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程炜:三返乡村的不舍情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程炜:三返乡村的不舍情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图/程炜提供

程炜

1950年出生,北京人。

1968年,到山西汾西县城关公社马家沟大队插队落户。

1972年,被推荐上了清华大学化工系。

1976年,大学毕业后返回汾西县任当地干部。

1978年,因身体原因调回北京,在幸福村中学任化学及营养学教师,出版专著《营养配餐》。

1997年,带着自己的20万资金在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大宁县进行扶贫,次年成立“程炜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包山植树、修建学校、开发旅游。

7月13日,程炜奔波在太原的大街小巷中,几乎顾不上吃饭,本来就怕热的她在烈日下擦着不断渗出的汗水,心想,这次一定要把二郎山旅游规划报告的事情落实……

深夜时分,她送走了最后一批记者,急忙打通了北京家里的电话,怀着内疚的心情询问大学刚毕业的女儿是否找到了工作……

在北京,程炜是一个母亲、一个妻子、一个快乐大家族的成员、一个受人爱戴的中学教师、一个出了专著的营养学专家。但9年来,她却放弃了北京安详幸福的生活,孤身一人重返30多年前插过队的汾西贫困农村,与大山厮守、与山野为伴,为当地的教育发展、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而奔波。

7月13日,程炜奔波在太原的大街小巷中,几乎顾不上吃饭,本来就怕热的她在烈日下擦着不断渗出的汗水,心想,这次一定要把二郎山旅游规划报告的事情落实……

深夜时分,她送走了最后一批记者,急忙打通了北京家里的电话,怀着内疚的心情询问大学刚毕业的女儿是否找到了工作……

在北京,程炜是一个母亲、一个妻子、一个快乐大家族的成员、一个受人爱戴的中学教师、一个出了专著的营养学专家。但9年来,她却放弃了北京安详幸福的生活,孤身一人重返30多年前插过队的汾西贫困农村,与大山厮守、与山野为伴,为当地的教育发展、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而奔波。

心结难解故乡情

这是程炜第三次长驻山西。

第一次是1968年,不满18岁的程炜,跟随“上山下乡”的大军来到山西汾西县插队。“心有千千结,情结最难解,无论苦与乐,谁都不会忘记自己人生的第一驿站,山西汾西县是我们为之献出青春的土地,我忘不了当地老乡的质朴深情,插队那会儿,他们当咱们是他们家中一员,渴了饿了,走进每一户人家都能受到热情款待,让我们享受他们的善良。”现在程炜这样回忆当年的知青岁月。1972年她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专业,4年后,原本准备留京工作的她接到汾西县政府回乡工作的邀请信。她怀揣着对乡亲的惦念,毅然第二次来到山西汾西县,担任了马沟村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后任汾西县县委副书记。1978年年底,因身体、家庭等诸多原因,她依依不舍地离开她生活工作的第二故乡,调回北京朝阳区幸福中学当了化学老师。

1986年的8月,一张“汾西县解放50周年纪念会”的邀请函使程炜和当年的知青战友王继红又一次来到了山西,原本想看看第二故乡的发展变化,不成想,却看到让人辛酸的贫穷和落后。像当年大学毕业后重返山西一样,程炜再一次做出了惊人的决定:带着自家的20万元钱来到山西国家级贫困县大宁县榆树乡金疙瘩村开始了至今达8年之久的扶贫事业。

目睹了这一切变化的王继红在一篇名为《我最想见的老朋友》的文章里这样写到――

“老三届”有知青情结的人不少,但华年已逝,往事如歌,他们跟新时代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回首往事,虽然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思绪,但没有几个重返插队地区去创业的。为了同一土地上另一群人的命运,程炜义无返顾地投入了后半生,这重返之举,重如泰山。

一步步走的是道路,一天天过的是日子,一眨眼8年的时间过去了,程炜以大山为伴,为乡亲们设计着未来。自她走后,她的每一次电话,每一封来信,每一次回京探亲,都成了我的期盼。开始她说,她首先解决的是小学校问题。她在林场借了一孔旧土窑洞,建起了幸福小学,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从6岁到14岁的孩子同在一个班,上不同的年级。程炜给每个孩子买了书、本、文具、书包,还给两个孩子交了学费。第二年她说,她投资4万元建了72平方米的大教室,教室的上方醒目的大横幅标语写着:“知识是你们的希望,你们是中国的希望”,成为贫困山区未来的象征。后来她还说,她为山区架起了高压线,使山区见到了光明,使农民点上了电灯看上了电视,让孩子们可以学习电脑了;她修通了公路,他们村可以通汽车了;她通过引水上垣,让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她修建了30多孔窑洞,为前来旅游的人,布置了舒适的旅馆;她们那儿通了电缆,可以用手机直接和她通话了……她做的这一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这黄土地上的乡亲离贫穷远一点。她对创业的每一次诉说,都会引起我的激动和共鸣。她本来可以像北京街头任何人一样生活,安逸地度过一生,但她关注着更多人的命运,她在实现着自己不同寻常的人生价值。”

心结难解故乡情

惟有“艰辛”才能概括的征程

在别人看来,事情被她一件件办成了,但这其中的困难是无法言说的。一位记者在采访文章中这样写到:“她开始了一段艰苦的事业征程……”程炜看后,思索良久,动手将“艰苦”改成了“艰辛”。“不仅是生活上的苦,更多的是发展上的难。被人误解,被人诋毁,被人怀疑,我只有沉默,最终还是用事实来回应。”在惊异过了,愤怒过了以后,程炜已经能够平静隐忍地对待外界的非议了。

最终的事实就是,大山的树种上了,孩子们有学上了,二郎山的旅游规划有眉目了……但是她自己,也晒黑了,也变老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更是少而又少,孤独的山林生活在她身上刻上了深深的烙印。我们看到了她十几年前的照片,或者花衣白裙,或者风衣款款,身材挺拔,气质不俗。曾经的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麻利能干,厨艺高超,女儿一年四季的毛衣都是她织的。我问她,如果没来这里,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会很平静,继续教书,评上高级职称,在学校和学生的挽留中退休。只是,缺少了现在的这种激情,人好像少活了一辈子。”

现在的她,风风火火,一个人承担起跑审批、跑项目、跑资金等复杂而繁重的任务,或者在山上带领村民挖坑、种树、盖窑洞,比一个男性做的还多。是对乡村、对乡亲的激情焕发出她身上的能量。每遇到一个人,她都会不由自主地介绍起金疙瘩村和二郎山,温情地描述山顶的“捎石”,山上的红叶,树上的大枣,院里的窑洞……仿佛那一草一木都是自家的孩子。在她的张罗下,二郎山旅游开发的事情已经进入规划及融资阶段。她的设想是,这里的旅游公路修通后,就可以把周围的如人祖山、壶口、小西天、东岳庙等景点串联起来,让大宁成为临汾旅游的必经之地,从而带动本地其他经济的发展。

给千百万知青一个记忆的家园

在程炜心中,还有更为一个浩大的工程,那就是在2008年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时,成立知青联谊会,出版一系列的知青出版物,包括《中国知青菁英人物》、《中国知青回忆录》等等,拍摄专题片,建立网站,还要在大宁她的驻地建立知青博物馆……她和朋友王继红正在四处联络当年的知青,积极筹备各项事宜。

所有的这一切,她们都没有从中赚一分钱,倒是搭进去自己的积蓄和关系。在这背后涌动的就是那难以割舍的知青情怀。有人说,知青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有人说,知青是一个过去的童话;有人说,知青是一段无奈的回忆。在程炜她们心中,那段岁月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饥饿、动荡、飘零,年少的心灵在反思中成长,瘦弱的身体在劳动中强壮,看到社会最真实的模样,感受到百姓最真诚的情谊,经历了那样的岁月,人生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是这样看待那段岁月的,同样想法的知青很多,我们就要给这些人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

在程炜的世界中,生活不仅仅局限于家长里短、肥皂剧……世界是被她改造的二郎山,是被她影响的金疙瘩村,是在她帮助下有学上的孩子的前途,是在她组织下即将成立的知青纪念平台……她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能量,只知道,38年前的那段知青岁月已在她心中注入了澎湃的豪情,以及对乡村无限的眷恋。“作为人,必须要为活着找一个理由,如果找不到或者找不对,我会一直焦虑不安,现在我不但找到了,而且正全身心地投入,这条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