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大学生社工工作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大学生社工工作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根据山东省开展“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工作精神,青岛市不断选聘大学生充实到基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工作的开展,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就以市区大学生新社工为例展开分析,以期能为新社区建设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1、职业角色定位不准,缺乏“扎根”基层精神。新社工大多不是在从事法律普及、社会保障等专业化工作,而是与老社工一样,承担了像计生、卫生检查、文字处理等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很少有人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社区组织形态和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提供智力支撑。大部分人更愿意将基层锻炼作为晋升之阶,基层服务期间就是他们择业的缓冲期,多数大学生在工作之余都在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将学习重点放在考录公务员和事业编上,很少有人将社区工作看作一份事业。笔者认为国家不断选拔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和服务,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把先进的工作思路、管理理念以及先进技术带到基层,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引导人才向社区基层流动,优化基层人才配置,而不仅仅是为了给用人单位找个“笔杆子”、“打字员”或是“跑腿的”。2、新旧理念碰撞中,如何“深入”开展工作。不少新社工面临工作难以“深入”的问题,如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居民缺乏认同感、工作无从下手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社区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工作琐碎繁杂,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老社工和居民接纳;二是新社工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大多数新社工都是刚毕业的学生,经历单纯,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新社工不能深入开展工作,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这里有其身能力的问题,而更为主要的是由于老社工,甚至是主管、分管领导与新社工对于社区工作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上的分歧所引发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新社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引入了一些新的工作模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所在单位的办事效率,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些改变大都只是局部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社区工作的老思路、旧模式。一旦这些新社工离岗,他们先进的工作思路能否被延续下去是相关管理部门急需考虑的问题。3、缺少针对新社工的职业规划、指导及培训。社区建设,人才是关键。但大学生作为社区建设的急需人才,实践能力上的欠缺也阻碍着他们知识优势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一是新社工从走上工作岗位之出就没有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于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等问题上没有一个清晰的计划,积极点的是抱着来学习的态度,消极的纯粹是为了来混个基层工作经历,很少有人把在社区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归属感不强。二是很多新社工所学专业不对口,缺少关于社区工作的知识积累,而在工作中也没有或很少得到相关的系统培训指导,大多都是遵循着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跟随老社工开展工作,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学生气过重,想问题、办事情比较单纯、片面,存在着浮而不深,依赖心理强,承受心理弱的问题,加之以前没有接触过社区工作,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棘手的事情,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打退堂鼓,感到心灰意冷、提不起精神。4、福利待遇仍需进一步“职业化”。目前,新社工的生活补贴已经大幅度提高,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重视,但是,作为一个逐步走向职业化的岗位,当前的工资福利体系仍然缺乏正常增长的机制体制,特别是没有缴纳极为重要的住房公积金,使大学生缺乏基本的“安全感”,不利于新社工的职业化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针对现代化社区建设新要求,完善社工管理体制机制,从职业倾向、职业目标、职业计划、职业指导等,对新社工进行系列规划、帮助。合理确定新社工工作身份,避免其将多数时间用在大量重复性工作上,委以重任,用之以长,更为重要的是责权并重,以便新社工能够更好的开展创新工作,并逐步形成社区内部的良性竞争机制。2、建立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形成新社工的引进、培养、成长一条龙服务。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管理全过程,针对这支队伍的实际情况,要适时组织开展政策法规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爱岗敬业教育。二是社区工作实务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新社区建设理论等有关知识,以及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社区管理经验。3、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新社工的工作积极性。要健全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符合社会工作人才特点、体现工作业绩、鼓励工作创新的新社工激励机制。对业绩突出的新社工,应设立各级各类灵活的表彰奖励措施,给予破格晋升、嘉奖、培训、体检、保险等待遇,以此稳定新社工队伍。此外,要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进一步树立典型,激励新社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4、加大社区工作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工的社会地位。在国外,社会工作者被称为“社会的治疗师”,具有很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而我国首部社会工作蓝皮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表明,社会认知度低,成为我国目前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因此,引导大学生投身社区工作,仅仅提高待遇还不够,借鉴国外经验,切实提高社会工作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乃是当务之急。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下基层,进基层”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社区工作的了解和认同感,进一步向发达国家社区模式学习,使各类人才在社区工作中都能人尽其能,最终形成人才进社区的良性循环体系。

作者单位:青岛市李沧区永青苑社区