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术进步引领收藏投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术进步引领收藏投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前,有媒体宣称全国收藏投资者逾7000万人,称之为有史以来的第四次收藏高潮,有业者深情地喻之为“盛世收藏”的再现。收藏投资高潮固然与经济水准有关,而学术界直接起到了引领作用。收藏投资市场真实反映了学术知识作用下的收藏投资多变的走势和复杂的状况。

历史上的收藏高潮是北宋晚期、明代后期、清代前期及改革开放以来。这四次收藏高潮的历史背景不同,相同的是知识分子参与并统领了收藏的发展方向。

学术进步推动了个人收藏投资的发展。在一个上千万人参与的竞争中,勇者为先,智者胜。智者必然是掌握实践与理论的精英。原本充满神秘色彩的商业行为,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更系统的理财观念、更专业的研究方式,并将由古玩商经营的产业链条打造得更长、更宽。私立博物馆展示了个人收藏者在专业研究上的水准。个人办博物馆,象征着文化艺术的进步。

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有声有色,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追述收藏投资的历程、心得和技巧。他将古玩商的经历、历史文化及社会知识、文博专业技能完好地结合起来,打造出脍炙人口的马氏收藏理论。从1993年10月出版的《马说陶瓷》,到“百家讲坛”版的《马未都谈收藏》,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许多文博人、收藏者的缺失。

理财观念的引入应属收藏者的专利,因为依据现行法律,公立博物馆的藏品不允许进行逐利交易,这一投资领域是收藏者的天堂。每个收藏者都幻想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兼得。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关于收藏投资的专业书籍,许多书籍的作者只是简单地告诉读者臆想中的回报,没有任何专业素养和水平可言。仅见近年王志军《画山论剑》一书,对近现代以来的141位画家作品,从艺术价值和市场取向两个方面一一点评。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本2006年写成的书中,作者提示了风险,对90%以上的画家作品给出了卖出的建议。一本好书中的一句话就会让人受益匪浅,只要看看《画山论剑后记》就会有所收获:“……市场是残酷的,相信在20年以后,书中140多位画家的艺术地位,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将落入尘埃;百年后,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也只能在画史上留下个名字。从投资的角度讲,许多画家就像格林童话《灰姑娘》中的宝马香车和美貌侍女,当历史的钟声响起时,他们就会变成原来的南瓜和老鼠”。市场发展印证了这一判断。书中还准确地把近年来多位画家作品每年的单位面积市场价格用曲线形式表现出来,并对部分重要画家的作品市场价格进行了几十年、上百年的追根溯源,将珍贵的零散资料综合在一起,成为有价值的投资类收藏书籍。

马未都们的出现,是收藏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参与收藏投资的知识界人士数量虽多,但目的不同,水平不一,尚未形成稳定的阶层。目前,投资规模、藏品质量已呈现出金字塔轮廓,而知识金字塔的基础还在夯筑中,具有时代特色的收藏投资文化还属遥远的明天。

充斥这个时代的功利文化也波及收藏投资界。利益集团运用权力、资源,给人们打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天价”标志,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乃至促使人们去追逐。真正的文化艺术、真正的知识和真正的精神财富,被金钱的光芒和无知的冲动削弱。从有关收藏投资类传媒的发展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之旅的艰辛和金钱文化的躁动。

影响最大的是各个电视台播放的收藏投资栏目,这些栏目是娱乐经济的产物,吸引眼球是栏目成败的关键,从表演痕迹明显到貌似自然的互动,吊起了观众的胃口,满足了人们一夜暴富的心态。当然,倘能用公器将私利无限放大是最好不过的,喜名者得名,好利者获利,将栏目中鉴评过的自己的“珍品”投入市场名利兼收,是再好不过了。这种事情,以前有,现在有,今后还会有。多数人鼓掌,少数人数钱,才是电视栏目成功的根本。

电视收藏投资栏目的火爆不取决于学术进步。那些诠释收藏投资知识、理念和方法的“专家们”的表演尚不能令人满意,如知识老化、谬误和收藏投资理念低级简单等。 “哪怕是一条狗,你把它牵到中央电视台连续播上一个月,它也能成为一条名狗。”这是央视名嘴白岩松的名言。“名狗效应”源于读图时代里,电视传媒具有无可匹敌的强势,这一强势的体现就是黄金时段广告招标被视为经济风向标。电视台滥用这种强势,便会损害其公信力。电视购物广告已被诟病为欺骗观众的“行为艺术”,收藏投资栏目正步其后尘。相声大师刘宝瑞的名段《连升三级》里,大字不识的张好古因偶遇大太监魏忠贤,竟得“中”榜眼,进了翰林院,又阴差阳错连升三级。如今,电视台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现实版的“张好古”,演绎了现代版的《连升三级》。 《文物天地》执行主编朱威2007年11月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将市场中的鉴定专家分为三类: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有辨伪识真的本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有自知之明;胸无点墨的张好古,因“连升三级”而坚信自己为鉴定大师。荧屏里的“鉴定专家”,似乎只有马未都先生真正有着收藏和经营文物艺术品的经历。有些人纯属市场边缘,在地摊捡货、卖货,大脑里存储着几个名词、几段知识,倚仗编导和制片人的恩赐,披上件“皇帝的新衣”,扬名立万于荧屏,再花钱买个圈内一文不值的名号,俨然一代文物鉴定大师,顿觉“一览众山小”而陡升“气吞万里如虎”之势:胆小者自封名校教授、博导,胆大者比照担任社团名誉职务的离职高级干部,妄称是相当高级别的国家干部;他们“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指鹿为马,不遗余力地贬低文博专家;媒体,主要是电视传媒在市场“揭黑”报道中配合到位。这些人犹如教主,靠着盲从信众的供奉,过起锦衣玉食的生活。当然,“鉴定大师”们知恩图报,赞颂电视编导和制片人是“发现专家的专家”,供之奉之;而对多以失业、离退休人员为主的信众们, “鉴定大师”们则蒙之榨之。今之“张好古”们的品行,远远逊于古之张好古。对于一些从未花过自己一分钱收藏投资的“专家们”,他(她)的话可信程度又有多少呢?至于如何确立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营利模式,正确认识和掌握保值和增值的方法,远不是电视上几个“专家”的想当然所能解决的。

电视传媒以超强的视觉冲击力影响着人们,报刊书籍则以便捷方式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且报刊书籍还有收藏功能。从1985年第一份《中国文物报》在河南诞生到今天,收藏投资类报刊和书籍竞相涌现,《收藏家》《收藏》《中国收藏》《艺术市场》《收藏界》《收藏・拍卖》《收藏快报》……蔚为大观,各领。问题在于,页码越来越厚,可读性越来越差,思想越来越薄,甚至沦为利益集团的鼓吹手。创刊于1973年的《文物天地》,从一本薄薄的科普类期刊,根据市场需求,依靠主管部门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结合,重点与一般结合,以专业水平、大众视点和市场尺度,打造成颇具影响力的收藏类刊物,特别是能即时结合市场热点,针砭时弊,揭示了一些市场中的“天价”宝物的真实面目。其中的黄金栏目、文章前瞻性地预见了市场热点的转换变化和收藏投资的“潜力股”,如2005年第5期陈隆《天价,坚硬的泡沫》一文警示了市场剧烈下跌的风险,指出油画、水彩画、青铜器、铜镜的投资潜力――当时的油画拍卖专场中,成交价与今日有着天壤之别;2006年第6期钱冶《渐行渐近却依然陌生的中国当代艺术》对当时如火如荼的当代艺术发出警讯。预见到这样的投资回报和市场风险,充分展现了集编、写、读于一体的魅力,体现了思想的厚度、力量和社会良知。

说《文物天地》的成长代表着学术知识的进步有失全面,但收藏投资类报刊和书籍,既不是《圣经》,也不是《花花公子》,更不能靠影视媒介制造的噱头来吸引眼球,唯一能让其立于不败之地的是学术知识。我们的总理说过:“书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变一个人”。当我们面对这些优秀书刊时,同样可以多买几本,一本用来读,其他的好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