救民族危亡的责任,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关键时刻当舍身为国。孔子强调“杀身成仁”,孟子主张“舍生取义”,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活着,而在于它所蕴涵的道德价值,为义而死,就死得其所,传统文化中的义,就是社会整体利益。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漫长历史中,出现过无数为了国家民族根本利益抛头颅、洒热的英雄儿女。

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所蕴涵的青少年德育资源举不胜举,以上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艰苦朴素、尊师敬贤等。在青少年德育中,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赋予新的内容,使其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辉。[2]

2青少年德育教育现状

德育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校改革方面,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冲击。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也受到挑战,青少年德育价值呈现出多元化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德育教育内容政治化、形式教条化,人文素质弱化。其次,价值选择“自我化、趋利化、短期化”,基础知识不牢。最后,道德认知与行为的不和谐。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势在必得

针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的种种误区,应该把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提上日程。德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以经典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作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重要发展路径。用传统文化去建构青少年的品德美,用传统文化去培养青少年的才能美,用传统文化去铸造青少年的行为美。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形成道德行为规范,最终是我们的教育培养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

3.1搞好校园文化,营造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传习和普及要自觉服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并突出符合时代要求和校园精神。而对于传统文化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承受、不知反思地接受,以至于背上了传统文化的包袱,应该培养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中华民族健康的传统文化心态。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一部分,并以之指导实践。

3.2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和谐和刚健有为。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可以充实到德育中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创现实主义创作先河。出现了一大批反映劳动人民活、追求自由民主和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还有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文天祥、史可法;捍卫真理、以死明志的屈原、闻一多;忧国忧民的杜甫、范仲淹。抓住这些人物精神的闪光点,激励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3.3将德育融入生活中去。

赋予它以新时代的内容,发挥儒家德育思想的积极因素。让德育真正与个体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中去育德。重视社会实践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系统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还要有身体力行的机会,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且从参与的各项服务活动中,体会个体在社会中地位的重要性,使他们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能积极关心别人关心家庭、关心社会。只有这样,真正促进学校德育效果的提高,才能真正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

3.4强教师队伍身教师范的工作。

传统文化中的身教示范虽多针对统治者而言,但其提倡身教示范的思想对教育者无疑是有益的。值得我们汲取。德育工作者,是教师队伍的一部分,是为人师者。由于德育的特殊性,德育教师的自身品德要求无疑要比其他教师高。德育教师不仅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在的德育队伍离这个要求相差甚远。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要从政策上、社会舆论上、培养教育上及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面做工作。德育工作者自己一定要加强自身世界观的改造,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做出表率。

总之,通过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同时,还要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的东西融入到青少年的人格之中,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质量,以此来指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保证青少年正确价值取向的树立。

【参考文献】

[1]程京武,卢宁.对构建以传统文化为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8,(5):119.

[2]张会英.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6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