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础实训开发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础实训开发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物流行业也在不断的兴起,社会对于物流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开展并不到位,以至于该专业人才不能满足物流专业人才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及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基础实训体系。

【关键词】高职 物流管理 基础实训 现状 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42-02

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发展及社会生产需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课程,因此需要给予充分重视,要求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实际社会需求,有效利用综合实训资源,并结合行业新标准,探索出适合物流管理专业持续发展的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步骤与方式。

一、高职院校物流实训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1.高职院校开展物流实训课程的具体意义

我国的物流产业还处在发展阶段,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相同。这要与我国缺少物流人才有关联,因此培养具有操作型的物流人才显得更为重要。在高职院校开展基础实训是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社会经验有着重要意义。

在高职院校开展实训课程有助于完善该专业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认清职业特点,能够尽快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理论知识,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掌握实践技能,这样才能在物流行业中脱颖而出。

开展基础实训课程不仅能够缩小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还能够依据企业需求培养对口人才。虽然各个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其专业体系并不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并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单纯的理论知识不能提升学生能力,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发展。

2.高职院校物流实训课程的现状以及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实训课程,但是其基础实训体系并不完善,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不到根本作用。现阶段,高职院校开展基础实训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缺少相关设施设备;二是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并不完善;三是高校实训监管仍有待提高。开展基础实训需要相关的硬件设备,才能让学生理解物流管理的真实性,但是我国的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加之教师资源也不够丰富,所以缺少了实训的软硬件,物流实训课程开设的就不是那么理想了,开设的效果也并不好。

除了完善的教学体系之外,还需要有力的监管作为保证。鉴于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多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尽快提升学生能力,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专人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加强监管力度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但是很多院校忽略了这个环节,监管力度不当导致实训过程流于形式,实训过程达不到效果,学生的能力也就无从提升。

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基础实训体系构建

1.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白,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满足地方企业的需求,同时更要满足国建经济发展要求。这些都基于良好的实训体系,高校在建设体系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人才培养应该满足物流行业的基本需求。开发基础实训应该以物流行业发展需求为主,物流行业需要维护企业的运营,这需要应用技术较强和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高职院校应该以此为基础,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2.基于物流行业,制定基础实训的原则

物流行业是一个技术型行业,一个完整的物流企业要涉及到方方面面,虽然我国的物流水平不高,但是高校制定的实训课程一定要具备先进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才能带动物流产业的发展。

高职院校的实训项目一定要具备很强的实战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物流行业实际的运作流程,方便学生理解、学习;高职院校在开发实训时还应该满足安全性原则,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同时,全面地开展物流基础实训。我国的物流产业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实训体系不能只满足当时的经济需求,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延伸性。最重要的是高校制定的基础实训应该考虑到体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一个完善的实训体系应该成为一个系统,各个环节衔接得当;基础实训在培养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基于物流行业需求构建基础实训体系

在体系构建中,各个高校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深入挖掘学校资源,开展实训课程;二是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人才定向培养或非定向培养。

高职院校应该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实训体系,同时还要打造良好的软硬件基础才能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了解物流的各个环节。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有助于提升实训的针对性,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培养适合企业的发展的人才,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大大节省了企业在培训环节的时间。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定期邀请物流企业的讲师培养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行业的基础技能。

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基础实训开发方法剖析

1.选择性移植法

选择性移植法,是开发基础实训课程的最便捷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通过不断吸收国内外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优秀案例,并将优秀的管理案例移植到国内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实训课程中。通过不断学习优秀的基础案例,能够让我国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走向正轨。但在移植过程中,各个高职院校应注意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基本素质,有选择地引进优秀案例,以此完善国内高职院校的基础实训课程体系。此外在引进过程中,高职院校也可以改进优秀案例,进行适当补充,这样更有利于提升我国学生的实战经验和综合能力。

2.能力中心法

依据物流专业的实际特点,开设与开设具有相关行业与企业的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综合性与实用性,强调继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加强学生的工作技能,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积极意义。在基础实训中,高职院校可以围绕社会上的工作技能开展实训内容。例如:物流专业的理论知识培训、物流管理的实践能力培训、物流管理相关操作技能培训,此外还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素养及道德的培训。

高职院校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基础实训开展过程,及时搜集市场信息以及行业动态,对本院校的基础实训体系进行更新,对行业技术的发展动态内容进行不间断地开发。

3.任务分析法

任务分析法则,是开展实训基础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确定物流管理专业基础实训开发的基本内容,并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分解,确定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对项目进行具体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之后对步骤进行分解,突出分步骤的重要性与准确性。任务分析法能够明确分配给学生任务,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各个部门的实训内容,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

总而言之,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基础实训之后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国的很多物流企业都需要操作型的物流人才,因此在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基础实训,对提升学生能力以及工作经验都有着积极作用,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搭设了良好的桥梁。在基础实训工作开发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强调相关技术与工作流程,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推动教学单元的具体化与教学方法的模块化,以推动综合实训课程的顺利开发。

参考文献:

[1]蔡巍.浅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7).

[2]贡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电子商务,201l,(3):175-179.

[3]崔亚琼.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0(4):28―29.

[4]王秀繁,矫利艳,王煦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J].现代交际,2010,(7):167-166.

作者简介:

张诚(1976.4-),男,湖北黄石人,本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