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相应的实验研究显示,肿瘤最后的转归与患者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找到其中导致患者不良心理精神状态产生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对患者的预后极其有利[1-2]。为了探究影响胃肠道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焦虑抑郁状态的因素,笔者特进行本次实验,现将相关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013年来我院接受放化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20例,男性为67例,女性为53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为(56.7±6.4)岁,患者的患病时间为2~7个月,患病平均时间为(3.45±0.67)个月。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为小学23例,初中66例,高中及以上31例。
1.2纳入标准
患者均无抑郁及焦虑病史,除患有胃肠道肿瘤外不合并其他的严重器质性损害疾患,均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经确诊为胃肠道肿瘤而非其他疾患。
1.3实验方法
本次所有患者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为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焦虑(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先通过问卷第一部分将患有焦虑抑郁的患者挑选出,最后与未患有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对比,从问卷的第二部分挑选出可能对焦虑、抑郁产生影响的因素;第二部分内容为可能与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担心医生工作情况、担心护士工作情况、医院环境和设备较差、无人照顾、夫妻感情不合、家庭支持不足、社会支持不足、不适应医院环境、事业受影响、死亡的威胁、生病致自尊丧失、不知真实病情、疼痛、对疾病的恐惧、缺乏医学知识、未尽家庭责任、自理能力下降、治疗不良反应、担心治疗效果、担心住院费用),这20个因素如果患者觉得有则选择有,无则不勾选,最后统计有抑郁、焦虑及无抑郁焦虑患者勾选的总例数。
1.4判定标准
利用问卷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让所有患者进行初步自评,将患者各个量表中每项的具体值相加之后得到一个总分,再将这个总分乘以1.25则为患者最后实际得分。其中若患者的SAS最终得分为大于50分,则判定为焦虑;若患者的SDS最终得分为大于53分,则判定为抑郁。
1.5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实验中所得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中文版进行处理,对于技术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其中设定P<0.05为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抑郁、焦虑患者的总体比例
本次总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无遗漏患者。本次调查中发现抑郁的患者为21例(17.50%),焦虑的患者为32例(26.67%),同时患有焦虑及抑郁的患者为12例(10.00%),抑郁、焦虑患者的患者总和为53例,占44.17%。
2.2胃肠道肿瘤抑郁、焦虑患者的SDS、SAS分数与国内常模比较
胃肠道肿瘤抑郁、焦虑患者的SDS、SAS分数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3胃肠道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抑郁、焦虑的因素
在本次调查中的20个因素中总共有11个因素与胃肠道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抑郁、焦虑相关,具体结果见表2。3讨论随着近些年来传统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变为社会-心理模式,对患者预后影响的综合因素中心理状态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3]。一方面不良的精神状态,焦虑、抑郁能够加重肿瘤患者的病情,而反过来逐步加重的病情又会进一步使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加重,因而找到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因素,并对其进行积极地干预能对患者预后产生一个积极地作用[4-6]。从本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中经济因素占了一个较大的比重,因为对于需要长期进行放化疗的患者而言,其高昂的住院治疗费用导致患者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都较重,长期以来必然造成抑郁、焦虑的发生;而社会心理因素也占了较大比重,集中体现在社会支持不足以及可能对事业产生影响,甚至是自尊的丧失,造成这种因素的原因主要在于在长期疾病的作用下,患者内心感到更加的孤单,需要社会的支持远远大于平常[7-9];另外造成抑郁、焦虑的部分因素来自于治疗本身和医护人员,进行放化疗本身就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加之恶性肿瘤目前预后普遍较差这一客观事实也极易造成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在与医务人员的接触中,因为各种原因医务人员不能够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或者态度不够和蔼,也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同时可能部分患者因为需要长期在陌生的医院中进行治疗,在远离亲人的陌生环境中也极易造成患者焦虑、抑郁的产生[10-12]。综上,影响胃肠道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焦虑抑郁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家庭、社会、医院等多方面进行干预。
作者:魏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