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独具个性的人像画大师莫迪里阿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独具个性的人像画大师莫迪里阿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莫迪里阿尼是20世纪艺术史上具有极强个性、独具魅力的画家,艺术史家一般将之归为20世纪初法国画坛上出现的 “巴黎画派”,该画派主要是由居住在巴黎的外国画家组成,这一群流浪画家为了艺术只身来到异乡,过着孤苦漂泊的生活。巴黎画派并没有共同的艺术主张,他们共同秉持的就是坚持自我,尊重个性,建立个人化的绘画风格,但由于他们不随波逐流,因而备受冷落,境况很是惨淡,在这批画家中莫迪里阿尼可以说是尤为特殊的代表。他的绘画作品具有一种诗人气质和雕塑家的风格,在短暂的一生中他游离于所有时髦的艺术流派之外,又与新艺术观念保持着紧密关联,并将埃及、黑非洲和东方古代雕刻视为自己的灵魂指引,他执著地追求艺术的个性化风格。

莫迪里阿尼1884年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塔什肯尼地区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富有的犹太商人,母亲据说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后裔。在意大利美术史上塔什肯尼产生过著名的塔什肯尼画派,以色彩明亮著称。莫迪里阿尼从小体弱多病,14岁那年得了肺病,险些丧命,而这病根也将跟随他终生。两年后,母亲让他学画,没想到他竟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天分,其画色彩强烈,充满表现力,有塔什肯尼画派的风格。1902年至1905年曾先后就读于威尼斯美术学院和佛罗伦萨美术学院。1906年,莫迪里阿尼来到当时西方艺术的中心巴黎,开始尝试波希米亚式的放荡生活,沉迷于女人、酒精和,常常陷入贫困和绝望的孤独中,这一切过早摧毁了他的健康,在种种困境中不到36岁就与世长辞。在莫迪里阿尼的生活中,爱情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他对两个女人用情最多,一是来自南非的英国女诗人海丝汀丝,另一是珍妮。海丝汀丝非常聪慧、有自己的见识,给了莫迪里阿尼很多帮助,两人是精神上的伴侣,但两人个性都很强,无法妥协,最后导致分手。1917年,珍妮进入莫迪里阿尼的生活,二人育有一子,虽然二人之间没有他和海丝汀丝那种精神交流,但珍妮对他十分崇拜,给了莫迪里阿尼炽热的爱情,他为她画的肖像,则成为他最受称道的作品。在莫迪里阿尼去世后有孕在身的珍妮跳楼殉情。他短暂一生中的这些爱情体验以及他对女性的复杂情绪都体现在他的绘画中。

1909年,莫迪里阿尼结识了著名的雕塑家布朗库西,由此放下画笔,此后的6年时间完全沉浸于雕刻的创作之中。他从非洲人像雕刻特别是面具造型中借鉴了拉长脸部线条的处理方式,此时的莫迪里阿尼显然和其他20世纪初的巴黎画家们一样,被简单线条所具有的表达力量吸引。他在布朗库西的影响下反复地探索这些外来元素并将之转换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雕刻题材主要为女性头像,这些头像有着共同的特征:弧形眉,杏仁眼,过分拉长的鼻,极小的嘴以及浑圆垂直的颈项。之后他的绘画作品中也开始出现长脸、长脖子、修长身体的人体,造型简化、变形和夸张,这是他从雕塑造型中寻得到的元素,并成为了他绘画作品的标志。后来,莫迪里阿尼因为喜欢印象派、后印象派、毕加索,并且其雕塑作品也不得世人喜欢于是转入绘画。

莫迪里阿尼的绘画题材和样式非常集中,他现存的全部绘画里,只有两幅风景画,一是塔什肯尼风景,作于14岁时。另一是在病逝前一年所作, 风格变形、夸张,与他的人物画如出一辙。除了这两幅风景,以及早期的雕塑作品外,莫迪里阿尼的全部作品都集中为人像画。在短短不到20年的创作生涯之中,人物,几乎就是莫迪里阿尼作品的全部,他始终追求“人”的题材,他对描绘人具有极强的兴趣,而他画人物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情感、情绪、个性、灵魂,并不是为了复制人物的外在的体貌。他的人像画有两种,一种是如《系黑领带的女子》忧郁、沉静略带病态美感的肖像画;另一种则是充满官能之美的画,如《横躺的裸女》。

就肖像画而言,他早期的作品比较传统,但很快就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即肖像的背景变得抽象,或者不画背景,这种淡化背景的做法是为了不提示人物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状态,使人物本身得以突出,将观者的目光引导到对人的关注中来,尤其是对人内心世界的关注。这是和传统的人物肖像画所不同的地方――传统肖像画过多的强调了背景的真实表达。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莫迪里阿尼创作了一些优秀的肖像作品。他的肖像画有着统一的造型模式:鹅蛋形或椭圆形的面具似的脸、没有眼珠的杏仁般的眼睛、稍微扭曲的鼻子、小而丰满的嘴唇、弧形的眉全都被安置在稍稍歪斜的头部,配上细长的脖子、溜肩的躯体等。在构图上,被拉长的头部歪斜的姿态稍微偏出画面的中心线,两只眼睛也为了取得构图的均衡而有时呈现出大小不同、高低不等的状况。

虽然他的人像多少有些变形却能够准确地表现出对象的个性,而且强烈地传达了画家本人的心态和情绪,通过每一幅肖像画都看得到一种直接、真实的情感流露。如《穿黄毛衣的让娜》,这幅是典型的莫迪里阿尼式的构图方式,人物造型有点变形,脑袋斜过画面中心,整个面部有点儿拉长、神情略有忧伤,画家没有给人物画眼珠,像古希腊雕刻家那样将双眼留为一个平面,涂以单一颜色,但眼神却不空洞,能看出模特儿内心一种淡淡的无奈、无力。传统人物肖像绘画非常强调眼睛的处理,认为眼神最能展示人物内心,但莫迪里阿尼的许多肖像画都不画眼珠,似乎没有焦点,然而仍能恰当的表达人物的精神风貌,他的肖像画是西方绘画史上人物肖像画的一个重大发展。

与肖像画相似,他的人体画也突出地体现了他在雕塑中学习到的许多因素和技法,力图通过变形的造型、抽象的外在形式去表达内在的精神世界。这主要体现在他独具一格的构图设计中。西方美术史上传统的人体画,尤其是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人体画,都强调完整、划一的原则,莫迪里阿尼抛弃了这个原则,他画面中的不管是立着、坐着还是横躺着,大多是全身画,但画家有意用画布的边沿,将人物的腿部切掉,有的甚至将双手和头顶也切掉,使那具有节奏感的人体曲线延伸到画外,在视觉上让人体摆脱了画框的限制,看上去人体充满了、超越了画框,人体就被加倍放大了,于是人体本身得到了凸显。且画上的人体往往夸张、变形,色彩又比较明丽、张扬,给观者以巨大的视觉刺激。他在世时唯一举办的一次个展就因为他大胆的人体表现方式被认为其描绘了一种性,伤风败俗,引起民众的议论,并最终官方勒令其撤掉其中5幅人体绘画作品,莫迪里阿尼还一度受到了拘留的处罚。

从艺术的角度说,评论者都认为莫迪里阿尼的人体画是十分纯粹的,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完全接受了他这种表达方式。历史证明,莫迪里阿尼对艺术的探讨促进了人体艺术对表现人性和纯艺术形式的探索,对西方人体绘画作出了极大贡献。他的画达到了美术史上的巅峰。《横躺的裸女》是莫迪里阿尼人体画中的杰出代表作之一,画家以雕塑家般的的简洁塑造了一个线条丰满健康的身体。画中的人物充满了饱满的生命感和官能之美,在我们面前以大胆的姿态自由的舒展四肢,她懒洋洋的躺在沙发上,其身体成对角线似的横贯整个画面,使画面构图有着巨大的张力,画家将四肢、头发用画布分割,大腿以下的部分都省略了,四肢延伸到画面之外,好似无限的生命能量一直在延伸,让静态的绘画作品具有了动态美感。她双颊红润,肤色艳丽,嘴唇鲜红丰满,在色彩上给人以饱满丰盈的感觉,妩媚动人。她眼睛乌黑,虽然没有画上眼珠却显示出眼睛的深邃,如同古代雕塑一般表现出了眼神的单纯、平静、神秘。整幅画面以暗红、蓝、黑、白等组成的色调为背景,更加衬托出具有光泽的粉红色的肉体,使展开的肉体有一种官能的诱惑和神秘的美感。

无论是人物肖像还是画,莫迪里阿尼画笔下的人物总有一份孤独、哀愁、高傲,艺术史家赫伯特・里德把它追溯到犹太人特有的禀性。他认为,犹太人数百年亡国的命运,使得他们过着漂泊无根受压迫的生活,所以他们对祖国的怀念比任何民族都更加强烈。这种世代遗传下来的民族潜意识,在他们接触到大好山河、美好对象时,反而导致他们感到自己之凄苦渺小。最后,这种怀乡、忧郁、哀愁、痛苦与坚忍等都宣泄在艺术中。当然对莫迪里阿尼来说,这种孤独感也与他的个性和毕生的经历有关。正是这诸多因素造就了他作品中不可复制的情感色彩。

莫迪里阿尼曾说:“艺术是在充实的生活中付出的最大牺牲,忍受愁苦之后获得的精神升华所达到的境界”,这正是他本人的写照。法国诗人法朗西斯・卡柯说:“他的一生有贫困与烦恼,记录了因为与世格格不入而摆脱掉平淡无奇的愿望。它具有一种想要出人头地的特征,并且表明了对惩罚的渴望和达到目的的愿望。……就全部生活而言,就所有缺点和质量而言,就对不幸与特殊的体验、优雅的激流、狂热与猥亵而言,莫迪里阿尼尼在身后留下的是一个不能很快填满的空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