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途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途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在当今大学生群体当中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特征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及高校自身重点关注的问题。大学生是否能够按照个人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要求发挥自身潜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已影响到大学生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试图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层面的微观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实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两个层面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08-02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

社会适应性是“社会生活主体与他人、与社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接纳、共同作用的一种和谐状态与过程。这种适应既是一种现存的关系状态,又是一种能动的、变化的动态过程”[1]。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完成职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同时,比较缺乏对社会新角色的顺利转换及融入相应的全方位、系统化的培养和训练,导致大学生在面对陌生的生活学习环境、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对自我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转换、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对急剧变迁的社会生活的时候显得无所适从、无能为力。

社会适应能力就是大学生对于变化的社会环境进行识别和反应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刚刚离开父母、独自踏入大学之后的初期校园适应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过渡期的校内角色转变适应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真正投入社会生活,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转变的职场适应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大学生必须“完成从基本理念认知到实际生活观念准则形成、从基础知识训练到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转化,还要学会独立进行自身心理调整以及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并能从家庭、学校相对单纯的角色扮演过渡到胜任在社会系统中的自我定位与发展”[1]。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统一

(一)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价值的应然表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为价值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在教育的理念、目标、价值追求等方面是一致的,都突出“以人为本”,旨在通过教育让受教育者在成长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意义。”[2]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然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引导价值。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出现的社会适应性危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细致分析、理性规划、主动应对、积极引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始终贯彻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理念,以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切入点,从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做事能力、调适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并提供条件保障。

(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有益拓展

一方面,体现在广度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政治意识,但其精神不是‘政治’二字能够完全覆盖的。”[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政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已经从传统的政治价值延伸到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等方面,从国家管理的需要拓展到学生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从高高在上转变为生动鲜活接地气。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应从宏观入手、在微观落脚,其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另一方面,体现在深度的拓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在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中均包含有大量与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直接相关的内容,这些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途径

(一)深挖教材内容,实现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过程覆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缺乏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和亲和力,缺乏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结合大学生教育的三个阶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凸显社会适应性教育,在原有的教材体系中对教材内容与“社会适应”这一主题结合紧密的部分进行深度挖掘、充分映射和全面分析,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活的第一阶段即初期校园适应阶段,这一阶段重点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角色转换。这一阶段大学新生首先体现在心理上不适应,表现在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不足、学习目标的缺失、优势地位的丧失以及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新生接触到的第一门思政课,包含了大量与学生适应性直接相关的内容,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就是对刚踏入大学校园既新奇又迷茫的大学新生给出的最生动一课,内容涉及如何认识大学生活、如何肩负起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自己成才目标的设定、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等。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学生、学校实际,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了解学校及所学专业,这是大学新生对自我的初步认知过程,同时也是角色转换和角色定位的过程,是学生能否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次是行为上不和谐。大学新生在行为上的不和谐表现为缺乏包容性、人际关系紧张、成人幼稚化、违背行为规范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通过精神管理来实现行为管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各章节内容中主要是通过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出发,让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社会道德,恪守职业道德,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最终形成被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行为,实现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和谐状态。

第二个阶段是过渡期的校内角色转变适应阶段,重点在于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后开始有了对社会的初步接触和了解,行为规范也初步形成。在此阶段,学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较为系统地构建社会认知知识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过对国家历史与现在的了解,形成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对革命人物、革命事迹的了解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不怕困难、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品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目前中国“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确立对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心理适应,尤其是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要看清形势的主流,有接纳多元社会的心理承受力,在大是大非前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及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个阶段是大学生的职场适应阶段,这一阶段重点在于职业认知和生涯规划。对于职场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不在于教会学生胜任工作的具体知识和技巧,而是告诉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调查显示,“诚信品格、责任心、积极态度、吃苦耐劳的意志、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再学习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均排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前。”[4]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就业力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二)强化社会实践,实现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环节覆盖”

社会实践是沟通学校和社会的重要桥梁,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并真正取得实效,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社会环境的真实了解,降低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心理的冲击力;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提升学生的抗挫折力和情绪控制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内实践主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课堂辩论、主题演讲等形式,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政治观。课外实践主要通过参观革命遗址、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创新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强化社会责任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要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功能和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作用。第一,学校层面。学校应进行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强化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提供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从而保障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能实现科学化、常态化、高效化运行。第二,教师层面。首先,教师应遵循梯度推进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课程特点和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储备与社会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情况,对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和内容进行综合设计。低年级学生实践目标主要体现在品格的形成和行为的养成,高年级学生实践目标重点体现在自我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其次,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从主题的选取,到前期的准备,再到过程的开展,直到最后成果的总结与展示,教师都要全程关注、积极推动。最后,验收要严格具体,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使社会实践不流于形式。因此,要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把同学之间互相考核与教师考核相结合,把对实践团队的考核与对学生个人考核相结合,考核合格才能取得实践成绩,不合格者则继续完善,延迟取得成绩。第三,学生层面。社会实践环节是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完成的环节之一,但是很多学生对此项活动的认知度不高,重视不够,往往在完成社会实践的时候消极对待,不参与、搭便车、敷衍了事。因此,要加强社会实践的宣传和推动力度,充分发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让学生知晓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使其自觉感受到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纳。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是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准确把握并力求实现这种结合,无疑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和实现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也应遵循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并在教学中寻求二者的有效结合点,真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用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萍.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适应性危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l).

[2] 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1.

[3]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池卫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力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