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浙江海宁方言词汇的文化内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浙江海宁方言词汇的文化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还具有文化特征,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的发展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制约,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即使是同样的一个词汇符号,往往也会因为民族文化的差异而被赋予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和语的结合体。[1]我们要说方言,就不能不在意词汇。詹伯慧在《汉语方言和方言调查》中说过:“语言的语汇往往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活的特点。方言通行在不同的地域,由于各自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风俗习惯,心理状态存在着不同,有些方言词汇的差异就直接反映了这些方面的特点。”[2]

海宁位于浙江北部,南濒钱塘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南端。考古研究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000-6000年以前,就有人在此从事渔猎耕稼活动,今天庆云郭家石桥还存在马家浜文化遗址。春秋战国时期,海宁先归吴后属越、接着又成为楚国属地,在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558年)设为海宁郡。因为钱塘江经常泛滥,为求“海涛宁谧”,终于在元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改名为海宁州,海宁这个称呼就一直用到现在。

一、从海宁方言词汇看海宁的社会生活

海宁是典型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具有特殊的“稻米文化”,“桑蚕文化”,这些丰富的地方人文内涵充分地体现在方言词汇上,令词汇的地方特色更加突出。

海宁种植稻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一直以来海宁人民都在这一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人们把血汗注入这片土地,最后也得到了丰硕的收成。海宁方言中直接关于“米”的词语就有“绽米”、“籼米”、“晚稻米”、“粳米”、“糯米”。海宁人的主食就是大米,大部分的海宁人早上有喝粥的习惯,如果是直接用米做的粥就叫“新鲜粥”,如果是用“隔夜饭”加上水煮的粥就叫“饭掺粥”、“饭化粥”、“泡饭粥”或者“饭泡粥”。

虽然说海宁人以稻米为主食,但是人们也用稻米为原料,做出了粽子、元宵、米粉、年糕、清明团子、发糕等大量的食物品种。在海宁方言中,“石臼糕”指“用石臼打出来的年糕”,“手揉糕”指“用手揉米粉团做成的年糕”,“镬贮”指“锅巴”,“面羹”指“面条”,“麦塌饼”指“油膜面饼”,“油碎子”指“麻花”。海宁还有“麻酥糖”、“芡实糕”、“雪片糕”、“糖心蛋”、“蛋球”等小点心。除了用米面做主料的吃食,海宁还有许多特色食物。如“豆腐衣”是一种“比豆腐皮薄的豆制品”。

作为鱼米之乡,有了米,怎么少的了鱼呢?海宁虽然叫海宁,但是真正说起来,海宁是没有海的,所以海宁的鱼一般都是淡水鱼。海宁方言中关于鱼的词汇有“鲫鱼”、“条鱼”、“黑鲤头”、“金金鱼”、“鲇鱼”、“兹鱼”、“猫鱼”、“扁鱼”、“石板鱼”、“汪丁头”、“目鱼”等等。其中,“兹鱼”是钱塘江里特有的一种淡水鱼。

海宁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座落在杭嘉湖平原的海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蚕桑之地,物阜民丰,织机林立。丝绸的来源也造就了海宁独特的蚕桑文化。海宁方言词汇中与“蚕”有关的词汇也是比较多的。“匾”又称“蚕匾”,专门用于养蚕。“收蚁”指“为了饲养孵化的家蚕,而用羽毛苕帚扫下蚁蚕并移到蚕座上的操作过程”。“眠”是指“蚕吐丝前要睡的四次觉”――第一次叫“头眠”,第二次叫“贰眠”,第三次叫“出火”,第四次叫“大眠”。“上山”是指“蚕在大眠后,沿着稻草堆成的垛子往上爬,像上山一样”。“蚕宝宝”指“对蚕的爱称”,“乌娘”是“刚从卵中孵出的幼蚕”,“蚕”指“蚕蛹”,“蚕花戏”指“皮影戏”。

海宁方言中有一个词叫“蚕花”,它不是真的花卉,也不是指蚕宝宝,而是蚕农期望蚕桑生产丰收的心愿,是个好口彩。“祭蚕花”、“扫蚕花”、“望蚕讯”、“请蚕花”、“谢蚕花”、“撒蚕花”、“盘蚕花”,都成为蚕俗文化的代表。以前,在海宁,你可以领略到许多蚕花风俗:海宁人唱蚕花歌,爱看蚕花戏,爱在发髻上插上一朵蚕花;过年要点蚕花灯;结婚要讨蚕花蜡烛,新媳妇要看花蚕;赶庙会时要轧蚕花,彼此见面打招呼也要说“今年蚕花廿四分”。

海宁作为鱼米之乡,丝绸之乡的典型代表,具有特殊的潮文化,蚕文化传统,这些丰富的地方人文内涵充分地体现在方言词汇上,令词汇的地方特色更加突出。

二、从海宁方言词汇看海宁的风俗习惯

常言道: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不同地域都有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民间婚俗。千百年来,这些约定俗成的婚俗被一代代承袭继承,相沿成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注入新的内容新的涵义。海宁方言中,“朋友”专指“对象”,一般怕有男性间称“小朋友”,女性间称“小姐妹”。男女朋友恋爱俗称“谈对象”、“谈朋友”。如果有人问“你有朋友哇?”未婚青年对这句问话的回答可还是要谨慎,因为问你者十有八九要给你牵线搭桥。在海宁,“摆酒”、“做事体”一般专指“办喜事、摆喜酒”。结婚俗称“好日”。结婚有一整套程序,仪式隆重复杂。

“发妆”是指在婚期前一天,女方将置办的部分日用品送往男家。无论贫富,嫁妆中必备红漆马桶,俗称“子孙桶”。桶内盛喜果一包,红蛋两个,到男家后,由一男童取出并“开尿”,称为“送子”。然后由父母健在、子女双全的人为之铺陈,俗称“铺床”。当天晚上,还有“压床”,需要一位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的童男陪同新郎同榻而眠,压床的男孩要把被角上的枣子、花生都吃掉。俗称“婚前童子压床,婚后子孙满堂”。

“正日”指“结婚那一天”,新娘第一件事是“开光”。由一父母双全的妇人,为新娘绞去脸上的汗毛。现在大多直接在婚纱店化妆了。男方在“催锣”,即锣敲三声之后前往女家。新娘临别之时要与母亲哭着分手,称“哭发、哭发。新娘临别之前,需要新娘的母亲给她穿上“新红鞋”,祝福新人幸福和谐,平安健康。抵达男方家的时候,男方家会准备硬币、糖果、彩纸、红枣等撒向新郎新娘及附近看热闹的人,谓之“撒喜钱”。婚礼俗称“拜堂”。新郎新娘相对行礼,名曰“拜对经”。“接缘”在海宁风俗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新娘在“介绍人”即“媒人”的介绍下,依次向男方亲戚见礼。

“次日”,结婚次日,夫妻去女家回拜,俗称“回门”。女家“回门酒”。新郎按辈份逐一敬酒,凡舅舅、姑夫等,也要给新郎赠送“见面钿”。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映射民俗,民俗渗透于语言的方方面面,各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往往在语言上得到体现。海宁地区的民俗也是随着方言的过渡而波动,民俗上含有江浙地方民俗的成份较多,其本身就和整个江浙民俗大同小异。民俗文化,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它集合了凡世中的琐细事象,在人类的生息、繁育、交往中,经长期的经验积累而成。人们的世代交往,成员的相互模仿,群体生活的选择、传递和推演,使民俗成为生活共同体中最为通行的惯例。民俗是一个地方约定俗成的东西,它使人成为社会人,这些风俗,习惯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成为固定的规范,这当中语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

海宁历史积淀深厚,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海宁方言,并成为浙北吴方言的重要代表之一。本文对海宁的特色方言进行了分类、归纳并作出解释说明,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海宁方言。我把搜罗到的富有海宁特色的方言,按照它们所反映的海宁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分类,并分析其所蕴含的海宁文化和海宁生活特色。特别说明,海宁的潮文化、蚕文化都在海宁方言词语中有较突出的体现。本文通过对富有海宁特色的词语的分析,向读者展示海宁独特丰富的文化,从而让读者对海宁方言及其体现的社会生活特点有所体味,这是本文的所力求达到的目标,也是本文的现实意义之所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