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俗话说:“教得好不如问得好。”设计合理、有价值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开发思维,走进文本,是探究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好的提问能带动一堂课。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

1. “全、空、泛”。课堂提问有很多技巧。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繁碎,就会使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样一来,不仅会使课堂没有明确的教学中心,还会使学生盲目被动地被牵着走,导致学生疲惫不堪、跟不上节奏、思维受到压抑,而且课堂教学也会收获甚微,有走过场的嫌疑。

2.提问肤浅。问题设计过于简单,许多教师常常仅以一般疑问句的形式进行提问,学生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好或者不好、对或者不对。这样的提问根本没有价值,学生不假思索,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直接作答,这样的提问根本不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形成,和当前的教育观念相悖,也收不到预想的效果。

3.预设性提问的限制。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教案”设计靠近的阶梯,“问题群”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随口而至”的问与答没有丝毫的美感和激发力,使之成为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枷锁。学生的求知欲无法得到扩张与满足,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此被抹杀,发散性提问、拓展性提问也就无从谈起。

二、提高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1.找突破点,抓住文本的主问题

课堂问题设计应该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能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纵览全局、感悟全篇,做到一“问”立骨,最大限度地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和探究学习。

(1)抓住关键环节设计问题,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可提问:全家人开始为什么要“盼于勒”?于勒到底是个什么人?他到哪儿去了?家里人后来为什么又要“躲于勒”?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能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生理清情节之后,文本的中心就显而易见。(2)从结尾入手设计问题。如《捕蛇者说》的结尾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此句是文章的中心句,那文章是怎样紧紧围绕此句话展开的?在认真阅读全文后,学生可从捕蛇的缘由、蒋氏的捕蛇生活和乡邻的交税生活对比入手,探究造成捕蛇者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这样的问题设计,把课文环境、人物、情节三大要素及其作用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全包含在内。

2.寻找契合点,激发学生兴趣

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的契合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也是设计出富有价值的课堂问题的关键。如我在教学《曹刿论战》时,在分析了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陋”后,在学生的兴趣聚焦于曹刿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上时,我顺势提问:“在长勺之战中,显然,曹刿的远谋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否能少了鲁庄公的一臂之力呢?鲁庄公身上除了鄙陋以外,是否一无是处了呢?”话音刚落,整个课堂又炸开了锅,课堂教学变得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所以说,解决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提出具有创意的问题。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平静的湖面,那么教师的提问应该像投入湖中心的一颗石块,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叩开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

3.问题有坡度,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比如我在教学《台阶》一文时,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并思考下列四个问题:(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样?(4)既然父亲造的是新屋,为什么题目不叫“新屋”而叫“台阶”?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是从表象到实质,从情节到思想,让学生循序渐进,拨开文本的面纱,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

4.尊重个性,激发发散性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明确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置开放性问题,全面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学生用独特的视角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本着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教师可从文本的主旨设问,如我在教学《送行》时,学生在理解课文后,我提出课文的主旨是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主要产生了四种见解:(1)反对繁文缛节,主张真情实感。(2)真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假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真与假是相对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3)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虚伪。(4)只要根据市场需求,找到合适的岗位,并在岗位上付出真情,就能获得成功,就能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心灵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体验,这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收获。

“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所以,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对话,提升阅读文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