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治未病”思想对防治脾胃病变的指导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治未病”思想对防治脾胃病变的指导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治未病”思想对防治脾胃变的指导意义。方法:归纳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当代研究成果对治未病”思想防治脾胃病变进行探讨。结论:防治脾胃病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体现“治未病”思想的一个关键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防治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脂肪肝等脾胃系疾病时,时刻贯彻“治未病”思想,以期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关键词:治未病;脾胃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685-03

收稿日期:2010-11-19

作者简介:刘凤斌(1963-),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疗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杂病。

“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对于疾病防治原则的最高概括,对于提高疾病的临床诊治效果意义巨大。随着当今社会竞争与压力日益增加,疾病谱以及医学理念亦随之发生改变【sup】【/sup】[1-10],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sup】【/sup】[11-14]转变,人们对疾病的要求由单纯治愈向更高健康层次发展,“治未病”思想进一步凸显其重要性,如何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临床便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1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形成与内涵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古代医家提出的疾病防治原则,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伤寒杂病论》及《难经》等亦对其有着具体的阐述,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对其加以深化补充,如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和“已病”等阶段,清叶桂《温热论》有关“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等,均对其作出了精辟的阐释。总而言之,根据文献记载以及个人理解,“治未病”思想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未病先防 扶正御邪

疾病的发生总离不开一定的病因,对于疾病的病因,《灵枢・百病始生》记载有“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也”;《金匮要略》中亦有“千般难,不越三条”的描述;宋代陈无择的“三因说”更是明确指出了病因在发病中的重要性。但同时亦不能忽略了人体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未病先防”即是要求我们遵从“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教导,主动避开有害的致病因素,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变化,平素要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加强身体锻炼,主动地全面地调摄形与神,以期身体健康,正气充足,足以抵抗病邪。

1.2 见微知著 及早诊治

疾病发生之前常会有一些先兆的症状表现,如金元医家刘河间论治“中风之发生多以拇指麻木为先驱症状”等。在日常生活中,见微知著显得格外重要,譬如说某些传染病,一旦我们及早察觉到其早期表现,完全可以通过保护易感人群或切断其传播途径来达到防治的目的,如“非典”时期的对已确诊或可疑者进行隔离治疗,以减少其传染给他人的几率,同时进行积极地早期干预以延缓病程的进展和改善病者的预后等。《内经》中:“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正是“见微知著”重要性的真实体现。

1.3 既病防变 防邪深入

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有一定的传变规律可循的,所谓的“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均是其经典的诠释。比如临床上感受温邪的病人,最初往往表现为以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等为主的卫分证,或以发热不恶寒、口渴、汗出、心烦及尿赤等为主的气分证,若在此时及早给予疏风宣肺清气之品,则往往病解而向愈,不仅可控制病邪的蔓延,而且亦可避免正气过度耗损,以利于正气驱邪外出,机体恢复健康;反之,若因循失治,则病邪步步深入,进迫五脏,导致正气衰败,病情恶化。因此,在临床诊治疾病时,如能准确地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提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正如《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言,何愁疾病不愈。

1.4 病后调理 以防复发

《素问・热论》云:“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即是明确指出了疾病向愈之后调理的重要性。譬如说临床上痰饮病的论治,遵“当以温药治之”后,病即有向愈之象,但仍缠绵难愈,究其原因不外乎病后调理及护理不当;痰饮之形成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气化不利,同时水为阴邪易伤阳气,加重此病理过程;因此只有时刻注意穿衣避风寒等以顾护机体之阳,禁食生冷寒凉之品,避免伤害机体已损之阳气,宜食温和暖胃之品以健运中焦之气,以利于机体行气化水、阳复湿化,疾病痊愈而解。总之,病后机体多正气极虚,邪气未尽,合理饮食,调理脏腑,以达阴阳协调,是防治疾病缠绵难愈及复发的必然选择。

2 脾胃与“治未病”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脾胃与“治未病”关系密切。具体而言,可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脾胃为后天之本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人之生,全赖五味所化之精气,而脾胃之运化吸收功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以资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供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所用;其次,脾胃主运化水湿,可与肺,肾,膀胱,三焦等脏腑相配合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再次,李东垣《脾胃论》所言之“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邓铁涛教授之“内在元气充足,则疾病无从发生”等观点,亦强有力地体现了脾胃对于机体的重要性。总之,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体之正复驱邪,疾病向愈意义重大。

2.2 人以胃气为本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记有“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如清叶天士“留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等,均指出了临床上治疗疾病时应以顾护胃气为要。胃气是机体健康的体现,胃气旺盛又是疾病康复的关键所在,即所谓“得胃气者昌,失胃气者亡”。脾胃若能健运,病者则可吃药和进食物,方可使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得以充足,以利于机体驱邪外出;病后初愈,症状多消失,但大多正气虚弱余邪未尽,此时如不小心顾护胃气,极易病复,缠绵难愈。

3 “治未病”思想对脾胃疾病防治的指导意义

中医药在脾胃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始终贯穿健运脾胃、顾护胃气的治疗原则,充分体现“治未病”对脾胃疾病防治的思想,现就以下疾病举例说明之。

3.1 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综合症,主要表现是胃肠道的相关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以及排便习惯改变等,同时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而且确无器质性病变。该类疾病临床上非常常见,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而且对医疗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我们在社区和临床实践中以“治未病”思想指导该类人群,将会极大地减少其发生与复发。首先在饮食上,要饮食有节,《内经》有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亦云:“因而饮食,筋脉横解,肠为痔”,即是指平素饮食不可过饱过饥,抑或过于膏粱厚味等以致五味太过或不及而发生病理现象;更要根据“顺时养生”,春季属肝,主风,应该慎食辛辣发散之品;夏季为炎热之季,可食少许解暑之物,但不可过于寒凉,以防败胃;秋属燥,宜食甘凉生津之品以资胃阴,不可过食煎炸之物;冬季主寒凉,宜食温热之品,以温运助脾行运化之职。其次在情志方面,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等,要求个人排除私心杂念、不患得患失、不贪求妄想等;同时要顺时调畅情志,如春天宜条达舒畅,夏天当充实,秋天宜内收,冬天宜藏而不露等,以使七情不可太过,以免伤及脏腑而发生疾病;最后在劳作方面,要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正如《内经》所言:“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亦可运用中医传统之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强体之术,以抒发机体阳气,帮助脾胃运化功能。

3.2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临床多以胃部受寒、饮食不节和情志不畅引起者多见。又因其常病情反复,病程较长,据中医学“久病多虚,久病入络”之理论,可知该病多兼见虚证和瘀象。因此临床上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对于该类疾病的论治,要时刻注意保护正气,不可过于攻伐之法,以免更伤正气,加重病情,同时对病久者可酌加活血化瘀之品,以防病邪深入血分,以期使病邪在卫气分而解。另外,对于胃部受寒患者要时刻注意保暖,春秋换季之时更应注意着装以保暖,同时少吃瓜果生冷之品,如若稍感胃寒之感,可即饮生姜水等温胃之品;对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的患者,首先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宜进食清淡容易消化之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高粱厚味、生冷等食物。对于情志不畅之病,要着重调摄情志,方中宜加大疏肝理气解郁之力;对已或未现虚象或瘀象之慢性胃炎病人,可酌加四君子汤以益脾胃之气,或三七、丹参、蒲黄之品以活血化瘀;适度活动亦不可或缺,具体而言类似与上文功能性胃肠病的防治之法,不再赘述。

3.3 脂肪肝

我国人群中罹患肝病者众多,而其中脂肪肝更是常见。中医学所论之肝与西医在解剖学上无差异,如《医学入门》云:“肝之系者,自膈下着右胁肋,上贯膈入肺,中于膈膜相连也”;但在生理功能而言,二者差异颇大,其中西医认为肝属消化系统,主要参与三大代谢,而中医更加倾向于消化吸收功能主要与脾有关,肝有主疏泄而助脾之健运之功能。临床上脂肪肝等病人往往表现一派脾虚不运之象,如倦怠乏力、肢体困重、腹胀便溏等,亦有胁痛不舒等肝经症状,因而可认为脂肪肝多为肝脾同病,又以脾病为重。临床上对于肝病的防治,最早见于《难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其脾气,无令受肝之病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亦云:“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此亦明确指出肝脾多相关发病,因此“治未病”思想在肝病诊疗中的地位显得更加凸显。肝脾之关系具体可理解为:肝主疏泄以助脾运,脾主化源以资肝体。具体而言,肝主疏泄而为藏血之所,脾主运化,位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血生化之源。《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土得木而达”,肝木得疏有助于脾土之健运,脾土健运则肝血充沛、疏泄正常。若脾虚不运,湿浊内生,湿邪郁久化热,肝胆疏泄失常;或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肝之阴血亏虚,血败而不能华色;或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停,脉络受阻,结而成块;久病脾虚及肾,而致脾肾两虚。若肝气瘀滞,木旺乘土,或肝木虚弱,不能疏泄脾土,均可导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湿热病邪反复消长、缠绵不清,出现倦怠乏力、肢体困重、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口淡无味、甚至全身浮肿等表现。由此可见,肝病发病多肝脾相关,如能在肝病的治疗与调护中,时刻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把握肝脾相关原则,健脾运脾以养肝,疏肝柔肝以助脾运,则收效甚佳。脾虚存湿,当健脾运脾,但切忌过于滋腻、急于求成、急于峻补,而应以平和之药缓图之,同时还要注重消导和胃,可用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等健脾消食和胃。山楂味酸入肝而不敛,既可消食运脾,又能活血化瘀,且化瘀不峻而不伤正气;麦芽消食健脾和胃并有疏肝养肝之效,而无柴胡劫肝阴之弊。由此可知治疗脂肪肝等需重视“实脾”之法。对于肝病患者,实脾可以提高病人之正气,防治疾病进一步传变;同时,调理脾脏可以促进精微化生,以资肝体助肝用,促使疾病向愈。因此,“实脾”之法实为脂肪肝诊治中“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邓铁涛教授对于“肝病从脾论治”【sup】[15]【/sup】亦是强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

3.4 肿瘤化疗术后

目前,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化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sup】【/sup】[16-17]。其可使许多敏感肿瘤,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等获得长期缓解或治愈;但抗肿瘤化疗药物缺乏特异选择性,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机体内的正常细胞也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作用,最为常见是胃肠道反应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抑制等,二者均可给病人带来次生痛苦等,严重影响了化疗的正常进行,使化疗不能顺利完成,延误了患者治疗时机,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而对于此类副作用的表现及病因病机,笔者认为: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呆、腹胀、大便稀或便干、舌质红或暗红、苔白或白腻、脉细弦或弦紧等,其主要与某些化疗药物致使胃肠功能紊乱,气机郁滞,腑气不通,脾胃运化失司有关;造血机能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面色无华或苍白、爪甲无华、舌质淡、苔白、脉弦细,其主要与恶性肿瘤患者无论新旧发病,多虚多淤,化疗药物致使虚者越虚,尤其以损伤脾胃,使其生化无源,后天不足,不能营养于先天,先天无养于骨髓,骨髓无以生血,以致血虚,血虚不能充养于肌肤有关。鉴于此,笔者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结合临床,笔者提出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强,药毒伤正犯胃,致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浊毒之邪壅滞中焦,气机阻塞,胃失和降,气逆而发恶心呕吐。该病病位在胃,证属浊毒犯胃。《圣济总论・呕吐》曰:“呕吐者,胃气上逆而不下也。”《古今医统大全・呕吐哕》言:“无病之人,卒然而呕吐,定是邪客胃府。”治疗上当以紫苏梗宽中理气、降浊止呕为君药,《药品化义》云:“紫苏梗入脾胃肺三经,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顺气诸品唯此纯良,病之虚者,宽胸利膈。”《本草崇原》云:“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陈皮、半夏、茯苓健脾化湿和中,生姜性温为止呕之圣药,砂仁行气调中、和胃醒脾,共为辅药。甘草补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配伍,能宣畅和中降逆、醒脾开胃止呕,切合病机,故可取效显著。《内经》亦指出“血者,水谷之精,生化于脾”,“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脾虚则血之生化无源;“肾主骨、生髓”、“肾藏精,血为精所化”,肾虚则髓海不得满,血不能化,故造血机能反应主与脾肾有关,治疗当以健脾补肾为法,方用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等健脾,紫河车、黄精、山茱萸、补骨脂、熟地黄补肾,升麻升提阳气而补脾。综上可知,如能就化疗病人酌用宣畅和中降逆、醒脾开胃止呕之药,佐以补肾健脾之方,于化疗术前后服用之,必可极大地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促使化疗过程的顺利完成,不贻误最佳化疗时机,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4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所包含的未病先防,见微知著,既病防变,病后调理等内容,对于临床脾胃系疾病的防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更好的去传承与创新,古为今用,更好地为现代人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唐福康,骆云丰,杨永,等. 名老中医杨春波脾胃病科研脉络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80.

[2] 张雷,谷松.《伤寒论》中“治未病”思想的体现[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1):179.

[3] 胡振斌,邱华,毛德文,等. 论"治未病"思想在肝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1):180.

[4] 吴俊琦,吴俊涛. 浅析亚健康治未病及运动养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20.

[5] 赵贵军,李品明,韩如刚. 以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亚健康[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9):14.

[6] 陈党红,杨志敏,黄培新. 中医"治未病"的机遇与挑战并存[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8):71.

[7] 梁健,李璇,邓鑫,等.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与展望[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202.

[8] 王丽,翁惠. "治未病"思想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运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203.

[9] 吴淑娴,张继泽. 张继泽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炎临床试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2):86.

[10] 封玉琳. 王霞芳谈小儿脾胃病研究的思路[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8):14.

[11] 梁贤栋,刘龙民. 刘龙民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临证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140.

[12] 马聪懿,马红珍. 李学铭教授从脾胃论治慢性肾炎[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7):135.

[13] 张伯礼.“治未病”与健康产业发展[J].环球中医药,2008,1(2):5-6.

[14] 王琦.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抓手"[J].环球中医药,2008,1(2):5-6.

[15] 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邓铁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53-55.

[16] 范永升.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7] 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