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名师当硕导不能只是美在理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名师当硕导不能只是美在理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名师当硕导,让人眼前一亮:多美的教育理念。多少年来,师范院校毕业生理论水平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严重脱节,表现失常,磨合期太长,成长缓慢,颇受诟病。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就是师范院校高高在上,封闭办学,与师范生未来的事业阵地――中小学校各自为战,互不往来,极少合作。中学名师当硕导,不仅摸准了当前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短板和天然不足,也走出了师范院校开放办学,打破教育层级格局,促成教育教学优秀人才流动和人尽其才的新路子,对于师范院校实现与中小学教育合辙同轨,无缝对接也极具探究价值。

而实现美好理念与接地气的实践无缝对接,最大的瓶颈就是教育的层级壁垒。我教师资格认定管理十分森严,只允许高等级资格教师向下游流动,禁止低等级资格教师向上游流动,“获得小学教师资格教师不得任教中学”出现在几乎所有省区关于教师资格认定的文件中。那么,中学教师直接越级担任硕导,明显与教育政策相违背,面对“挖人”、“损基础教育之利肥高等教育之私”等质疑时,很容易陷入理屈词穷的尴尬。

当然,中学名师当硕导,传递着破解教育层级壁垒的革新理念,甚至可能成为推动政策完善的力量。但即便如此,中学教师当硕导还存在必须面对的技术难题。其一,只是临聘身份的中学名师,依然是中学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因此,师范院校与中学在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及相关制度的设计上必须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科学分割中学名师硕导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双拳发力,防止顾此失彼,退而求其次。

其二,必须防止一聘了之,不重管理的思想。师范院校应当通过制度建设和契约约束,不断完善操作程序,打磨细节,大打质量牌,确保硕导所传是“真金白银”。中学名师都是教学能手,但不一定是出色的“师傅”,而“导”最重实战指导。“师傅”不能满足于演示,“徒弟”也不能满足于观看模仿,能否实现导与学的深度融合才是中学名师当硕导能不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如何切实提高中学名师的导引能力,实现指导效果的最大化,考验着师范院校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智慧。

中学名师当硕导的最大现实价值是培养即插即用的实战型人才,必须将其当作一项重大教育科研项目来重视和推行。任何依赖单方,敷衍了事,纸上谈兵,买椟还珠的做法,都应当力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