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翻译擂台(128)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翻译擂台(128)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I decided that no matter what, I just had to get past her serve. I couldn’t let her get comfortable with it. When I start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my serves and returns, my opponent’s serve became less lethal. I clawed back the second set, sending the match to a deciding set.

为了更好地与读者探讨翻译技巧,并考虑到读者的翻译兴趣与要求,从上期开始,翻译擂台新题目取消了中译英部分,仅保留英译中部分,且将句子翻译改为段落翻译。请参赛者在2015年1月10日前在网上提交参赛译文,网址为;或者用稿纸誊写工整,寄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东三街2号新东方南楼19层《新东方英语》编辑部“翻译擂台”收,邮编为100080,截止日期为2015年1月10日(以邮戳为准)。我们将隔期刊登有关译文的详细评点,并评出若干名最佳译手(奖品:《梦在青春在――写给在路上追梦的你》)和潜力译手(奖品:《舌尖上的智慧――美国名校最佳毕业演说(第3辑)》)。快来一试身手吧!

英译中题目

在上一期的擂台赛评点中我们提到,英汉翻译中反语修辞格的翻译难点主要在于表达方面,即如何用自然的目标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同时又保留反语所营造的讽刺、诙谐的效果。就母语为汉语的翻译者来说,在把英语中的反语翻译成汉语时,问题主要在于能否传达出原文反语的修辞效果。不过译者只要开动脑筋,还是有可能找到既能准确传达原意、又能保留修辞效果的表达法的。而在把汉语中的反语翻译成英语时,语言能力方面的不足对译文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对于英语表达的敏感度往往还不够,因此选用的表达法很有可能看似意思准确,但其实在感彩等方面和原文有很大差距,从而损害了反语的修辞效果。在本期翻译擂台的参赛译文中,表达方面的问题就非常突出,我们在下文中具体分析。

2014年11月号翻译擂台英译中评点

英译中题目

What a noble illustration of the tender laws of her favored country!―They let the workers go to sleep!

翻译要点

英译中原文里的反语修辞格非常明显,结合后半句的内容来看,前半句中的noble和tender显然都在说反话。睡觉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任何人都应该拥有睡觉的权利。如果这样的权利都需要法律来批准,那只能说这样的法律有问题,既说不上noble,也不tender。也就是说,原文前后两句话的逻辑矛盾传达出了强烈的反讽效果。有些参赛者没有处理好两句话的矛盾,导致译文中反语的表达效果不理想。具体来说,参赛者在翻译反语修辞格时主要出现了以下五类问题。

问题一 参赛者保留反语修辞格,但译文表达生硬,影响了反语的修辞效果。

例:他们允许工人们睡觉――这强烈地证明了她喜欢的国家的法律之温柔!

评析:译文颠倒了原文的语序,把原文的后一句处理成了译文的前半句。从译文来看,参赛者对原文的理解没有问题,但“温柔”一词用得不自然,汉语中不大可能用“温柔”来修饰“法律”。强行这么用的话,虽然意思可以猜到,但译文太生硬,而且与前半句的反差也不够强烈。这种照搬词典解释,特别是照搬词典第一义项的译法,是翻译初学者常见的做法,但在翻译时往往会造成错误。《新牛津英语词典》对tender的解释是“showing gentleness and concern or sympathy”,结合sympathy (同情心)来看,这里可以翻译成“仁慈”。

问题二 参赛者保留反语修辞格,但译文意思不准确,削弱了反语的表达效果。

例:穷人居然可以去蒙头大睡!这真是对这善心的国家和它仁爱的法律最为高尚的诠释呀!

评析:和上面的译文一样,这个译文也调整了原文的语序,而且前一句和后一句同样形成了反差,基本上也保留了原文的反语,但译文采用了灵活的译法,把原文后一句中的they省去,并采取增译的办法,把go to sleep译为“蒙头大睡”,这样一来译文意思与原文就有了差别。Go to sleep (睡觉)是人基本的生理需求,不如此就无法生存,而“蒙头大睡”主要形容睡得香,或是形容睡觉的姿势,有时可能还包含“睡得过多”的意思。这样一来,译文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冲突就没有原文明显了,反语的表达效果自然就打了折扣。

问题三 参赛者用词不当,削弱了反语修辞格的表达效果。

例:她中意的那个国家竟有如此开明的法律,这不就是一个鲜活的写照吗!――竟然允许工人休息!

评析:译文把go to sleep译成了“休息”,而不是“睡觉”。在汉语中,“休息”和“睡觉”有时确实是同义词。比如晚上与人告别时,我们可以说“早点休息吧”,意思就是“早点睡觉吧”。但休息和睡觉并不是完全同义的,睡觉是一种休息,但休息却不一定都是睡觉。比如有些人抱怨“休息时间不让睡觉”,是说自己所在的单位规定,在休息时间可以打球、看电视什么的,但就是不让睡觉。译文中用“休息”的问题在于,该词与“开明的法律”之间的逻辑矛盾明显不如“睡觉”强烈,因此反语的表达效果不如原文。此外,把tender翻译为“开明”也不对。

问题四 参赛者改动原文句式,打乱原文逻辑,削弱了反语的表达效果。

例:多么可敬的国家,多么温和的法律,多么崇高的阐释!――他们允许工人去睡觉。

评析:译文用三个排比句翻译原文的前半部分,看起来语气强烈,似乎与后一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实际上却打乱了原文的逻辑。原文中,illustration与破折号引出的部分实际是同位语,即允许工人睡觉这一点说明了法律多么仁慈。“说明”或“阐释”是针对“法律”的,但在上面的译文中二者却成了并列关系,这样“睡觉”“阐释”和“法律”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不那么清晰了,自然影响了反语的表达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参赛译文都采用了这种句式,估计是因为原文的句子较长,如果直接翻译为感叹句容易显得嗦,这样译成并列句实际上是采取了拆译的方法,译文好处理一些。但这种以牺牲原文意义为代价的拆译并不可取。

问题五 参赛者无故增译,译文意思不准确,反语修辞格消失。

例:在她所看好的这个国家,有一个经典的事例体现了该国法律对人的关怀――国家以法律形式保障上班族有充足的睡眠。

评析:这个译文的增译主要体现在后半句,“国家以法律形式保障”和“有充足的”都是增译出来的。睡眠是否充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于那些贪睡的人来说,也许一天得睡十个小时以上。如果法律能保障这样的上班族有充足的睡眠,那确实很了不起,确实体现了“对人的关怀”。这样一来,译文中根本就没有了反语,意思和原文正好相反。

除了与反语修辞格相关的翻译问题外,参赛译文还存在以下两类问题。

问题一 参赛者误译个别词,译文意思不准确。

例:他们竟然允许工人睡觉!――这是多么高尚的例证,说明她那可爱的国家的法律是多么仁慈!

评析:译文对favor一词的翻译不准确。韦氏在线词典对favor的解释是“to prefer (someone) especially in an unfair way”,也就是“偏爱”的意思。译文中“可爱的”这种译法与这个释义显然有距离。“偏爱”是个人态度,“可爱的”则是客观状况。“她”偏爱的国家未必可爱,可爱的国家“她”也未必偏爱。

问题二 参赛者用词不当,译文表达生硬或有误。

例1:这是对她所青睐的国家的脆弱法律多么高尚的诠释啊!它们竟然让工人们去睡觉!

例2:这些来自她深爱的祖国的有关于温柔法律说明是多么高尚啊,他们让工人们都可以“安眠”了。

评析:第一个译文用“它们”来翻译they,意思并没有错,they指的确实是the tender laws。但“它们”在汉语里使用得并不频繁,用作主语的情况更少。英语和汉语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英语中代词用得多,汉语中代词用得少。英语中使用代词的许多地方翻译成汉语时要么使用名词,要么省略。这里把“它们”改为“这些法律”,译文就会好得多。第二个译文把go to sleep译为“安眠”,意思也不对。“安眠”有两个意思,一是“安稳地熟睡”,二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用语”。这里如果取第一个意思的话,反语的表达效果会削弱很多,因为“安稳地睡熟”并不像简单的“睡觉”那么必须;如果取第二个意思,反语效果会得到增强,但语气又不对。无论取哪种意思,都不是原文的意思。

获奖译文:他们竟然让工人们去睡觉!――这是一个多么高尚的例证啊!说明她那钟爱的国家的法律是多么仁慈啊!(张琪)

评析:译文改变了原文的语序,但保留了反语,把tender翻译为“仁慈”,把favor翻译为“钟爱”,都没有问题。在“让”前增加了“竟然”,强化了语气,虽然使得原文比较隐晦的反语更突出了,但意思并没有错。不过,“高尚的例证”搭配不自然。对这个译文加以修改,就有了下面的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1:他们让工人们睡觉!――这说明在她钟爱的这个国家,高尚的法律是多么的仁慈啊!(韩子满)

当然,也可以不颠倒原文的语序,得到下面的译文。

参考译文2:这充分说明,在她钟爱的这个国家,法律是多么的仁慈啊――法律还允许工人们睡觉!(韩子满)

2014年11月号翻译擂台中译英评点

中译英题目

流氓欺乡下佬,洋人打中国人,教育厅长冲小学生,都是善于克敌的豪杰。

翻译要点

中译英原文里的前三个分句所表达的都是令人不齿的恶行,最后一个分句将做出这些恶行的人称为“善于克敌的豪杰”,显然是在说反话。有些参赛者对这个反语的处理不当,译文的修辞效果也不够理想。具体来说,参赛译文在反语修辞格的翻译方面存在如下三类问题。

问题一 参赛者用词不准确,削弱了反语的表达效果。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对四个词的翻译上。首先是对“乡下佬”一词的翻译。

例:Villains bullying bumpkins, foreigners beating Chinese people, and ministers of education shouting at pupils, are all excellent examples knowing how to conquer their oppositions.

评析:中文原文选自鲁迅1933年发表的杂文《冲》。在那个年代,“乡下佬”指的是来自乡村地区的人,相当于现在的农村人,没有任何贬义。即便不知道这段历史背景,从原文也可以看出,作为与“流氓”对立的一种人,作者自然没有什么恶意,反而是充满同情。上面的译文将“乡下佬”译为bumpkin,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意思是“an awkward and unsophisticated rustic”,即“不经世故且笨拙的乡下人”,有贬义色彩。这样的人被流氓欺负虽然也不对,但令人愤慨的程度却打了折扣,与后半句的逻辑矛盾也要小得多,反语的表达效果自然就削弱了。

其次是对“流氓”一词的翻译。

例:The scamp bullys the countrymen. The foreigners beats the Chinese. The school superintendent criticizes the pupils. All of them are the heroes who are good at defeating the enemy.

评析:《现代汉语词典》把“流氓”定义为“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在鲁迅那个年代,这应该是指黑社会分子、恶棍一类的人,因此翻译为hooligan、scoundrel、gangster之类的词都可以。这里译文中用了scamp一词,虽然有的词典也将这个词解释为“流氓”,但这个词的意思是“a person, especially a child who is mischievous in a likeable or amusing way”,是指调皮但可爱的人,这与原文中的“流氓”差别就太大了,反语的表达效果也削弱了。

再次是对“打”这个字的翻译。

例:Villains bully country folks, foreigners fight Chinese, and education ministers browbeat students. The formers are always renowned as “heroes” for vanquishing the latter.

评析:原文中的“打”可以理解为“殴打”,是一种欺负人的做法。许多参赛者将“打”翻译为hit、beat或spank,都是可以的。但这个译文将其译为fight,意思就不对了。Fight这个词的意思是“take part in a violent struggle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physical blows or the use of weapons”,重点在exchange上,即双方互有往来,可以译为“战斗”或“打斗”,与原文中的“打”意思不同。

最后是对“冲”这个字的翻译。

例:Villains bullying bumpkins, foreigners beating Chinese people, and ministers of education shouting at pupils, are all excellent examples knowing how to conquer their oppositions.

评析:“冲”字在这句话中最难译,因为意思比较难以确定。《现代汉语词典》对“冲”字有多个解释,但在这句话中似乎都讲不通。不过,原文这句话作为名言,其所指显然有事实根据,译者在理解有困难时,应该做一番研究工作,查找这句话的来源。在《冲》这篇杂文中,鲁迅谴责了贵州军阀,包括当时的贵州省教育厅长,因其下令使汽车冲向为纪念“九一八”事变而游行的学生。“冲”指的是下令开车冲向学生,形容其残酷性。译文将其理解为“向……喊叫”,意思不准确,不足以形容教育厅长的残暴,与后面hero的逻辑矛盾都不够大,反语的表达效果自然也都不够强烈。

问题二 参赛者改动原文,导致反语修辞格消失。

例:Rogue exploits boor, foreigners invade China, Director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treats pupils badly, those three kind of people are all real bullies who are good at dealing with the weak while fear the strong.

评析:译文把“豪杰”翻译成了bullies,显然是改动了原文。Bullies这个词与前面的rogue、foreigners、director都无法构成逻辑矛盾,因为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人就是bullies,这样一来反语就彻底消失了。

问题三 参赛者无故增译,削弱了反语的表达效果。

例:Gangsters tried to bully hicks, foreigners dared to strik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head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rdered to crash into pupils with trucks. They are all heroes who know how to attack enemies.

评析:译文用strike来译“打”,没有问题。用ordered to crash into pupils虽然不太准确,但译者显然是做了查证,这一点值得肯定。但tried to这一增译很糟糕,似乎这些坏人的恶行还没有发生,而只是试图这么做。这就降低了他们的恶劣程度,与hero之间的逻辑矛盾也减弱了。

除了与反语修辞格相关的问题外,许多译文在语法和句子结构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对一些词的翻译也不如人意。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举例了。

获奖译文:Bullies bully the country men; foreigners tyrannize the Chinese; the director of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rdered cars to dart toward the marching pupil groups; yes, they are all heroes in fighting the enemy. (孙晓丹)

评析:获奖译文问题要少一些。“冲”被翻译成了“ordered cars to dart toward …”,译者显然了解鲁迅的原文,虽然表达不太准确,但大体意思是对的。最后一个分句用了fight,不能完全反映“克敌”的意思,但结合hero这个词来看,也不至于产生误解。但连用两个bully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tyrannize这个词也表达不出“打”所造成的生理伤害。前面用了三个分句,最后一个分句中用了they,指代关系也不够清晰。根据上面的分析,对这个译文加以改动,就可以得到下面的参赛译文。

参考译文:Villains bullying country folks, foreigners beating Chinese, and the Education Director ordering soldiers to drive trucks and rush into marching students are all heroes good at vanquishing their enemies! (韩子满)

评析:用分词结构修饰villains等词,构成名词短语,这样便于将译文组织成一句话。把“冲”的意思解释出来,这样三类人的恶行就说清楚了,都可以与hero形成逻辑矛盾,从而保留原文的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