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竹雕精品再遇暴涨时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竹雕精品再遇暴涨时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2010春拍中,竹雕拍卖榜单风起云涌,除原属清康熙竹制高浮雕山水人物笔筒(2005香港佳士得眷拍1 140 56万元成交)的榜首位置被以1388.64万元成交的清乾隆御制竹黄御制诗“九如灵芝”图如意取代,更有清代竹雕大师顾珏、吴之[所制的两件竹雕精品冲入了榜单的前十名,基于榜单的变化,及近次舂拍中,各类竹雕制品成交价格的普遍上扬,可见竹雕拍卖迎来了自2003年兴起后的再度繁荣,为了把握竹雕拍卖的走势,及收藏鉴赏的热点,本刊记者近日走访诸位业内专家

顾珏精品领衔高端市场

在我国的竹雕史上,可谓能人辈出,大师频现,据清金元钰的《竹人录》记载,仅嘉定一派的名家圣手,就有二三十人。然而通观竹雕拍卖纪录可见,目前拍场上最火的明清竹雕大师首推清人顾珏,位列榜单前二十位的竹雕中,有多达六件出自顾珏之手,占到了总数的30%。

据专家介绍,顾珏,字宗玉,活跃于康、雍年间(1662~1735),他的雕刻在继承明代朱鹤、沈兼的同时,又独立门庭,自成为一格。他取用前辈精华技艺,再融合个人独创的技法,以刻露精深,巧穷毫发为经营方略,摆脱了前人艺术形式,引领了玲珑巧致一派的风尚。顾珏的作品多为高浮雕,且与前辈的作品不同,他采用的是陷地深刻,即器物的面是平的,属于弯刻法。他的作品层次多,且清晰,故宫藏《遇仙图》笔筒的层次更是多达十二层。顾珏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十分严格,小件耗费数月,大件经两年始成。据传一生不过制作百件左右精品。

位列竹雕成交榜单第五位,在2010中国嘉德春拍中以504万元成交的顾珏制兰亭雅集图竹香筒,堪为近年来成交的顾珏竹雕中的精品。此香筒竹壁饱满宽厚,施以透雕法并兼用数法,近似高浮雕、圆雕,不仅镌刻图案正面,旁侧圆转处,亦见刀痕。其雕饰巧致,疏透玲珑,唯妙唯肖,一丝不苟,实为宗玉竭尽所能,刀随心走之力作。

明代精品现身必遭疯抢

从拍卖纪录可见,自2002年以来,已有26件竹雕制品以超过百万元的高价成交,在这之中,出自明代的制品仅有三件,其余绝大多数是清代的竹刻品。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业内专家表示,除了竹雕器物保存不易,致使明代制品传世较少外,明代竹雕鉴定难度较大,也是影响成交和价格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古代的竹刻家没有在器物上留款的习惯,大量无款的竹雕难以辨知真伪,另一方面,自清代开始。后世的竹刻艺人为了自己的作品卖出高价,纷纷假托明代大师之名制作竹雕,使得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精工制作的伪造品,进一步混淆了收藏者的视线。

虽然,明代的竹雕器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尚未在成交价格上更胜一筹。但不容否认的是,作为竹雕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明代的竹刻艺术品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如有确真无疑,流传有绪的大师精品,必将创造竹雕拍卖的新纪录。

众所周知。我国的竹雕艺术在明代达到了鼎盛,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景象。当时。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迅速攀升。这时,文人画的勃兴,促使了竹雕与书画、雕塑艺术的结合,导致竹雕艺术的空前发展。据清代金元钰《竹人录・凡例》介绍,当时竹艺“雕琢有二派,一始于金陵(南京)濮仲谦,一始于嘉定(吾邑)朱松邻”。作为雕刻家,朱松邻、濮仲谦等人的雕刻技术洗练纯熟,出神八化。作为工艺美术家,他们又长于书法和印章篆刻,构图绘画无所不能,兼具文人画家的素养才能。所以。他们的竹雕作品富有创意。书卷气十足而无匠气。据史料上记载,明代嘉定派竹雕能在方寸之间刻山水、人物、楼阁、乌兽、浅雕、浮雕、圆雕并用。刀法精巧,艺术造诣深湛,为时人所赏识,争相请为奏刀。

位列竹雕拍卖价格排行榜第八位的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即是一件明代大师的艺术珍品,朱三松是一位活跃于明末的嘉定派大师,与父亲朱缨、祖父朱松邻并称“嘉定三朱”,堪称嘉定派中的顶尖人物。他工书善画,擅长高浮雕、圆雕、刻竹继承家学,多以文学作品为题。所刻物象,神完情足,造诣颇深。此件竹雕老僧以竹根雕成,造型设势绰欲自如。老僧席地而坐手拿袈裟,脚穿草履。老僧年事已高,额头皱纹蹯蹯,满脸笑容可掬,神态憨朴,其纹理密布。身上素禅衣,形成对比,工艺精湛入微,构思独具匠心。底部刻“三松制”阴文款。

清中晚期名家有“漏”可捡

从近年来的拍卖市场看,竹雕器物的价格攀升十分迅猛,十余年前价格不过数万元左右的明清大师的顶尖之作,现今非数十万元不可得。在这样的形势下,投资收藏者应当如何把握市场这一轮的上涨。甚至捡到所谓的“漏儿”?

当前现身拍场的竹雕艺术品中,除了少量的明代制品外,绝大多数出自清代,更以清中期及以后的制品为多。这些竹雕艺术品,款式各异,价格不同,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的都有,其中,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家的作品需要动用大笔资金,才能染指外,很多中小名头艺术家的竹雕价格适中,上手容易,升值空间也很大。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些清代中小名头竹刻艺术家的作品,必将随着明清大家精品价格的攀升而水涨船高,特别是一些清中期及以后的雕刻名家。如王梅邻、尚勋、马国珍、方絮、韩潮、蔡照等,这些人的作品目前价位不高,值得人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其中,尚勋留青技法上佳,而且擅长刻画人物。浙江黄岩人方絮,刻法以阴刻为主,即用竹材表面作地,阴刻竹肌作花纹,下刻不深,但在此有限深度内刻出高低起伏,所谓“阴阳坳突。钩勒皴擦”尽在其中。

在西泠印社2010春拍中,王梅邻款竹雕竹林七贤笔筒仅以17.92万元成交。此件笔筒筒身秀气。外壁光洁红润,色如蒸栗。雕刻主题为竹林七贤并童子共九人。以山岩、竹林、松树筹景物为背景,景物虽多,但层次分明,繁而不乱,井然有序,雕刻亦细腻精工。人物虽小,但刻画极其生动,或松下对奕,或溪边弹奏。或竹林小憩,各得其乐,神态安详,栩栩如生。表现了逍遥自在的隐逸生活。王梅邻。字茂林,嘉定人,世代为嘉定竹刻名家,曾祖王谓诏得吴之藩真传,梅邻自幼承家学,善刻花卉,尤其以刻小楷着称。

“嘉定三朱”中三松成就最高

与收藏书画相似,源于具有收藏价值的竹雕皆为各代名家所制,因此,掌握各派名家的雕刻特点,风格特色,便成为投资收藏者必备的知识。鉴于当今拍场所见明清竹雕80%为嘉定派艺人所制,今次特请故宫博物院知名杂项专家刘静就这一派的雕刻予以简述。

自明中叶以后,竹刻艺术进入了茁壮发展的时期,从明正德时期起,几乎每朝都有杰出的艺术家出现。当时,刻竹工艺主要分布在江苏一带,由于地域或艺术风格的变幻,被文人分为金陵与嘉定二派。据《嘉定县志》记载,明代正嘉时期的朱鹤是嘉定派竹刻最早的创始人。朱鹤,字子鸣,号松邻,朱鹤擅 长摹印雕镂,又工韵语和图绘。能在寸许竹片上,随意刻画山水人物、楼阁鸟兽等纹饰。他做的器物,高雅古朴,很受世人器重。以至人们往往不直接称唤其名,而以朱松邻称之。

朱鹤之子朱缨,字清文,号小松。他除工行草隶篆诗画之外,尤擅刻竹木。其工之精细酷肖其父。并能胜其父。因他善于钻研,每次动刀之时务求精诣,所以他的雕刻技艺臻妙绝伦。清金元钰在《竹人录》一书中评价朱缨所刻的竹器:“山川、云树、人物,或古仙佛像,鉴者恒以为吴道子绘画为此。”朱鹤之孙朱雅征,号三松,与其父祖一样工诗擅画。他的雕刻简明精雅,用刀苍老。所刻人物、秘阁、香筒、蟹或蟾等,无不得神自然,生动活泼。在朱家三代竹刻艺术中,三松的成就超越了其父祖。被誉为竹雕史上最突出的名家。

到清初时,嘉定竹雕艺人在刀之书写,刀之绘素等技法方面,较前代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嘉定的竹刻家们大多以朱氏三代开创的竹刻技法和风格,开始用圆雕、镂雕、浮雕等各种技法处理不同素材。如竹根作品,往往使用圆雕、透雕技法;对竹筒、竹片则使用浮雕、薄内雕等技法。创造出很多活泼、丰富多彩的作品。当然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继承了朱派刻竹风格的艺术家。其中有的一意摹拟。有的则在继承的同时,并探索雕刻的奥妙,推陈出新,加深造诣。如吴之番的薄地阳纹浮雕;封锡禄、封锡璋兄弟的竹根人物立体雕刻和周景的画法入竹、平刻花纹等,就是当时的杰出代表。他们都继承了明代朱派竹刻的优良传统,又加以独特的艺术创造,使嘉定竹刻艺术得以繁荣昌盛并闻名于世。

赝品用黑墨伪造污垢

竹雕艺术品虽然在收藏品中属于小门类,但随着收藏市场的日渐繁荣,竹雕赝品也是层出不穷。为此,收藏爱好者需要掌握相应的鉴定知识,以免受到赝品的伤害。专家介绍,拿到一件竹雕艺术品,首先要依据器物外在的表现,大致断定它的所属年代。

一般说来,竹雕器物年代越久色泽越深,普遍来看,明末的竹雕呈褐红色,清初呈棕红,清中期呈棕黄色。清末呈现浅棕黄。从风格上看,明代的竹雕表现出质拙浑朴的艺术风格,很少有小巧的小型器件。清代竹雕,康熙时期的沉实幽雅,乾隆时期的绚丽富丽。到了清后期,作品的风格趋向平浅单一。

从构图上看,如果是人物图,明末清初以近景为构图中心,人物占画面较大,可清晰看到人物表情,及身后枝叶。清中期以后,则只见人形。另外,金石图流行于清末民初。从技法上看。雕刻技法年代越久越深,年代越近有越浅趋势。具体说来,透雕、高浮雕、浅浮雕及薄地阳文流行于明末清初,陷地雕盛行在清初至清中期,深雕流行于清中期,浅雕则流行在清中晚期。再有,竹黄器物始于清初,盛于乾嘉时期,精品均为宫廷用具。留青虽始于唐朝,但唐至明代不见有,现传世作品除了明末张希黄的佳制,其余均为清以后的产品。

受利益的驱使,当今的造假者纷纷对新制作的竹雕器物进行作旧处理,冒充古旧的明清竹雕,对此,收藏爱好者需要从几个方面予以辨别。首先看器物表面的皮壳及包浆,老器物的包浆光泽自然柔和,用放大镜看,皮壳有不规则交错、深浅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迹。新仿器物的光是抛光上蜡的贼光。用放大镜看。表面上有同方向打磨抛光留下的规则性痕迹。其次,看器物的色泽,老件表面的色泽有浅黄、棕黄、棕红、褐红色几种,是制作之初经染色防腐处理,再加百年以上把玩摩挲,自然形成的。就像日常生活中竹椅、竹帛器物。因长久使用所呈现自然色泽及光泽,在常磨擦与死角问会形成浓淡之分。且中间有过渡色。老竹雕表面色泽会比凹陷部分深。新仿器物的色泽,因为是新染上的。显得不自然,色泽一致,无浓淡之分,更无过渡色。再次。看雕刻凹处所留污垢,老件竹雕经上百年使用,在雕刻凹处会日积月累留下污垢,而且这种污垢相当结实,不易去除。为了仿造这种污垢,有的新品会以黑墨或黑蜡填入掩盖,但容易去除。最后,真品老器除了以上特点外,因经百年以上脱水,上手时感觉重量轻,像脱胎漆器一样轻。新品感觉笨重,没有轻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