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果品蔬菜贮运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基于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使实验教学能够更加充分地配合课堂教学,有必要对“果品蔬菜贮运学”实验课教学进行改革。文章从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开放实验室和改进考核方法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果品蔬菜贮运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果品蔬菜贮运学;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23-02
果蔬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副食品,不仅能为人体健康提供多种营养素,而且以其丰富多彩的色、香、味、形、质赋予了消费者愉悦的感官刺激和富有审美情趣的精神享受,而“果品蔬菜贮运学”正是这样一门主要以果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采后的生理变化以及贮运技术的课程。该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等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基础科学和基础学科的发展,“果品蔬菜贮运学”已经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学科[1]。该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掌握果品蔬菜贮藏的基本原理和贮藏技术,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果品蔬菜贮运学”实验课除了可以起到验证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对果蔬采后生理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教学巩固果蔬贮运主要技术和理论,掌握果蔬采后生理检测技术和保鲜方法。“果品蔬菜贮运学”作为必修课程共计64个学时,其中实验课时18个。现有的实验课模式基本上是“板书+讲授+实验操作”的传统套路,为了新形势下培养高校创新性人才的需要,也为了使实验教学更加符合理论教学的实际需要、达到充分配合课堂教学的目的,同时随着学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展开,也需要对课程实验从教学内容、授课模式、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进而起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校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一、创新实验课教学内容
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内容中验证性实验居多,为了适应教学改革需要,需要增加探索性实验比例、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重,并积极转化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实践和兴趣,解决生活和专业学习中相关的问题。
现在我们的实验课已按照5+1模式运行,即5个验证性实验+1个设计性实验,目前正在向4+2(4个验证性实验+2个设计性实验)和2+2+2(2个验证性实验+2个选修实验+2个设计性实验)模式进行尝试和改进。其中2+2+2模式类似于选修课的模式,第一个2是学生必须完成的2个验证性实验;第二个2是学生从实验指导书上来选择2个验证性实验完成,也就是提供多个可供选择的验证性的实验,按照学生的兴趣选择来开设,类似于选修课模式;第三个2是学生自行设计、由教师指导完成的设计性实验,这样就相对增加了学生的自由度,兼顾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喜欢程度,发挥了实验课的核心作用,值得尝试。
二、变革教学模式
(一)编写实验指导书
一本内容适合、量身定制的实验课程教学指导书非常重要。内容适合是指课程内容在满足学生完成课程验证性实验需要的基础上,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验证后设计的顺序,适度增加学生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需求。学生在实验课前通过预习可以基本掌握实验教学目的、内容,知晓重点和难点,以便实验课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研究,同时在学生进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过程中又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性,而且也为学生的课外科研创新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而目前高校有关该课程的实验教材比较缺乏,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根据学校和学院实际,参考《植物学生理实验》等教材,编写了《果品蔬菜贮运学实验和实习指导书》,在课程实验运行中,在学生实习的使用中反馈良好,目前还在不断的更新和修改中。
(二)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是“板书+实验操作”的教学模式,教师先在黑板上板书实验目的、意义、内容和步骤以及思考题等,偶尔会辅助于简单的示意图或者路线图,然后是实验课教师讲授,最后是实验操作。在教学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很好地体现实验的重点、难点以及原理的动态示意,随着学生群体的更换,这种教学模式也显得比较落伍,很难跟得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向“多媒体+板书+实验操作”的教学模式转化,充分发挥多媒体中各部分的作用,形象地展示重点和原理部分动态模拟。例如在 “果蔬呼吸强度的测定”的实验中,进行Flas制作,把教师预实验的情况展示给学生,关键环节加以强调,让学生对实验的了解更形象直观,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实验中。比如在进行“果蔬一般理化性状的测定”实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一些果蔬成熟衰老中的颜色变化做成电子版的色卡供学生浏览,使学生更形象更直接地了解果蔬的成熟和衰老变化,克服了实验室板书在色彩、静态等方面的不足。如果经费允许,应该选择1-2个典型的实验,全程动漫制作,达到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进行实验操作并看到结果的水平,起到普及实验常识的作用。
(三)尝试网络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3]。把实验教学内容做成PPT课件,加上动画制作和实验难点视频放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在看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资源提前预习,强化了学生的知识容量,熟悉了实验内容,缩小了实验课讲授时间,更多地增加了实验操作和动手的时间,动态解决了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可以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堂时间里,多提问、多实践,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增强了实践教学效果。
在实验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实验教学资源来完成思考题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深层次地进行回顾和总结,提高学生对实验能力的掌握和熟悉程度。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
(一)强化学生的实验参与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是实验安排人、授课人、准备人和监督人,充当多个角色,而本应是主体的学生却仅仅充当了实验验证者,角色被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在高校实践教育中的作用。在教师准备实验的过程中,邀请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中来,在准备和帮忙中提前熟悉实验过程和环节,培养兴趣、发现问题直至解决问题,通过课程实验的初步参与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爱科研、搞科研的兴趣,把学生从实验室小助手逐步培养成为科研小助手,直至在自己的科研上小试身手,这也为学生主动进入实验室奠定了基础。
(二)推行开放性的实验室工作模式
提倡进行开放的、人性化的实验室工作模式,在进行设计性实验教学时,进行资源和设备开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提前进实验室实践和操作。同时因为学生是分组分批进入实验室的,可以在教学中提倡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便于教师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好苗子并进行独立培养。还可以通过实验小组、创新团队等形式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实现自己的小课题、小实验,把学生的兴趣从网络游戏中争取到实验室中来,在实验室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过实验室的开放无疑也会增加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和安全隐患方面的担忧,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但随着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这将是不错的实验教学模式。
四、完善考核模式
现行实验课程考核基本上是通过实验报告来判定的,且实验课程成绩也只占到该门课程的20%-30%,没有更好地体现出实验课的重要性和比重。目前山西农大在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上已经建议学时数16个以上的课程实验单独开课独立考核,使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单独把该门课程的实验课作为一个考核课目,就可以从学生的互动环节、实验报告、操作能力、创新型以及团队精神等多方面来体现,重在操作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测试,促使大家更好地进行课程实验。按照实验室和课程教学模式,把实验报告、互动环节、试验设计、动手能力能按照一定权重进行组合,这样更客观,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更好地带动了学生学习实验课的积极性。
一般学生做实验分组都是按照学号进行的,建议学生按照兴趣和时间自由组合成小组或者团队进行实验课的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按学号分组的习惯,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结合在一起,在实验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特长,更好地团结协作完成实验。同时在考核中加重对团队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的考核,加强同学之间的团队能力培养,教师不仅在课程教学中起到了“教书育人”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在以后科研中的团队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实验教学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4],只有通过改革和探索,使实验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模式更加开放、考核方式更加科学,才能使“果品蔬菜贮运学”实验课教学更加合理、科学和完善,在增加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科研和工作需要,这样学校就达到了为社会输送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兴华,陈维信.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M].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2012.
[2]李中勇,李政红,张媛.“园艺设施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
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2).
[3]邓重一.多媒体技术在大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与存在的
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05,(5).
[4]吴立柱,潘延云,司.“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改革
初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